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25-10-02 15:43:53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面对着眼前三十多个人一个班的学生们,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知识,课堂中游戏的快乐体验和课堂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是很困难的。很多情况下出现的结果往往是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了课堂的各项内容,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旁观者的局面。我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发现这是小学英语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起初,我试用同桌练习的方式(Pair work),让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同桌进行操练。但不久我发现以两人为一组,全班仍然有十多组学生,而且虽然同桌学习比单人学习好,但是成对学习的对象始终是同一人,形式单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我最后试用了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织合作学习。无形中,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演变成了有几个学习小组组成的小班级了。四人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四人一组的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操练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每个成员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大大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实现了《标准》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英语课堂的可能。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集体的产物,学习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强调学习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这是因为:

1.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2.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交流、讨论、合作,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习者可以更好的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把握。

3.在学习者为解决每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构更完整的表象特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动机激发理论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探讨知识,以促进课堂、班级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内容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英语下Unit 6这个单元时,就可以预设几个一般将来时的内容,让同学们在感受将来时态,然后归纳总结出一般将来时的知识结构。这样,就使得“温故而知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实现。

(二)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特别是写作时,如果让每个单独写作,这将很容易使得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这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考虑文章的主要时态、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语,为小组讨论作准备。

(三)复习、巩固总结阶段特别是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错误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四)在知识深化、拓展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学“making suggstions”这一日常交际用语时,我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的句子极其回答法。学生经过思考并小组讨论后发现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们的回答也有很多种。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型中动词的形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五)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以及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二)文献研究法

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教学模式、合作互动中感受成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所借鉴。

(三)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以改进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各种问题为指向,把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再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在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逐步提升合作学习效能。

(四)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操做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1.对现阶段我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确立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方向,使问题课题化。

2.制定研究方案。

3.搜集现有的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研究经验成果和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取舍。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1.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公开课、交流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认真做好课堂观察,总结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3.写出“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

4.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并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结论性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教师方面

1.撰写《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研究》论文;

3.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优秀教学设计。

(二)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平行班的学习热情。

2.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