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先进教师经验交流: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2025-10-06 00:23:11 责编:小OO
文档
先进教师经验交流: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一、什么是幼儿园家长工作?

    幼儿园家长工作是指以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开展家长工作的必要性

    1.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要求必须开展家长工作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幼儿园教育是不能够替代的。家长在家庭中可以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孩子;同时,家长对孩子是一对一的教育,甚至于几对一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针对性。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孩子实施的是有没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和家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2.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创建要求开展家长工作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他生长的社会群体而成长,个体发展的环境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加影响。而孟母三迁这一经典的故事已向我们讲明了环境对孩子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道理。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文明程度有差异,不一定能自觉积极地将儿童的生活环境当作一个大课堂来对待。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为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使各小环境之间的力量相互促进,幼儿园应该主动的开展家长工作。

    3.幼儿园本身的发展要求开展家长工作

    幼儿园进入了市场环境以来,办园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家长也有权为孩子选择他们认可的幼儿园,幼儿园在这种环境下,收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一所真正求发展的幼儿园,就一定会稳抓家长工作,树立幼儿园良好的口碑,成为家长最真诚的朋友,从而,已获得家长从内心深处的真正认可,这样在无形中,幼儿园就扩大了其影响力,在激励竞争的市场中才可能站稳脚跟。

    三、家长工作的途径我国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做法,归纳而言,大体可分为日常性的家长工作、和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1.日常性的家长工作

    (1)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谈教师利用早晚接送孩子时间,与家长简单沟通。早上来园如:吃药的、情绪不佳的;下午离园如:幼儿尿裤、碰伤、表现突出或反常的。教师进行反馈,请家长共同给予观察或教育等等。

    (2)家长宣传栏、家长园地家长园地主要针对班级而言,如:周计划表、育儿知识、一些临时的通知等等。

    (3)电话、班级微信群、qq群如今是络时代,联系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电话还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4)幼儿园站机关幼儿园站介绍:园所简介、公告中心、特色课程、家园互动、教师天地、成长足迹、班级聚焦、幼教专栏等等内容。各班老师负责自己班级主页的信息更新,使站平台在家园共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也可通过站给家长发信息。

    2.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1)家长会(小班)(2)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年开展)(3)家长进课堂(4)家长委员会(班级大小活动)(5)开展亲子活动(清明节时的快乐包青团)(6)家访四、家长工作的问题

    1、重视智育,忽视德育;2、超前教育现象突出,不少家长让幼儿认读、书写、拼音、说口诀、背古诗词等;3、滥用物质奖励办法;4、关心照顾过度,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5、任其自然发展,忽视教育。.

    把话说到家长心窝里将这些家长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给出不同的指导方式,希望能更有效地促进家园合作,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自我中心型案例:明明是一个很聪明但比较调皮的孩子,刚进小班,在园期间经常出现和孩子打闹,抓伤别人的情况,自己也时有受伤。明明爸爸很少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一味地给幼儿园和老师提要求:班级近30个孩子才3个老师,人手太少了。对于孩子受伤,则说我们的孩子一般不会主动调皮别人的,孩子在幼儿园是不能受任何伤害的,你们老师要好好地照看。特点:

    这类家长自我意识很强,事事以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为中心,观点容易偏激。指导方式:

    1.

    尊重家长,平等沟通.

    对于这种自我中心的家长,我们既要耐心地沟通,也要有礼地对其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要求给予指出,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尊重家长就会赢得家长的尊重,沟通更有效。

    3.能理解、敢担责

    在处理一些幼儿园确有过错而引起家长不满的事情交流中,要先表示理解、敢于担责,再给予解释。如:孩子受伤后;家长的委托忘了没办等。

    过度关注型

    案例:辉辉在班上并不算小,但他的发展却不好。在幼儿园,孩子喝水,妈妈总会细细地吹冷,然后守着孩子喝完才离开。孩子上厕所,也寸步不离,直到给孩子把屁股擦了,裤子穿好了才会走。妈妈来园接孩子时,总会拉着老师询问如是否增加了衣服,吃了多少,是否流汗等很多细节。有时孩子有点咳嗽,家长甚是紧张得很,一会打电话问老师,孩子咳嗽了没?班上有多少孩子咳嗽?特点:

    这类家长多半生育年龄较大,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小心,对幼儿园的保育尤其关心,对教师的要求也特别多,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忽视。

    指导方式:

    1.传递家长关注信息,及时沟通

    根据家长的类型,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说家长所想知,传递家长最关注的孩子信息,及时主动地进行沟通。如:孩子的发展、身体的状况、生活情况、同伴关系等。

    2.引导家长放开关注视野

    让家长知道孩子不能总被过度关注,必须放手才能有所成长,关注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孩子的身体生长上,还应多关心孩子的态度、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发展情况,给出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建议,指导家长科学看待孩子的成长。

    望子成龙型

    案例:涵涵是大班一个很乖的女孩子,她的妈妈对她寄予了无限希望,希望她能成才。如:每年的红五月都是尽心准备的,如果在歌唱和讲故事比赛中都拿一等奖就非常开心,不停地夸奖。如果没有拿到一等奖就马上放下脸,教育孩子。这孩子有时在幼儿园犯错误了,都不敢承认,怕回家被她妈妈批评。

    特点:

    这类家长长期生活在激烈的人才竞争背景下,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才心切,为孩子规划了人生目标,有的甚至克己为子,过早地赋予孩子学习和成才的压力,根本忽略了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

    指导方式:

    1.了解与理解家长,选择恰当的方法沟通

    肯定加否定:与家长交流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先肯定、赏识孩子的优点,赞扬家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再诚意地指出孩子还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家长的教育给予指导。

    2.多交流,转观念

    老师可以多主动与这类家长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增强信任感,通过讲解身边案例给家长传达一些科学的育儿观、人才观,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对其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行为给予批评指出。

    放任型

    案例:媛媛是聪明活泼的女孩子,行为非常的自由散漫,做操、上课想跑就跑,想玩就玩没有纪律观念和意识;睡觉时,大冷天的把自己衣服脱得只剩里面一件,别人睡觉她不睡,别人起床了她再睡。早上来园经常带一些小玩具过来,有天还带两瓶牛奶同时喝等等,常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师如果向她妈妈反映,她总是看看孩子,然后抛下一句你又这样,老师,她在家也是这样的,不用管她,讲了也不听。特点:

    这类家长往往非常自信,小时候多半生活在农村,经过自己的奋斗学业事业比较成功。他们认为孩子应该顺应自然,完全自由地成长。上课可以不听,孩子打人也正常,什么都可以不学等等,对孩子十分放纵,没有适度的约束。教师与之交流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现在也发展得很好。放任型孩子的家长还有一类就是根本没有为人父母的责任心,他们只负责了生孩子,然后就扔给老人不管不顾,祖辈有时管不了孩子也就任其自然。

    指导方式:

    1.沟通中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心理敏感点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首先肯定家长尊重孩子的思想以及孩子身上具有的闪光点,避免让家长形成老师对孩子有偏见的想法。让其明白对于他的放任,造成孩子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不及其他孩子,以及由此引起孩子自信不足、同伴减少等危害的事实。触动他去好好思考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

    2.交流中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建立信任感

    和家长沟通中要表现出我们的教育水平、新的观念。交流中,做到热情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卑不亢,对家长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及时给予指出和帮助,不迁就、不回避,坚守科学幼教的阵地,体现幼儿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赢得家长的尊重。

    3.以讲座、活动等多种方式改变观念

    通过专题讲座以及班级开展的活动开放等,让这类家长亲自听到、看到对孩子过度放任的危害,明白幼儿需要建立规则意识,行为需符合社会大众的要求等。然后提出一些能做到的家庭配合方式,督促家长配合,逐步来改变现状。

    隔代呵护型

    案例:丁丁从小班到大班,都是奶奶一手带大。小班时,孩子入园都是奶奶背着,大班了,奶奶还是每天要来幼儿园好几次,吃饭担心孩子没吃好,带着自己煮的饭菜来幼儿园,看着他吃完再走。下午孩子活动了,身上出汗,奶奶就摸啊摸,念啊念,还跟老师说:你们下午都几点下来玩,下回下来玩告诉我,我把他带回家;中午睡觉都不盖幼儿园的被子,都自己带觉得舒适的被子来园。

    特点:孩子的父母要么不在身边,要么就是不管孩子,爷爷奶奶担当养育重任,祖辈在补偿心理、减少麻烦、孩子带不好不好向后人交代等思想的支配下,往往出现对孩子溺爱骄纵、包办代替等过度呵护的行为。

    指导方式:

    1.

    语言沟通

    通过与祖辈家长聊天,谈子女的培养成功,辛勤付出等,让其从心里接受老师后,再谈论对当前的一些过度呵护行为将对孩子不利。如:会让孩子发展滞后、自信缺失、抵抗力差等危害。不过注意语气要多些尊重、虚心,有指导、有建议。另外,也可与孩子的父母交流后,让他们去说服教育自己的父母,不包办、不溺爱,配合幼儿园。

    2.制度管理

    幼儿园从进出园的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规定,杜绝家长进园进班的随意性,以制度管理来减少过度呵护的机会。

    3.榜样激励现在祖辈带孩子的很多,也不乏理性冷静爱孙子的祖辈。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表扬、家园栏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弘扬好的思想和做法,增加其影响力,带动更多的祖辈家长效仿学习。

    幼儿园家长由于各自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就业情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类型,他们的认识不同,需要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我们沟通的方式也要不同。沟通贵在能把话说到家长心窝里!家长工作中一定要讲究交流说话的方式和交往技巧,要平等、耐心、真诚地对待家长,赢得家长朋友般的信任,用智慧和行动巧架心灵桥梁,实现家园共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