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乙醛、醛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5-10-06 00:17:55 责编:小OO
文档
“乙醛、醛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乙醛是在学习乙醇性质之后接着学习的一种新的烃的衍生物。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首先,需要在学生的脑

海中初步建立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次,本节需要突破的难点内容有:乙醛的加成实质及银镜反应(包括实验操作、反应实质及方程式的书写和识记)。其中乙醛的加成实质因为有以前的烯烃的加成作铺垫,故学起来较为简单,而银镜反应则是学生学起来感觉较难的。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乙醛与氧气反应的实质(断键位置);最后,根据实验观察及理论推导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银镜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的结构式、乙醛的加成反应及乙醛的氧化反应。

2. 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4. 通过乙醛银镜反应的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5. 训练学生重视运用化学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具体化学事物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先在同学们中间做一个健康调查:请问近期你是否常感到食欲旺盛且容易饥饿?身体日渐消瘦同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学生】有!(笑)很像啊!(气氛很活跃)

【教师】太不幸了!你可能患有糖尿病!

【学生】(惊奇、议论、哄笑)

【教师】那么我们赶快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如何检查呢?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在座的各位同学就都可以做糖尿病的检测了!

【学生】(兴奋、期待、议论纷纷)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二)探究

1. 乙醛的结构。(向学生介绍醛基的结构)

让学生写出乙醛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分子式(课件演示)。

【纠错并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

【学生】因为乙醛结构中没有羟基。

【学生】这样写不满足碳的四价结构。

【教师】分析得很好!那么,乙醛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呢?

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观察、闻味)学习课本第1页乙醛的物理性质。

2. 乙醛的物理性质。

【教师】同学们看到乙醛的能团是醛基,那么乙醛的化学性质应当取决于醛基了!请同学们推测乙醛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可能的断键位置在哪里?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有碳氧双键,能加成!

【学生】醛基上有氧氢键,能取代!

【教师】那么是不是同学们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呢?我们下面来一起探讨。

3. 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师】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写出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加成反应的特点?

【学生】(讨论、积极发言)打开不饱和键,“加而成之,只进不出”。

【教师】太好了!那么同学们看看乙醛加成之后的产物,你们熟悉吗?

【学生】(仔细观察、恍然大悟)是乙醇!

【教师】乙醇和乙醛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同碳数、同碳架!

【教师】观察很仔细!那么通过乙醛的加成实际上实现了同碳数、同碳架的醇、醛之间的转化。有机化学中将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教师】结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从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中分析乙醛有什么性质?

【学生】氧化性!加氢还原。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还分析醛基上还可能发生取代反应,是不是这样的呢?

【演示实验】乙醛与高锰酸钾及溴水的褪色试验。

【教师】从褪色实验中分析乙醛应当有什么性质?

【学生】还原性!

【教师】好极了!那么一些氧化剂是怎样氧化乙醛的呢?

【课件演示乙醛的催化氧化】请同学们写出乙醛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4. 乙醛的氧化反应。

【教师】乙醛催化氧化时断什么键?此反应是取代反应吗?

【学生分析、讨论】断碳、氢键!(一部分学生说)不是取代反应;(另一部分学生说)是取代反应。

【教师】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学生】(观察、思考、恍然大悟)不是取代反应!是氧化反应!加氧氧化!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区分得很好!那么乙醛的还原性强弱如何?我们通过实验来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①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试管内壁应洁净;氨水不能过量)。②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③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教师】请同学们告诉我你看到的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学生】试管内壁上有银镜产生!

【教师】 银氨溶液是一种弱氧化剂,它也可以氧化乙醛,氧化原理与乙醛的催化氧化原理一样。请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与原理写出此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学生讨论、练习】氧化产物是乙酸,还原产物是银。

【教师】分析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在碱性环境中酸能稳定存在吗?

【学生】(思考、讨论)最终的氧化产物是乙酸铵!不是乙酸!

【教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反应的方程式。(口诀:醛基氧化变铵盐,一水二银三氨气)

银镜反应——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0+2Ag↓+3NH3

指导学生根据乙醛的性质推断其用途,介绍工业制镜及生产保温瓶胆的原料。

五、教学反思

1. 用实验去探求化学反应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效果较好。

2. 用探究、发现法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的新理念,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从而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创新素质。

3.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这一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循环使用,使学生对乙醛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原理的理解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也优化了课堂。

4. 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

5.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不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