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年山东济宁中考满分作文大全邻居
2025-10-06 06:05:15 责编:小OO
文档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糅合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表述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明显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她,是我家的邻居,上个星期才搬来的。她们家刚搬来的这一段时间,可让我烦透了。每天,她都会来我家,张口便是借刀、借碗、借桶,等等,我家竟成了她的借物处了,而且还不是“常借常还”。(提分点:开头交代“我”对邻居的态度,在情感上先作好压抑。)

      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妈妈说:“妈,她们家怎么什么东西都要向我们家借呀?真烦人!”

      真不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眼看着我们家的东西一天一天被此刻拿走了,她却不生气,反而说:“她也挺辛苦的,丈夫工作在外地,自己又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打工;晚上,还那么悉心地教育孩子。邻居嘛,能帮就帮一把。再说‘远亲不如近邻’嘛!”(提分点;妈妈的态度热情、大度,既与我形成对比,也反衬了下文邻居的态度,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

      放学了,我飞奔回家,谁知爸爸妈妈都不吃饭。我开了门,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起来。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孙子仍然没有回家,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地起来了。

      “笃笃……笃笃……”一阵又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妈妈回来了!我箭步跑去开门。站在我面前的,不是妈妈,却是那个邻居。

      “孩子,借个碗吧!”她微笑着似带几分歉意地说。我极不能情愿地拿恼怒了一个给她,心里却不断地嘀咕着。

      “还没有吃饭吧?”她关心地问。我撇了撇嘴。

      妈妈到底去哪儿了,我又一次埋怨她。

      “孩子,开开门。”又是那个邻居。我开了门,看它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而那个碗,正是我刚才借给她的那个。

      “我想你没有吃饭吧?来,先把这碗饺子吃了,你爸妈一会儿就会回来的。”我不好意思地接过碗,连“谢谢”都忘了说。

      我手掌捧着那碗饺子,原来的烦恼与埋怨都溶化了。妈妈说得对,做得对,我现在明白了:我家有一个好邻居!(提分点:结尾与形状形成“我”的态度逐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反差对比,强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较强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学习与借鉴:

      2.先抑后扬。小就是这样通过捕捉生活的一件小事,用朴素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几名邻居形象,可贵的是,文中对邻居的情感紧接著“厌恶”,后是“赞美”互帮互助先抑后扬的手法更为有力地表达了邻里之间要这种的真实情感。从而问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学会关心和能够帮助他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