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拘役和坐牢区别是什么?
2024-07-18 03:32:18 责编:小OO
文档


拘役是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由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的刑罚的方法。坐牢分为广义的坐牢和狭义的坐牢两种。广义的坐牢指的是犯人在监狱以及拘役所、看守所等场所内服刑。狭义的坐牢专指在监狱内服刑。拘役和坐牢主要有以下的区别: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坐牢是因违反刑法的规定而遭受的不利法律后果;被判处拘役可产生广义上的坐牢结果,但坐牢还可能起因于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或者看守所执行;广义的坐牢场所,不仅包括拘役所或者看守所,还包括监狱以及其他的场所;拘役刑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如果数罪并罚的,不能超过一年;坐牢的期限会因为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死亡一人负主要责任需要坐牢吗

死亡一人负主要责任需要坐牢。坐牢是凡是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人,余刑在三个月以上的都要被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参加劳动生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坐牢”。但在案件中是从犯,罪行较小,投案自首,有较好的表现,可以缓期执行,死缓期间还是要坐牢的。会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人民来判决缓期第二年的处罚结果。犯罪分子被处死刑后,犯罪分子要在监狱中执行刑罚。

二、有期徒刑八个月如何执行

判处的刑期为八个月,但宣告缓刑,缓刑一年期间,不用在监狱服刑。缓刑一年期满,如无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即视为刑期执行完毕,不用再坐牢了。但在缓刑期间出现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缓刑规定的,按照原刑罚执行。

有期徒刑怎么执行如下:

1、有期徒刑的期限。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但是有两种情形除外:一是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犯罪分子一人犯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的有期徒刑可以超过15年,但不能超过20年;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这里所说的“监狱”,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服刑的场所,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他执行场所”,是指根据监狱法的规定,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未成年犯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劳动改造具有强制性,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外,都必须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通过劳动,可以使罪犯认识自己的罪行,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并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得以改造成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对于年老体迈、有严重疾病,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不应再安排其进行劳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四条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