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全-小班身体音阶歌教案
2025-10-02 15:43:50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全-小班身体音阶歌教案

   

音阶歌教案  《音阶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并认识音阶,会唱音阶,唱准音阶。  二、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阶歌》。  三、 让学生认识表示音乐的符号,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熟悉七个音符与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练习  1、播放歌曲 DO RE MI. 学生有秩序的进教室  2、律动练习 学生学习身体音阶歌  播放歌曲身体音阶歌,老师表演一遍。  小朋友今天这节音乐课有很多老师来看我们班小朋友的表演, 小朋友的心情一定非常的高兴很激动, 老师希望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听从老师的安排, 听老师的口令,看谁配合的最好。 在唱歌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的运动吧,是什么运动呢?小朋友先看老师表演一遍。  师:这个运动很好玩,  很有趣老师想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表演好不好。  再次播放歌曲身体音阶歌,师生边唱边表演一遍  小朋友刚刚跳的真棒, 老师还发现了这几个小朋友不仅动作做得好看, 表情做得也特别的可爱,我们请他们上来为我们表演一遍。其他小朋友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跟他们一起表演。  二、故事导入  1、师:小朋友一定听说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吧,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来做客,他们都来自美妙的音乐王国,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师: 谁愿意上来扮演这七个小矮人呢?   2、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解救小矮人的游戏,请小朋友听好游戏的规则,有两位小朋友当做小房子,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要随着音乐从房子里走过,音乐一停小房子就会倒下困住小矮人,这个时候需要在台下的小朋友认出是哪位小矮人,并要做出这位小矮人的手势暗 号,才能被解救。让我们把这些小矮人的手势暗号记一记吧,看谁记得最快,谁能在游戏中救出小矮人。 学习科尔文手势。  3、游戏开始,第一遍老师哼唱音阶歌的旋律,一句停顿一下。抓到小矮人并要求小朋友解救小矮人。第二遍老师弹钢琴,一句一停,继续抓解救。  师:所有小矮人被解救出来了,小朋友真不错,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  下解救小矮人的手势暗号。  三、新歌学唱  1、学习音阶  小矮人都被解救出来了,他们想家了可是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谁能告诉小矮人回家的路呢?请问这个小矮人是住在王国的哪一层呢?1 2 3 4 5 6 7 1 像小矮人这样按顺序排列就叫音阶。从低到高的排列就叫上行,从高到底排列就叫什么呢?对了下行。 我们一起再唱一遍音阶,并用手势打出。  2、初听歌曲  小矮人都回到家里了,心里可高兴了,于是在家里唱起了歌,大家听听唱的什么歌啊。 播放 PPT,揭示课题。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小声哼唱。  3、再次聆听歌曲  请大家看歌谱再听一遍。 大家发现没有,小矮人都非常调皮,藏到了歌曲当中,大家发现了吗?再听一遍,当听到小矮人的地方做出手势暗号。  4、小矮人要我们欢迎才会出来的哦, 我们试一试在有小矮人的地方拍拍手哦。老师带一遍,后学生跟一遍。  5、歌谱教学  6、加入歌词演唱  7、完整有感情演唱一遍  8、分角色演唱:老师唱汉字部分,小朋友唱音符的部分。男孩子汉  字部分,女孩子音符部分。  四、拓展  欣赏音乐电影《音乐之声》片段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七个小音符,并和她们成为了好朋友,从此我们要记住它们,唱好它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他们会带给你们更多的惊喜!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和七个朋友们再见吧。小班音乐教案:有趣的身体乐器  活动目标: 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打击乐器4-5件。音乐伴奏带、录音机。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木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二、认识身体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歌曲小班音乐教案: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2、学习通过倾听歌曲来摆放乐句形象卡片。3、体验彩色世界的奇妙乐趣。活动准备:磁带《彩色世界真奇妙》录音机乐句形象卡片:蓝天 绿草 红花 彩虹等等彩色丝带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玩颜色接龙游戏“今天,薛老师又要来和你们玩颜色接龙游戏了。看谁说得又快又准。”“宝宝们今天真棒,说出了这么多不同颜色的东西,彩色的世界真奇妙。”2、学习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我真想来唱一唱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呀?”老师范唱  “好听吗?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呀?”“你听到歌里有什么颜色呀?”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颜色标记。老师第二次范唱  “仔细听一听,什么是蓝蓝的,什么是绿绿的,什么是红红的。”分析歌词,出示乐句形象卡片。游戏:师唱,幼儿找乐句形象卡片“找一找,我唱的是哪一张。”  “我们一起来唱唱看找得对不对。”“ 哟,都找对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看着这些图片来唱一唱吧。”“我们一边唱,一边跳起舞来吧。”边唱边做动作“我们一起给客人老师来表演吧。”3、音乐游戏 彩带舞“彩色的世界漂亮吗?”“薛老师这里也有好多漂亮的颜色呢,宝宝们来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唱着歌儿和颜色们做游戏吧。音乐教案我的身体  大班节奏活动:我的身体  武秋红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他也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乐教学要“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等的音乐教育,是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育。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拍手、拍腿、叉腰、踏脚、摇动等动作都是幼儿喜欢的并较容易掌握的动作,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自如灵活的来表示节奏,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共同掌握乐曲节奏。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表现乐曲的固定节奏,进一步巩固的节奏型。  2.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由慢到快进行练习,激发幼儿参与乐器演奏的兴趣。  教学重点:尝试用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表现乐曲XX XX|X X|的固定节奏  教学难点:跟随音乐由慢到快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活动准备:  1.音乐《我们的身体》。  2.节奏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名字引出节奏:XX XX|X X|  1. 问好。小朋友们 你 好,幼儿答。武老师呀 你 好  我是胡老师,老师还有一个好听的小名,你们想知道吗? 听听 我的 小名| * *|  谁能象老师这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小名?  你能加快速度说一次吗?好,加快速度一个接一个来。  2. 出示节奏师:刚刚我们介绍自己的小名就是小朋友很熟悉的这样的节奏,谁能把这个节奏拍出来。  找出身体能发生的部位,一起完整图谱。  1. 你们知道吗,我们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发出声音?  那么发出的又是什么声音?谁先来说。  2. 我们来试试把刚才说的声音加进这个节奏种说一说。 老师先来试试看吧。老师范例:我的 小手| * *|  老师把刚才小手拍的节奏画出来了,你们看藏在这呢。你们也来试试吧。  幼儿说,教师一一出示图卡。幼儿说后对照XX 的节奏后在一起做一次。  我的 小脚 | X X|   ,我的 肚子 | X X|  我的 小手 | X X|   ,我的 嘴巴 | X X|  我的 舌头 | X X|   ,我的 牙齿 | X X|  我的 鼻子 | X X|   ,我的 眼睛 | X X|  3. 师:小朋友真厉害很快找出了这么多节奏图谱,里面还藏了好几个呢,现在请你们安静的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里就有我们刚才没有想到的。看谁小耳朵最灵。(引导幼儿说出眼睛和肚子)  4. 分组练习。  现在这个图谱很完整了,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说前部分,小朋友用身体声音表现后面的节奏。听清要求,不可以用小嘴巴帮忙的。12开始  刚刚小朋友有没发现哪个地方发出的声音我们不容易听到?  师:小朋友真细心,发现肚子、眼睛发出的声音很轻,听不到,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可以用代替它发出好听的声音吗?  老师给你们准备这些乐器,你觉得哪种乐器的声音与肚子的声音很像很像呢?;眼睛。  图卡我们用其他以颜色分开。完整图谱  5. 加进乐器手鼓和三角铁两各乐器演奏。  我现在想请方老师帮个忙,我拿手鼓,方老师拿小铃在眼睛这个地方发出声音,那么请你们用身体好听的声音表现其他这些节奏可以吗?交给你们了。  (1)我们先看图谱试一次吧。12开始。。  (2)你们想跟音乐来一次吗?我们先来跟一段慢些的音乐做一次。  听音乐,配乐器练习节奏。  1.师:现在我想把手鼓和小铃送你们的小肚子和小眼睛,好吗?  你们轻轻过来选自己最想先表演的乐器宝宝。其余的小朋友一起看图谱用你的身体发出声音可以吗?看好老师的手,握拳。  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加快速度  再加快速度  2.我想要是这边的小朋友也加上乐器可能声音会更好听,我们也来试试看。还有那类乐器没用,我们把木质类乐器送给你们,那么木质类乐器应该在什么地方发声呢?(慢节奏一遍)  交换乐器加快速度来一次  再次交换一次  (四)结束部分:  走走 走走 |走 走|  走成 一个 |圈 圈|  小朋友们,我们下次再相见。小朋友辛苦了,  小朋友再见。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  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  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有脚、头、肩膀„„)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  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  过渡:“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头、手、脚都协调地动起来了。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  “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xx”。  3.完整说儿歌。  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玩游戏,适当增加难度。  四、模仿想象,迁移经验  过渡: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  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办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感。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木偶变身记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孩子们非常喜欢听这个故事,他们被主人公匹诺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艺术是相通的,我尝试着把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整合。提升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丰富他们的肢体表现经验。    活动选取了《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三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营造了浓郁的音乐氛围。其中,《木偶兵》是主体音乐,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与小木偶较为吻合。  活动价值分析。情感方面的价值: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传递正向的情感力量。借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爱心。最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让幼儿体会小木偶变成真正孩子的喜悦,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表达表现方面的价值:注重幼儿自发的表达表现,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僵硬),并创造性地表现小木偶不同的动态,积累肢体表现经验,自主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环节设计的思考。凸显情景:活动以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特定的情景(我是木头人、帮叔叔指挥交通、在空旷的草地上植树种花)来引发孩子自主地进行表达表现。巧用媒体:活动中多次运用直观的媒体(小仙女、视频影像、拥挤的马路、美丽的花园),有助于孩子的理解、表现以及情感的激发。关注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比较靠后,没有直接的动作示范与幼儿模仿,而是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游戏感知、合作表现来梳理提升动作经验。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与情境,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木偶的不同动态,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2、结合情境体会小木偶变成小朋友的喜悦,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经验:听过故事《木偶奇遇记》,初步感知过小木偶的动作。    2、环境与材料创设:①ppt(拥挤的马路、空旷的草地等);②flash:仙女姐姐、美丽的小花园:③“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公益广告片断;④音乐:《七式进阶》《木偶兵》《杜鹃圆舞曲》;⑤充气榔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小木偶诞生    媒体呈现“木偶奇遇记”的画面,引发幼儿的回忆。    引导语:老木匠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也来学做故事里的老木匠,小朋友们就是小木头,等会我敲到哪根木头,哪根木头就变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间摆出一个小木偶的造型,好吗?    1 播放《七式进阶》音乐,教师扮演老木匠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敲打、制作小木偶。    a段音乐:做刨木、锯木、敲钉子状。    b段音乐:用充气榔头在“5-3”(嘟-哒)处随意敲击幼儿,幼儿摆出各异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诞生。(为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请幼儿和“老木匠”一起来制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乐,做游戏“我是木头人”(边念儿歌边模仿小木偶的动作),积累僵硬的动作经验。    教师:我们都是小木偶,让我们一起来玩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看看谁的动作最像一个小木偶。“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笑,还有一个不许动”(两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