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2025-10-06 17:22:41 责编:小OO
文档
 我对旅游美学的理解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   历史系   龙健

    

     一门学问想要诞生和确立,它必然有能够支撑自己存在的理论或实践的基础。美学的产生,其历史是何其之长,影响何其之深远。随着美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学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众多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之中,如今的美学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过了一个学期对美学的学习,我对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词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所谓美学,其实就是部门美学,纵观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各部门美学的发展,美学普遍存在于各部门之中。旅游美学也只是美学的部门学科之一。  

        那么,美学是怎么样作用于旅游活动的呢?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到“旅游”是一种以“体”为手段的感官活动,是一种以游览对象为载体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其次,美学是一门感性之学,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感觉体验。所以,用美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旅游活动,探讨旅游活动的美学价值,便是美学应有之意了。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主观存在的,它是由主体与客体的活动创生的。朱光潜先生说过,美不是地上的麦穗,只要我们勤奋,我们弯腰就可以把它拾起。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 ”主观性太强,仿佛是你像创造就能创造,还有就是“造”需要一定的模板,比如造纸之类的那么随意。所以,陈昌茂老师认为,用“创生”一词比较贴切,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这一概念。

我国古代“有旅游美,但没有旅游美学”。“旅游美学”以“旅游审美”的方式存在,在世界各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学中形成了美学学科。但是在我国,旅游美的出现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美,是以旅游审美的形式表现在其他艺术门类之中,比如“游记文学”,其主要表现的是“山水游审美”。游记文学诞生于魏晋时期,到唐代走向成熟,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游记文学的定型。明朝的游记文学达到了繁荣的景象,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中的最高成就。从众多的游记文学中我们不难看出,旅游美产生的前提必须是有相应的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美感体验。

研究旅游美,我们的方法是运用审美现象学的理论,它是理解美的一个基础。当一个人面对某一对象时,产生了审美现象,这种现实现象在他以后面对同一对象时由重复发生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一对象指认为美的对象,认为美是这一对象的固有性质。这种美的指认和对象的被命名,就是美感的客观化和符号化。然而,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的一种美感,因此它也具有符号化的特征。比如游客到了黄果树瀑布,他面对黄果树瀑布这一实体对象,就会产生审美现象,那么以后当他再次到达黄果树或在图片是看到它是,他就会认为或向别人指出黄果树是如何的美。

说了半天,可以看出旅游美及美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美的发生更多在于“旅游动机”的非功利性和旅游景观对主体的刺激。那么,旅游活动又是怎么作用于旅游美的呢?一次旅游活动由三过程构成,表现为五个节点。首先,我们来了解旅游活动的三过程,分别是:一、前过程,指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动机又包括:1、心理需求,2、目标的刺激。二、过程:行游、居游、憩游。三、后过程:忆游。其次,旅游活动内容分五个节点,分别为:愿游——行游(要求可观、可行、可停、可留于一景)——居游(要求可游、可靠、可亲于一地)——憩游(要求天、地、人、神在一堂)——忆游。通过以上的过程和节点,我们可以区分哪些地方是旅游好去处,哪些行为属于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为我们提供活动旅游美的产生的要素,它主要表现为游客的美感经验,美感经验就是审美活动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美感经验是审美活动的唯一志”,只有产生了美感经验的活动,才能称作审美活动,通过旅游活动进行审美活动,主要呈现为五中美感诗性,分别为: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

虽然关于“旅游”的定义很多,不止是旅游美学方面的,还包括多不胜数的其他领域的。但是,就个人而言,我推崇陈昌茂老师对“旅游”一词的定义,他说旅游就是以视觉为主体的综合感官活动,是人们在第二空间的诗性生活。陈昌茂老师还对旅游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按旅游审美的价值来分可分为:一、纯粹旅游,指完全的第二空间的诗性活动;二、非纯粹旅游,这类旅游者的没有具备纯粹的旅游愿望,主要是利用开会、出差出游的人很多;三、亚旅游,指旅游干扰过重的旅游,此类游客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旅游景观,他们可以打两局麻将就结束本次出游;四、超旅游,学龄前与退休以后的旅游活动我们称之为超旅游。通过对旅游的分类,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和辨别出我们曾经有过的旅游经历是分属于哪一类,该怎么去实现纯粹旅游。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集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因此,学习旅游美学和充分了解旅游美不仅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和阅历,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美学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旅游美,体验真正的旅游美感。旅游美学不仅能我们的认知领域、情感体验,还能提高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指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大学生也可以把旅游美学当作一行事业来从事,既深化了我们的就业观念,又增加了就业面,何乐而不为呢? 

主要文献:《旅游美学资料汇编》——陈昌茂

 《美学导论》——张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