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可否提起诉讼?
2024-07-17 23:52:15 责编:小OO
文档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时,应向上级机关申请复核,门负责监督和纠正错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出对认定书的异议,并说明理由,有权决定是否采纳并确定赔偿责任比例。

法律分析

一、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给予了明确规定。

第七十三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二、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应该如何处理?

向上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交管局16项便民措施第14条: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3日内,可以向上一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上一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复核结束后,召集事故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复核结果。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

机关督察部门可以依法对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现场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上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下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六十二条各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成立由具有交通事故处理高级资格的交通组成的交通事故处理专家小组,负责交通事故认定的审核、复核工作。

上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承办单位的交通事故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中或者接群众投诉经审查发现“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的,应当作出撤销该“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决定,由承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另行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承办单位拒不执行上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决定的,按照《机关内部执法监督规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同时按照《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进行错案追究。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提出自己对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并阐明理由,人民有权决定是否采纳。

因交通事故认定书只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在人民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要对其进行当庭质证,对其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法庭说明自己的理由,人民有权决定是否采纳,并有权决定事故的赔偿责任比例。

结语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对于认定书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交管局的便民措施明确规定了复核的程序和时限。同时,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出对认定书的异议,并阐明理由,人民有权决定是否采纳,并确定赔偿责任比例。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规范和程序,对交通事故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公正、准确地处理交通事故。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二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