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应该怎么认定遗弃罪,标准是
2024-07-17 23:42:57 责编:小OO
文档


遗弃罪的认定是: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夫妻遗弃罪怎么认定

我国夫妻在夫妻一方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或一方没有生活来源,另一方不闻不问的可能构成遗弃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何认定遗弃罪

对遗弃罪的认定,可以从构成要件入手,其中包括了四方面: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第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具有扶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第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抚养的义务而拒绝履行扶养义务。

遗弃罪要如何认定

法律上对遗弃罪的认定方法为:1、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2、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3、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

遗弃罪情节恶劣认定是怎么规定的

遗弃罪情节恶劣认定的规定是: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入危难境地的;

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等。

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关于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如果根据犯罪追诉时效的一般原理,遗弃罪的追诉期为经过10年(《刑法》第87条第2款)。即经过10年,法律就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是,遗弃罪又是一种典型的继续犯,即犯罪行为一经实施,就持续地对被害人的权利造成侵害,直至侵害行为停止。关于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根据《刑法》第条第1款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对遗弃罪的追诉期不是从行为人的遗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应从遗弃行为的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司法实践中,许多被遗弃的多为年幼有残疾的儿童或年老痴呆的病人,还有一些是将病人遗弃在医院一走了之,致使被遗弃者或是因年幼、痴呆不能说清遗弃人的情况,或是医院无法找到遗弃人而使案件一拖多年。目前,国内已知遗弃行为时间最长的案件竟达27年。由于遗弃案件拖的时间长,案件中的当事人双方,即遗弃人与被遗弃人的基本情况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在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上,既需要查明遗弃行为发生时的情况,也需要查明当事人双方的目前情况,通过分析确定遗弃行为的终了日期,最后决定是否应当追诉。1、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遗弃人一方发生变化的情况。(1)遗弃人主动停止侵害,重新扶养被遗弃人的,其遗弃行为自重新扶养被遗弃人之日起视为终了;(2)遗弃人自身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的,其遗弃行为自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3)遗弃人因下岗、失去工作或患病而暂时失去扶养能力的,其遗弃行为不能视为终了,而应视为追诉期的暂时中止,待日后遗弃人再次上岗、又获工作或病愈之日起继续计算。2、遗弃罪追诉期的认定:被遗弃人一方发生变化的情况。(1)被遗弃人在被遗弃期间死亡的,遗弃人的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死亡之日起视为终了;(2)被遗弃人长大成人,或病愈复康,自身已具备了生活能力。此时,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自被遗弃人具备了生活能力之日起视为终了;(3)被遗弃人因病或因残终身丧失生活能力的,遗弃人则应当承担被遗弃人终身的扶养义务,直至遗弃人自身因年老、患病失去扶养能力之日起,其遗弃行为才能视为终了;(4)被遗弃人被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所收养,且其他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与遗弃人签订收养协议并经法律程序确认的,自协议生效之日起,遗弃人不再负有扶养义务,其遗弃行为应视为终了。在确认遗弃罪的追诉期时,应当仔细分析遗弃人与被遗弃人双方已经发生变化了的情况,最终确定遗弃人的遗弃行为是否已过追诉期限。对于仍在追诉期限内的,应当追究遗弃人的刑事责任。 该内容由 程济春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