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刑事拘留最少判多少年
2024-07-18 04:36:29 责编:小OO
文档


刑事拘留的最短刑期为三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没有法定的最低下限,但最高上限为37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但家属在被拘留期间无法会见,只有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

法律分析

一、刑事拘留的最短刑期为多少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最短刑期为三天。虽然刑事拘留是临时性的强制措施,但是由于侦查案件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最短约为三日。具体来说,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刑事拘留的最低下限。如果案件确实简单,而且机关经过查证之后,发现犯罪事实并不属实,这时候当然可以立即决定释放涉嫌犯罪的当事人。因此,刑事拘留最低约为三日,但是有特殊情况的话,时间甚至会更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虽然刑事拘留没有法定的最低下限,但是刑事拘留有法定的最高上限。根据九十一条的规定,刑事拘留最高不得超过37日,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约为15日。

二、刑事拘留可否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在刑事拘留期间家属可以会见妈啊

家属在被拘留人刑事拘留之日起至判决前这段期间,都无法会见家属。法律规定,在这段期间,只有家属(直系亲属)委托的律师才可以会见。如果家属想及时了解亲人涉嫌罪名的具体情况以及在看守所的生活状况,委托律师就可以解决上述疑问,而且及早委托律师,能有效维护亲人的合法权益。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因此,刑事拘留并不一定可以取保候审,具体还需根据案件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决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会被允许取保候审。比如,在羁押期限届满、案件证据尚未查清、或者案件涉及重大社会影响等因素下,机关可能会考虑取保候审。此外,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机关也有可能会批准取保候审。

总之,取保候审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允许,具体需根据案件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决定。如果您需要取保候审,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获得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刑事拘留的最短刑期为三天,但具体时间需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但家属需遵守法律规定,在拘留期间无法会见。家属可委托律师了解亲人涉嫌罪名及在看守所的生活状况。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07-20) 第八十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拘留所条例(2012-02-23) 第十五条 拘留所应当根据被拘留人的性别、是否成年以及其他管理的需要,对被拘留人实行分别拘押和管理。

对女性被拘留人的直接管理应当由女性人民进行。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01-26) 第一百四十 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拘传被告人,应当由院长签发拘传票,由司法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拘传被告人,应当出示拘传票。对抗拒拘传的被告人,可以使用戒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