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个人行贿罪的法律量刑标准
2024-07-18 03:42:56 责编:小OO
文档


个人行贿罪的量刑标准及从轻处罚情形是根据行贿案件的情节来确定的,包括行贿数额和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对于情节严重或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贿,将处以较重的刑罚。从轻处罚的情形包括未成年人犯罪、从犯、紧急避险等。需要根据具体案情综合考虑。

法律分析

一、个人行贿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1、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

(3)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4)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6)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

(7)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9)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

事实上,单位行贿和个人行贿的量刑标准都需要有行贿案件的详细案情,而且在行贿案件中,当然不能只看犯罪嫌疑人行贿的数额,行贿几百万,却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上千万元的案件也非常多,所以,行贿造成的损失也是量刑的参考因素之一。

结语

个人行贿罪的量刑标准根据行贿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犯行贿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行贿情节严重或导致国家利益重大损失,则可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或导致特别重大损失,则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在量刑时,行贿人如能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或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此外,从轻处罚的情形包括年龄、犯罪类型、精神状态、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等因素。总体而言,量刑需综合考虑案情和行贿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令第95号)同时废止。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