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演练汇总
2025-10-06 00:09:10 责编:小OO
文档
1、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2、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3、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6、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7、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8、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11、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14、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5、“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1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18、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1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21、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23、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2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5、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6、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7、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8、党的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29、党的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0、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

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A

31、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3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3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3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35、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6、党的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7、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3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4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41、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4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43、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44、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4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4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47、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48、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4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50、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1、“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5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53、“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

54、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5、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

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56、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5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58、“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5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60、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6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6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6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6、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6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6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6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

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70、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正确答案:A

71、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7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7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74、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75、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76、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77、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78、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79、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8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8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82、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83、“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D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