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禅茶一味”的本意
2025-10-06 00:12:10 责编:小OO
文档
“清”:茶道通禅的化境

茶道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清”为“佛心之流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

教)

一位茶人说:“茶道本意,在使六根清净。赏桂轴,插花,嗅清香,闻水声,品茶味,举止端庄。五根清净之时,意念自然清净,而最终目的在使意念清净。十二时之内我心不离茶道。”

“清”是茶道和禅宗共同拥有的意识。它既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也是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再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执著追求。

禅宗认为“本心清静”是“物我两忘”的先决条件,只有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才能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化境。因此,禅寺伽蓝大多选择风景清幽、清谧恬淡的处所;禅僧居士也每每隐居山水之间,去领略“物我合一”的清静无为之心。禅僧们恪守清心寡欲之道,参禅打坐,以清为伴;衣食住行,以淡为本。甚至连禅苑法度也名以“清规”。可以说,清”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与禅境相通的茶道,犹重清静淡雅之风,颇尚淡泊无为之情,茶室的设计,以清静为要,不尚浮华,恬淡自然,常令人有脱尘出俗之感。更重要的是,茶道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得这种具象的文化式样更为有效地营造出“物我合一”的禅宗化境。

将茶道的功效框定为佛教的宗质,确为精辟之论。实际上,包括禅宗在内的佛教教义,其言谛也好,论戒也罢,归根到底都是“去人欲”、“求真如”,以清促悟的一种内功。由此可见,茶道所追求的“清”,与禅的空无观几乎别无二致。

另一部茶书《南方录》也说:“枯寂茶的本意是表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至此露地(即茶庭)草庵拂却尘芥,主客直心相交,不拘规矩寸尺法式,乃成起火、沸汤、吃茶之事也。不论他事,此乃佛心之流露也。”

把茶道视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视“清”为“佛心之流露”,深刻地揭示出茶道与禅宗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以茶论禅,以禅论茶,“禅茶一味”的本意。

来源:无树禅茶网

http://fo.ifeng.com/chanchayiwei/detail_2012_09/17/17666934_0.shtml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