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2024-07-17 19:56:20 责编:小OO
文档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综述

(一)利润最大化

这一目标是在十九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斯密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利用该目标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另外,利润指标有明确的含义,容易计量,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也易于理解和接受。但该目标也有明确的缺点:一是没有考虑时间因素,二是没有考虑所取得的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三是没有考虑取得利润所承担的风险,四是容易导致财务决策短期行为,五是利润的计算受国家财政税收、会计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数据的准确性需进一步考究。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企业所追求的首要的和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该目标考虑了时间和风险因素,弥补了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的部分缺点。但在指导理财活动时仍有一定局限性。一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内外部不可控因素影响,带有很大的波动性,二是只适合上市公司使用,三是只重视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债权人、经营者、职工等方面的利益。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种观点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和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营造企业与股东的良好关系,培养稳定性股东;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可控性差,股票受多种因素影响,非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其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等。

(四)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

是指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最佳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社会公众乃至供应商和客户的利益都能全面、持续、稳定增长,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断达到最大化。但也有学者对此目标提出质疑,认为其理论上不合理,而且可操作性差。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主体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获得了生命,具有了的人格,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主体。企业作为一个的理财主体所考虑的问题比资本所有者要多得多,不应该混淆所有者和企业这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概念,而应该把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主体界定为企业,而不是资本所有者。这实际上也是维护企业具有的法人财产所有权的重要体现。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对象问题

不能混淆企业总体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界限,财务管理目标只是企业总体目标中一个分目标,企业总体目标还包括生产目标、质量目标、营销目标等其他分目标。不同的分目标应该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而不能涵盖企业的生产、质量、营销等其他活动。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构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在多元化的目标中,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即主导目标。其他一些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主导目标的实现起配合作用的目标,称为辅助目标。而且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容也应该由若干层次的内容构成,使财务管理目标得到细分,即可控又易于操作。

(四)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特性问题

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以下特征:

(1)可计量性,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够量化为一系列明确、具体、定量化的财务指标,且能够准确计量。

(2)一致性,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和企业生产目标、质量目标、营销目标等保持一致,应该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3)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相应财务管理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五)财务管理目标应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企业长期利益

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导下,无论是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还是收益分配决策等各项决策活动都不应以追求企业短期利益最大化为依据,而应以实现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作为各项决策的根本依据。以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六)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够体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

企业在从事各种财务活动的同时,必然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够体现:通过市场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实现利益均衡,保持与各利益相关者的长期互利互惠的多边共赢的关系,获取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长期支持,以提高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三、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的内涵

(一)企业财务价值链的构成财务活动属于企业的基础设施,利用价值链分析原理,可将企业的财务活动细分,构建企业的财务价值链。

图1企业财务价值链

财务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基本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辅助活动包括财务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和财务创新活动。

(二)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的内涵基于财务价值链,企业的财务能力系统包括:

(1)财务活动能力,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进行财务资源的筹措、配置、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包括:筹资能力、投资能力和分配能力)。

(2)财务关系能力,是指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职工等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处理能力。

(3)财务管理能力,是指财务管理者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与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分配和协调财务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能力。

(4)财务基础设施能力,是指企业财务文化、财务价值观以及财务信息网络等对其他财务活动的支撑能力。

(5)财务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财务战略、财务策略与方法、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文化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能力,由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观念创新能力构成。

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就是指:以培育和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为基点,选择最优的财务能力提升战略,不断优化企业财务价值链,使各分项财务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财务能力系统功能的最优化,进而使企业的财务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

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于财务能力最大化

(一)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

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而不是资本所有者,这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与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理财环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成为的理财主体等)相适应的。以股东作为研究主体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利益相关者作为研究主体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理财目标显然不符合目前的理财环境,而理财环境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主体的逻辑起点。

(二)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以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以财务能力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提升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优化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的功能,最终实现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因此,以财务能力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的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形式相比,更加科学合理。

(三)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企业财务能力的高低是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基础设施能力和财务创新能力等各分项能力优劣状况的综合反映。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可分解成财务活动能力目标、财务关系能力目标、财务管理能力目标,财务基础设施能力目标和财务创新能力目标等分目标。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即:筹资能力、投资能力和分配能力)是企业财务能力的基础,在整个财务能力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能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出发点,才能使企业保持与各利益相关者长期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也才能使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在财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对有限财务资源高效配置的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无疑会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得到提升。财务设施能力对其他各分项能力具有支撑作用。先进的、富有凝聚力的财务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的行为目标趋于一致;而完善的、流畅的财务信息网络能使企业内部决策高效、命令统一。财务创新能力是企业财务能力得以提升的灵魂和生命,它渗透在其它各分项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四)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具有可计量性、一致性和阶段性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评价体系可由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成。其中反映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即企业的筹资能力、投资能力和分配能力)的指标主要由财务指标构成。反映企业财务关系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基础设施能力以及财务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由非财务指标构成。由于非财务指标不能通过财务数据来反映,可由企业自身组织成员或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打分评价。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可利用层次分析法或经验数据法进行测定,得出的数据可用来比较评价企业财务能力的高低,为企业决策提供建议。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和企业的生产目标、质量目标、营销目标等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共同服务于企业总体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中各分项目标的重要性程度也不同。

(五)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企业长期利益

相对于着眼于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要求从企业的长期利益出发,更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财务价值链入手,通过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在企业的财务能力系统中,可识别出哪些财务资源和能力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哪些财务资源和能力处于劣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恰当定位,采取科学的财务策略,培育和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保持企业可持续的财务竞争优势,以获取最大化的长期财务利益,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是实现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的客观要求。

(六)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体现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

不同于只考虑企业利益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也不同于仅考虑股东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体现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要实现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就必须提高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尤其是长期的效率和效益,而企业各种财务活动长期效率和效益的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质量。要保持、进而提高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质量,就必须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比如:企业要不断提升筹资能力,降低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就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还要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以培养自己的“稳定”的股东和债权人。再比如:要实现财务能力最大化目标,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还必须处理好与客户、公众、员工和供应商的关系。如果客户不满,他将不再购买企业的产品;如果公众不满,他将诉诸法律或抵制企业产品;如果员工不满,他要么消极怠工,要么离开企业;如果供应商不满,他将停止服务或减低对企业的承诺水准。

尽管对反映企业财务关系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基础设施能力以及财务创新能力的非财务指标进行准确计量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以财务能力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见,在目前理财环境下,财务能力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