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习作一介绍一种事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2025-10-02 15:45:19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语文《习作一介绍一种事物》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介绍一种事物”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次习作。本组教材分别选编了《太阳》《松鼠》《鲸》和《风向袋的制作》。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和习作例文,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的具体运用做好知识准备。

为了让学生既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方面有顺序地介绍清楚,又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假设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同时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可通过看与说相结合、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文字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并把说转化成习作的互换能力。

二、说学情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事物,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方便学生提前进行 观察或搜集资料。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存在打不开思路的现象,多选择常 见的动物、植物等作为介绍对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说一说 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引导学生从兴趣、生活等方面入手,确立说明对象,在小 组内交流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事进行交流,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体。

2.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

3.恰当地运用“直接描述”或者“说明方法”,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体。

2.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直接描述”或者“说明方法”,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 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 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 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 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 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 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 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 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 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 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 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介绍哪种事物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有《太阳》《松鼠》《鲸》《风向 袋的制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事物。

人世间“事物”千千万,有没有这样一种,让你很熟悉、很喜欢,眼睛一闭上,满脑子都是它?它可能——

(PPT 出示教材习作内容)

你熟悉并喜欢的一种事物是——(评价:这是动物、植物、物品、美食……)

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也熟悉它,并且和你一样喜欢它?那该怎么办呢?(板书:介绍)

环节二、介绍哪些方面

1. 一种事物,该介绍哪些方面才能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将它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呢?

▲如果是动物——

外形不同,习性不同(捕食、睡觉、换毛、居住),与人类的关系不同。

▲如果是植物——

产地不同,样子不同,叶子不同,花不同,果实的形状、味道不同。

▲如果是物品——

外形不同,材料不同,构造不同,做法(用法/玩法) 不同。

▲如果是美食——

外观不同,食材不同,做法不同,味道不同。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一些不同。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种事物?请挑出3~4 个你最拿手的方面。

在交流基础上小结:“你介绍的方面越多,就证明你对这种事物越熟悉;你介绍的方面越多,就越能将这种事物介绍清楚。”

环节三、如何介绍清楚

那怎样将一种事物的每个方面都介绍清楚呢? 我们来具体学习两位小作者不同的介绍风格。

▲风格一:直接描述。(出示)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朝外, 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立  即四散游开。

作者介绍了鲸的哪一方面特点?

鲸睡觉时,最让你难忘的地方有哪些?(板书:独特)

小结:“介绍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时,要尽可能地捕捉它的独特之处(板书:捕捉)。独特点越多,它这方面的特点就会越鲜明。”

▲风格二:方法说明。

在介绍“鲸”睡觉时,作者采用“直接描述”(板书)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下面一位小作者介绍的“路线”,完全不同了——(出示)

“湘西辣子鸡”真是太辣了!饮食界将辣度分为 5级,“湘西辣子鸡”可达4.8 级。剁椒鱼头、尖椒鸡、毛血旺、干锅辣鱼这些老牌的湘菜、川菜以辣得名,但比之“湘西辣子鸡”望尘莫及。这让一些无辣不欢的老食客  望而却步。在湘西有一家饭店,老板与点“湘西辣子鸡”  的食客签订协议,如果吃这道菜产生不良后果,饭店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了小作者的介绍,这道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介绍将这道菜的“辣”牢牢地留在读者心中?

讨论小结:“一是通过数字列举,可以表现‘辣’。

(板书:列数字)在介绍一种事物某个特点时,数字是最  有说服力的。二是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可以表现‘辣’(板书:作比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三是用真实具体的事例,也可以表现‘辣’(板书:举例子)。一个真实可靠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

小结:“在介绍事物的某个特点时,可以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进行说明。这些说明方法可以帮助你将这种事物介绍得更清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写法总结。

孩子们,当我们在介绍一种事物时,可以采用 “捕捉独特”的直接描述;也可以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 白描”(板书);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彩绘”。(板书)

介绍一种事物,“白描”和“彩绘”,你觉得哪一种更好?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白描”和“彩绘”相结合, 让一种事物的某个特点更加鲜明,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环节四、介绍一个特点

“白描”与“彩绘”怎样结合?我们动笔试试吧?

(出示)

狗嗅觉神经分布密集,嗅觉细胞数量巨大。即使很远的地方,它也可以“闻香而至”;即便味道很细微,它也能辨析出来。狗的嗅觉记忆很长,它能凭借记忆找到失散多年的主人。

小作者直接采用了“白描”的方法进行介绍。可否加些“彩绘”呢?

在哪儿加上“列数字”?在哪儿可以添上“作比较”,在哪儿可以添上“举例子”?

动笔改一改吧。

现场随机交流和评点。

孩子,现在明白了吗?介绍一种事物,用“白描” 还是“彩绘”,是由什么决定的?最好的方法是——

总结:“孩子们,要成功介绍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必须认真观察,捕捉它的独特之处;还需要围绕独特之处,搜集资料,将独特之处写得清楚明白。”

环节五、整体介绍事物

其实,事物每个方面都可以这么介绍,或者“白描”,或者“彩绘”,或者“白描”加“彩绘”。

但是,一种事物,大家一连选了几个方面来介绍,谁先谁后,总得有个顺序吧?请大家拿起笔来,为即将介绍的几个方面排排序。

这样介绍,你可能自己很清楚,但读者不一定清楚呀!

其实,不同种类的事物,介绍的顺序也不一样。

(PPT 出示)

动物:外形+生活习性。

植物: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芽+叶+花+果)。物品:样子+制作过程(玩法)+用处。

美食:样子+做法+味道。

这样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请大家介绍时,对号入座。

4. 总结全课:“这堂课大家确定了介绍的一种事物,选定了这种事物要介绍的几个方面,还理清介绍顺序。更为关键的是,大家学会了用‘白描’和‘彩绘’的方法将每一个方面介绍清楚。”(出示)

介绍事物搜资料, 选择角度来介绍。数字比较举例子, 还可直接来白描。介绍顺序排列好, 读者就会忘不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都说教学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能让我们在遗憾的同时,驱除迷茫,给与我们修正的方向。本节《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并且能够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教研员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明确习作要求很重要。

单元导读以叶圣陶老先生的“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句话开始,告诉我们说明文首先一定要说明白。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说明白呢?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明确要求,梳理习作思路。

在本单元的文本,以及习作例文的阅读中,明确习作要求:1.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观看微课,引导学生明确写作顺序,提取说明方法的学习经验,以及介绍事物可以描写的不同方面。这一环节,对本单元有关说明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理清了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思考二:以点带面,以一达全。

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占用课堂时间15分钟,那么25分钟完成整篇习作难度很大。所以,整篇习作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很难。最终我进行了取舍,选择让学生从构思中选择电动牙刷的一个方面进行描写。但是,教学是为了让孩子们形成写作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如果课堂上能给学生更广泛的范围,更加宽广的思考方向,相信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针对教研员老师给我的意见,我在这次习作课的第二课时中,我吸取经验教训,又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1.上一节课的书写内容,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的同时也能互相学习。班内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互相提出好的建议,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帮助自己的修改,同时也为自己的习作增加素材。

2.二次写话。课堂上,学生已经能很好地进行描写,但这还不够。习作要求:对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列出提纲,加血加肉丰满起来。还额外提出了要求: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所以,若要实现“获得了知识”这一目标,就需要完成整篇习作。若要很好地完成整篇习作,就要把我们选择的这一方面的内容写的精彩,并引起同学的兴趣。所以,我又借助优秀作品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化语言的生动形象,并试着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二次修改。学生写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语言表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同学都能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描写。尤其是引用“金无足赤,扇无完扇”对小电风扇的描写,“金无足赤,机无完机”对模型飞行机的描写,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了。

思考五:注重孩子们的能力培养

在学生评价环节中,举手评价的学生偏少。我觉得一是因为我在引导学生习作时只注重了方法的指导,没有注重到学生评价语言的指导。二是学生胆怯,其实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怎样说,不知道如何说。由此可见,主要原因在于我对学生评价语的引导不到位,如果能在课件上出示交流提示语,学生的评价会更顺利一些。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流畅表达,有话可说,注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便是我课下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