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绿色校园创建总结
2025-10-06 06:05:15 责编:小OO
文档
播种绿色希望 收获和谐校园

                    ——伊芦中心小学创建“连云港市绿色学校”总结 

灌云县伊芦中心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伊芦山脚下,创建于1963年,原名为山前小学,是一所完小,几经易址扩建,于八十年代转变为中心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1206名学生,51名教职工,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43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7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5.5岁,是一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占地15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4095平方米,绿地面积3520平方米。

几年来,我校以绿色学校的理念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扎实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增强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参与力度,学校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努力争创市级绿色学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我校创建连云港市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全员参与,大力宣传

1.提高认识,细致分工

学校首先成立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王余宽校长任组长,马占军、武祥君、封其军等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管副校长负责组织、部署、督查“绿色学校”创建的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少先大队为具体执行部门,做到分工到人、层级负责,各司其职。明确了由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落实,政教处、教导处和少先大队等各部门贯穿一条红线,喊出一个声音,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创建市绿色学校。学校把创建市绿色学校任务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完善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实施细则。制订创建市绿色学校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对照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找差距,抓落实,及时总结反馈。 

2.大力宣传,营造绿色氛围

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全体师生动员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学校的绿色出一分力,为创建市绿色学校做贡献。同时印发相关材料,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人人知晓。此外,还积极向社会宣传,引起社会的关注。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对教师举行各类专题讲座、培训,使全校领导、师生和员工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学校内外都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

学校少先队组织积极实施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管理模式,成立了“红领巾110督察岗” ,要求时刻做到三个“随时”,随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困难的队员;随时纠正队员的不良言行;随时捡一捡(垃圾),扶一扶(摔到的自行车),以身作则,不以权谋私,秉公执法,发挥队员的自主精神,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优促劣,学校常规管理形成了良性循环。 

3.建立了环境教育档案,按档案管理要求,归全归齐各种报表、计划、检查、总结、纪录、培训、奖惩等资料,充分收集、管理和利用环境保护教育音像、图片、图书、文字资料,为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宣传素材。 

二、知识渗透,切入准确,形式多样,目标一致

环境教育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环境科学、环境法规的基本常识,逐步培养环境道德伦理观念,养成较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1.学科有效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的教育,在小学教育现阶段不开设环保课程的情况下,要在小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必须立足课堂,依靠各学科教材,尽量发掘、找出那些与环境教育有联系的课文。采取融合、引伸、扩展的方法将环境保护的内容渗透进去,使环境教育与各课教学融合为一体,相得益彰。例如:在语文课《拉萨的天空》《庐山的云雾》等文章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则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要求各学科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生动、有机的渗透环境教育,建立各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1)环保教育与国旗下讲话有机结合。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班级”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下讲话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教育与国情、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每学年少先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交通我先行”主题征文活动、“保护环境还绿水蓝天”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等系列活动,活跃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 

环保教育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美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学习的环境现象,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爱护公物、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并将此作为“文明班级”、“优秀中队”评选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自主、生动、充满兴趣地去“发现美、创造美、保护美”,感受生命的价值,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结合大型活动开展常规常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在今年四到六月分月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深入街道社区清除小广告、卫生死角并且发动家长一起爱护家乡山山水水。 

(2)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世界环境日”,学校安排一定的教育活动。如绿色就餐,不浪费粮食,不食野生动物;要节约资源,节约水电,节约文具;垃圾要袋装和分类投放等。“地球日”学校开展“小手大世界”公益广告绘画以及书法比赛。“世界卫生日”,组织学生了解本村每日产生的垃圾的数量,处理情况。从而教育学生爱护小区,爱护环境,共创文明小区。每年的植树节,都要动员和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识绿、赏绿、探绿、添绿、护绿等一系列活动,把“绿色”引进办公室、教室。学雷锋纪念周,组织高年级学生走出校园,到街上清理白色垃圾,铲除墙面、电线杆“小广告”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亲自感受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 

三、优美和谐,绿色校园

我们伊芦中心小学环境优美,校园内绿树挺拔,繁花似锦,精心设计的书画长廊、是孩子们课余阅读游戏的最佳憩所。纵观校园,满目斑斓,有月季、桂花、芙蓉、女贞、、红枫、香樟等近植物,政教处还为每种植物做了“名牌”,注明了名称、类属,让学生漫步植物园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的熏陶。绿化区责任到班级,专门负责日常的树木、草地、花丛的养护。校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 

一路走来,环顾校园,分布在校园内的环境教育宣传画、宣传橱窗、校训、校规,为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银杏树上特地为小鸟做的小木房子,分明在无声地告诉每个同学,要保护小鸟,保护生命。文明、整洁、绿化、美化、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整个校园俨然成了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四、成长快乐,绿色收获

1.“创建”活动绿化、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 

在创绿活动中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使校容校貌更加整洁、美丽,成为“绿色”的学校。如今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教育人,发挥了校园环境潜在的教育力量。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创建”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了校园良好的环保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广大师生在创建活动中增强了对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掌握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如今学校每月水电、纸张等费用比以往有了大幅节省。学校已成为无烟学校。教师在课堂中自觉渗透环保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乱吐痰、不乱画书桌、墙壁,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教室里的电源有人关,食堂的剩菜剩饭明显减少。

3.“创建”活动促进了师生可持续性发展。  

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带来了机遇,并为他们成才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年段环保教育目标开展各项环保体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顾宝春、郑奎、杨雪等老师的环保论获得县一等奖;孙同轩、孙子淇、骆婷等同学在省“校际之间”科技大赛上获团体一等奖;文彭杰、徐志鹏、杨德文、王伟、刘秋林等同学环保手抄报获县一等奖……象棋比赛获连云港市小学生团体第三名等奖,孙同轩获男子个人第一名,孙子淇获女子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扎实开展工作,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创建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将自觉行动,共同努力,把我校绿色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16年10月20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