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2025-10-06 00:19:16 责编:小OO
文档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西马池小学   刘丽                 

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对我说:是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读后,感觉如沐春风,胜于自己苦思数载所得,现就读书的一点认识,谈谈自己阅读后的几点感受。

    一、对学生要有爱心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首先体现在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都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人和成才,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热爱教育工作岗位,全身心的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不计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从事教育工作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要领悟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有些教师在工作几年之后,会产生职业倦怠,认为教育工作年复一年地重复,渐渐失去了工作的激情。但陶行知告诉我们,教师虽只教一二十个学生,或一二百个学生,但这学校小而言之“关系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操纵在教师的手里”,并且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读到此处,我不禁精神一振,检查起自己的思想深处有无倦怠。我感到这些话语足以唤起我们的工作热情。那就是把自己教育的几十个或几百个孩子扩展成几十个或几百个家庭的希望,这些家庭的未来及这些孩子的一生都操纵在你的手中,看你如何去引导他们成材,那么这工作不重要吗?不需要你殚智竭力地去教学吗? 

  三、教师要坚持学习 

教师在具备了一片真心进行教学之后,还要有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方能在教的过程中产生新鲜感,不至于产生倦意,也才能满足学生日渐增长的求知欲望。所以陶先生说:“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陶行知认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确如此,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模仿目标,待到学生上学后,教师则成为学生的第二任模仿目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映在学生眼中,刻于学生心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好学的教师会在无形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陶先生认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的确,自古中国就有士农工商所谓四民之分。《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农民往往不识字,读书人又手无缚鸡之力。因此陶先生提出“手脑并用”的观点,要儿童的创造力,提出著名的“五大”即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的,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也正是在往这个方向进行,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天性,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在课堂和大自然中锻练自己的头脑和体魄,从而令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释放和发挥。 

五、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面对调皮的学生往往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文集》里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句话让我真正知道如何去对待调皮的学生。我在读此书时候,感到处处真理洋溢,处处值得细思细品,如人行于百花园中,所过之处皆是芳草蛱蝶、鲜花争艳。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感到精神十分愉悦。我想这也是读书、读好书给人带来的好处吧! 

古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以陶行知先生为镜,意在以此自律,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把爱的清泉灌输到学生心田,用爱唤醒学生,教育学生,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