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世纪大阅兵解说词
2025-10-06 06:04:58 责编:小OO
文档
前言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的光辉日子。伴随着共和国发展壮大的步伐、半个世纪以来,我军在以、、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开拓进展,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履行我军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斗争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50年国庆盛典,参加首都阅兵的我军英雄以强大的阵容,雄伟的气势,精良的装备,高昂士气,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崭新精神风貌。 

报著名记者乔天富拍摄的受阅的钢铁洪流巍峨的群山,像澎湃的大海,像漫卷的狂飚,展现出我们国家之威、之威、人民之威、民族之威。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21世纪的题献 

共和国壮丽的历史画卷在这里留下辉煌瞬间: 

1999年10月1日,10:08分31秒至11:12分19秒。由中国人民陆海空三军,人民武装、预备役和民兵组成的17个徒步方队,25个战车方队,10个空中梯队,11000名官兵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盛大的节日里,以威武的阵容,在天安门前第一次接受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检阅。 

此前,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前进行了12次国庆阅兵,接受了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检阅。 

10月1日这天,首都雨后天晴,一夜秋雨把北京洗得格外清新,天安门广场鲜花簇拥,彩旗林立,人群如潮。 

10:07分,五十响礼炮的回声还在广场上空激荡,一颗红旗牌敞蓬轿车驶出天安门,驶过金水桥。总、中华人民共和国、,身着中山装站立在检阅车的。 

此刻,东长安街上,三军将士军容严整,刑警官兵英姿勃勃,民兵和预备役意气风发。一辆辆战车排列成行,一门门火炮昂首挺立,一枚枚导弹傲视长空。地面42个方队似挺立的峰峦,如坚固的城垛,绵亘向东屹立着。 

此刻,在华北7个机场,132架战鹰严阵以待,等待着把送给母亲生日的彩练和祝福洒在天安门上空。 

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上将乘检阅车自东红墙前往金水桥,向江报告:“同志,受阅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中国武装力量的世纪检阅就从这里开始。 

检阅车由西向东徐徐开进。面对着一队队严整的方阵,面对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频频亲切问候:“同志们好!” 

“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受阅官兵的响亮的回声,响彻十里长街。 

检阅后,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了重要讲话。 

10:36分,阅兵分列开始。火红的“八一”军旗,在共和国三军仪仗队156名官兵护卫下,首先通过天安门。瞬间,绿色的浪潮在金水桥畔奔涌。 

17个徒步方队,近6000名官兵步起步落,一样的整齐,一样的足音。这整齐、铿锵的足音从历史深处走来。我们这支队伍诞生伊始就是听从党的号令,踏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的旋律发展起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民永远不变的步伐、不变的军魂就是听党的指挥。17个徒步职位以其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军姿,表达了人民这种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纪律。 

带着时代的雄风,由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输送车、牵引火炮、自行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舰对舰导弹、地空导弹、地地导弹等409台(辆)地面装备组成的25个钢铁方阵,挟雷裹电般地席卷而来,一路呼啸,一路豪情。人民以排山倒海之势,万钧霹雳之力,献给共和国母亲一首和平、自由、、尊严的壮歌。 

坦克方阵驰骋在钢铁洪流的最前列,这是我陆军地面作战征战新的战争舞台力量的象征。我们的陆军从大刀长矛、土、土炮起家,曾经创造过“小米加步”的辉煌。我们将昨日的辉煌送进了博物馆,面对世界军事的挑战,创造了自己的钢铁巨阵。今天通过天安门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是共和国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精良装备,高技术兵种成为地面合成作战的主要力量。 

与陆军的铁甲群雄相呼应,海军的舰空、舰舰导弹,车载的空军防空低、中、高空多种型号地空导弹,从长安街隆隆驶过,巨车长剑,气势巍然,纺织成蓝天火网,筑就海上长城。 

在25个车辆方队里,车载的四个倚天长剑方队护卫其后。中国战略导弹继1984年国庆35周年第一次走出历史帷幕之后,今天又一次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人们惊讶地发现:与15年前相比,今天中国长剑变小了,变短了,少了一点泱泱的气派和威风。然而正是这种变化,中国战略导弹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体积小了,威力却增大了!机动性能增强了。它昭示着我军战略导弹已经形成核常兼备、高度机动、远中近配套,具有双重威慑,双重打击的力量,在全球战略均衡中举足轻重。 

从白云浮游的九天,从茫茫雪野,巍巍高源,大江南北、内外,陆、海、空三军蓝天骄子,从祖国四面八方驾长风呼啸而来。9个机种、15种机型、132架战鹰,第一次组成三军航空兵联合编队,于11:05分20秒至11:12分19秒,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空。他们带着巨大的轰鸣,像雷霆万钧,如山呼海啸,和着地面战车驰进的隆隆声,组成了人民力量的乐章。楔形、箭开、菱形、三角形,刀裁斧切般的铁阵,连接起132对搏击长空的翅膀,把共和国空军的未来纺织在蓝天。一代天骄以他们的忠诚和力量告诉世界:中国天空不容任何人染指。 

世纪大阅兵作为20世纪末激动人心的一幕,今天已经凝固为历史,但那些恢宏的场面却永远留给华夏儿女信心和力量。我俩作为军事记者,幸运地参加了世界大阅兵采访的全过程。在阅兵村、在机场,在天安门城楼、在广场,我们都为官兵们的艰辛和自豪,为人民的发展壮大而感奋不已。人民给我们相机,人民给我们纸笔,我们浓墨重彩地记录下当时的情景,我们把这些珍贵的资料整理成册,献给共和国历史宝库,献给养育我们的人民,献给奔向新世纪的人民。 

检阅我军受阅仪仗方队 

国防大学方队 

国防大学学员组成的将校方队紧随护旗方队之后。这个“人才方阵”展示了我军指挥员知识化的新风貌。 

世界军事的浪潮拍岸而来。我们现在需要科学技术如同1927年需要一样重要、一样迫切。为加速培养我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级指挥人才,1985年12月24日,发布命令:组建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这所体现人民特色的合同指挥大学,按照“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为陆、海、空军以及刑警造就师以上指挥军官和高级参谋人员。全军90%以上的高中级指挥员进过国防大学,在这里学习战略、战役指挥的新理论、新知识,掌握先进的指挥手段,用知识“运筹帷幄”,带兵打过仗。建校14年来,国防大学先后有上万名指挥员走向陆海空演兵场,为全军输送了400多名军事硕士研究生,27名军事学博士生,其中50多人走上师团领导岗位 

三军仪仗方队 

飘扬在前面的是鲜红的“八一”军旗!她带着南昌城头的弹雨,带着长征路上的风尘、带着抗日烽火的硝烟,带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浪涛。军旗下聚集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军旗上染着多少壮士宝贵的鲜血。22年浴血奋战。终于簇拥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升起。50年继往开来,忠诚地护卫着共和国走过壮丽的行程。今天,“八一”军旗更鲜亮,更壮美!在三军仪仗队的护卫下,引导着中国武装力量的52个方(梯)队,自豪地从雄伟的天安门前通过! 

护卫人民旗帜的三军仪仗队是张思德生前所在。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支源远流长。正是张思德的精神铸造了仪仗大队“仪仗事业重于生命,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队魂。从1952年3月正式组建以来,他们执行迎接外国元首、首脑、高级将领来访和重大庆典、重要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2000余次,次次万元一失,为共和国赢得了尊严与荣誉,被授予“军旅标兵”的称号。 

陆军院校方队 

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学员方队,是全军陆军院校的代表。他们担负着培养陆军初级指挥员的使命,尽管学员们毕业后担任的是最基层的指挥员,但他们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近几年,陆军院校的教学内容经过深层次的改革,高等数学、物理等科技课程比重大幅度增加,毕业学员人人都要掌握3种上电脑专业语言,通过地方专业英语等级考试。 

从陆军院校毕业出来的干部,既掌握了胜任第一任职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又着眼未来学习先进的战术及各种高技术武器的相关知识,做到能将电子干扰、现代指挥和通信等技术手段运用于训练,能运用自动化指挥作战系统进行作业;能熟悉掌握陆军旅团以下各种主战装备,还能用多媒体、模拟器材等手段教学。从陆军院校走出来的干部从担任基层排长开始,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和带兵的实践经验丰富自己。在他们背后,就可能是一个营、一个团、一个师、一个集团军。 

海军院校方队 

金锚飘带系着风,海魂衫刻着浪。由海军水面舰艇军官的摇篮--大连舰艇学院的学员组成的这一白色方阵,全部是本科生学子,他们是海军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军指挥员发展的必然趋势。 

80年代初,决定不再从战士中直接提干,走院校培养干部的路子,这一举措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军军官队伍从过去的高中生、走向大专、本科以至研究生、博士生的文化层次,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需要。 

伴随共和国一起发展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拥有航海、舰炮水武、导弹、指挥控制、海洋测绘等8个专业系,9个数学实体。具备了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包括中级指挥技术军官在内的不同层次的38个专业的培训能力,已获得海军战术学、海军作战指挥、航海技术和海洋测量4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从这里培养出来的舰艇指挥技术军官凭借他们所学习的高科技知识驾驭现代战舰劈波斩浪。 

空军院校方队 

上绿下蓝的空军院校方队是由空军培养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空军指挥学院的学员组成的,代表空军17所院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空军院校是空军各级指挥军官、飞行指挥军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从1946年3月1日,建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开始,经过50余年奋斗,空军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已经完善。空军院校已为空军输送了40余万名军事指挥干部、飞行人员和各级专业技术人员 

科技强军,教育为本,人才先行。为造就驾驭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栋梁之才,空军院校在现有本科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双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空军院校自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98年,已取得硕士授予权,1992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使各级指挥员和飞行员的知识不断地“脱毛换羽”,使空军的战鹰更加矫健、更加勇猛。 

水兵方队 

一色黑边水兵帽,一色的蓝条披肩,一色的金锚飘带,一色的洁白水兵服,一色的高腰皮鞋、宛如奔腾的浪花,恰似流动的海洋国土。这支由海军潜艇学院学员组成的水兵方队,给天安门广场带来大海的清新。他们平均年龄为19岁,是此次国庆受阅中最年轻的方队,他们托举起人民海军明天的希望。 

看,在金水桥畔的这一白色方阵,352个红星在一条线上熠熠生辉,352张英气勃勃的青春笑脸,洋溢着神圣与骄傲。这神圣出自不平凡的使命,祖国把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和18000公里的海岸线交给他们来守卫,他们50年来不辱使命,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和平树下的考验。在同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的千余次作战中,涌现出安业民、麦贤得、胡业桃、龚允冲、柏耀平等战斗英雄和忠诚卫士,今天,年轻的水兵们继往开来,做浪中勇士,做深海蛟龙,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了望着大海的风云,与军事潮起潮涌。 

知识,托举他们从黄水走向深蓝;知识,托举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女兵方队 

这是一片青春正盛的女儿林。红边大圆顶帽,橘红领带,深蓝筒裙,高腰皮靴,既威武雄壮,又不失女儿的娇妍。这支由卫生兵、通信兵、文艺兵、军校学员组成的女兵方队,代表共和国女军人庄严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她们中有汉、回、满、苗、蒙古、朝鲜、土家族等10多个民族的战士,其中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只有16岁,独生子女兵占半数。她们在妈妈的目光里还是离不开羽翼的孩子,但是山一样挺拔,海一样壮阔的受阅队伍里,巾帼方队不让须眉,是军营教给了她们刚毅。 

翻开我军的历史,各个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女军人和女兵建制连队,跟随转战南北,为中华民族的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女军人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陆海空三军中,从驾机叱咤蓝天的飞行员到操纵火箭上天的女科研人员,从洁白的医院到洪荒的演兵场,军中巾帼默默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海军陆战队方队 

飞行员方队 

某集团军步兵方队 

这个步兵方队来自北京军区某集团军一支战功赫赫的精锐之师。这个光荣的历史悠远,他们当中有参加过北伐和南昌的“红二连”,还有参加秋收的“红一连”和来自陕北支队的“红一连”。有从百色走来的“红军团”,有从鄂豫皖根据地冲杀出来的“红军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在抗日烽火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战争中,攻打石门,太原,血战兰州,所向披靡。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郭恩志等著名战斗英雄。 

72年,这支伴随人民发展而成长,已从单一的步兵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装甲兵、工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的陆军合成集团军。在人民的威武之师中,成为一支攻难克险的利剑。这个集团军的发展壮大,是我军在裁军的同时加强质量建设的成果。 

空降兵方队 

身着蓝白相间的迷彩服,脚登高腰黑皮靴,头顶银色防弹盔,手握乌亮短钢,这鹰姿虎威的身姿一展伞兵健儿翱翔蓝天驰骋大地的豪情和锐不可当的气概。 

空降兵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无论是美国陆军第八十二空降师 第101空降师,还是纳粹德国第七伞师都创下了战争史上使用“天兵天将”,玄妙神奇的空降突击作战的战例,成为20世纪的王牌。 

我们人民空军的空降兵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由上甘岭的一支威震敌胆的陆军改为伞兵。特级英雄黄继光是这支的旗帜。30多个春夏秋冬,他们从东北雪原、海南岛屿到十万大山、世界屋脊,从平原湖泊到山区森林,在各种复杂地区进行空降作战演练,使具备了到处能飞,到处能降、到处能打的特殊作战本领。空降兵90%的团队成建制地形成新机新伞空降的能力。这支将成为未来战争中孤军远征,奇袭敌后,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把锐利尖刀。 

一身青春的橄榄绿,维系着老人的笑、孩子的梦,维系着人民的安宁,城市的安谧。由北京总队组成的警卫方队,代表几十万执勤的官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是党和国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肩负着维护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祖国边陲,无论是在海港、空港还是在重要的桥梁、隧道,无论是在戈壁荒滩还是在深山老林、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有象征着国威和尊严的哨位。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官兵们就把自己的哨位同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夜晚,每一个黎明,战士都忠于职守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执勤路上默默地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着国家的安全,护卫着人民的安宁。 

特警方队 

橄榄枝与利剑交织的特警符号,手握锃亮的钢,还插着匕首和手,特警方队多了几分威严。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庆50周年受阅行列中的人民特警方队,是一支经过特殊训练,配有特殊装备、执行特殊任务的快速反应,是机动的光荣代表。特警方队里有来自特警学校的学员、考官,有来自北京总队和其他省市机动的官兵。 

特警担负着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和社会稳定任务。组建以来,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大中城市,人们都能看到机动官兵巡逻执勤的身影。他们用神勇的行动驱走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把幸福和安宁送到千家万户;他们用对国家的忠诚保护着人民安乐祥和的生活和有序的工作,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隆隆的步伐,人民群众赞誉这支是“的尖兵”、“克敌的铁拳”。治安巡逻,他们令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望而生畏、闻风丧胆;反劫机、反恐怖,扼制和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他们显出的是正义的力量,代表的是法律的尊严! 

武装直升机梯队 

陆军航空兵80年代跃上蓝天就初展锋芒,成为地面大兵团作战的“火力先锋”,使陆军实现了空地一体作战的历史跨越。年轻的陆军航空兵第一次参加国庆阅兵,10架武装直升机和15架攻击直升机编成5个楔队,以250米高度,180公里时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长机是总参陆航局副马湘生。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代直升机,是陆航主力机种之一。这种直升机广泛应用了当今各种新型复合材料。机体重量轻,抗打击能力强。导航、通讯、夜航等电子系统先进,操纵灵活,全天候飞行,机动性、灵活性强,速度快,爬升率高。在低气象条件下,无论是大风、阴天、下雨,还是云雾,一样驰骋天宇。良好的性能,使它战时可以对敌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的地面目标实施突击;或者运载精干的小分队突降在“敌”后的重要目标,实施空袭,旋即撤离,来无影去无踪。有着陆航“飞虎”的美誉。 

1996年8月,首批国产武装直升机列装某机械化集团军直升机大队后,官兵们以大无畏的精神驾驶“飞虎”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飞行,进行机载导弹、火箭弹实弹射击,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男民兵方队 

身着茄克式海蓝色制服,头戴“MB”蓝色骑式头盔的男民兵方队,一张张孔武有力的脸孔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力量和信心。这支来自人民群众的武装力量,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配合我军开展了空前广阔的敌后游击战争。他们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诸如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多种闻名于世的战法、打法,令敌人胆战心惊。这支群众武装力量还在支援前线、担负战场勤务方面显示出强大威力。我们的老帅曾经感慨地说: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和平年代,广大民兵是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发扬战争年代劳武结合的光荣传统,在抢险救灾、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和完成重点工程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历来都起着尖兵的作用。 

男民兵方队来自首都钢铁公司,他们代表全国民兵6次参加了国庆首都阅兵。 

女民兵方队 

“万绿丛中一点红”。女民兵在受阅的徒步方队里,那朝霞般的橘红色,把受阅点缀得更加壮丽。 

女民兵方队由北京市朝阳区组建。参加受阅的女民兵队员,大多数是18至25岁的未婚青年,她们中有个体户、私企老板、外企员工、干部、工人和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担负女民兵方队训练的是北京卫戌区“老虎团”的15名教官。队员们以无私奉献精神和满腔爱国热情投入到艰辛的阅兵训练中,在她们每人身上,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女民兵方队把她们的英姿留在金水桥畔。她们所展示的正是我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战斗英姿,在她们身上凝聚着华夏儿女爱国的深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国防意识。她们时刻准备着,听从祖国的召唤,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贡献力量。 

中型坦克方队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中型主战坦克,行进在车辆方队的最前一。阳光下,涂着迷彩的装甲显出坚不可摧的气势。 

1991年9月,燕山古战场下,我军陆军组织了一次军事演习,装备新型坦克不久的北京军区某装甲师担当了地面作战主力。他们以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在战场上快速穿插。面对起伏不平的地形,坦克火控系统的诸多先进设备自动调整控制,跟踪装置对目标自动跟踪,火炮自动选择弹种,推弹入膛,坦克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飞向目标。从此,这代坦克利剑出鞘,成为新一代中国“陆战猛虎”。 

几年后,这个师又装备了这代坦克的改进型火控系统,应用了计算机、红外等高新技术的车载设备使火力反应时间更快,打击精度得到了新的提高,战场自我生存能力也大大增强。中国陆军战斗力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型主战坦克方队 

在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的钢铁方阵中,又有一种国产新型坦克展现在世人面前。驾驶该新型坦克驶过天安门的这支,是被授予“英雄坦克营”荣誉称号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装甲团一营。 

去年年底,这支的官兵在一次山地攻防演习中,感受了新型坦克的神勇。战斗刚刚发起,编队冲锋的坦克如滚滚铁流,迅速地扑向“蓝军”阵地,穿沟越壕,如履平地。前进中,炮长发现“敌”装甲目标后,按动电钮,激光测距仪瞬间测出距离。火控计算机迅速装定射击诸元,“敌”装甲目标被牢牢跟踪锁定,随着炮长再次按动按钮,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射向“敌”阵,摧毁了一个个装甲目标和防御工事。 

新型坦克装备后,先进的技术战术性能加快了对传统作战理论和作战模式的变革,一系列新战法在演习场诞生,英雄如虎添翼。 

新型主战坦克混编方队 

这是北京军区某装甲团组成的新型主战坦克混编方队。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时这支曾驾驶着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代主战坦克,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今天,他们驾驶着我军两种新型的坦克,展示了我军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量的提高。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坦克对抗战中,新型主战坦克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快速下达命令,坦克上的热成像仪使几千米以外,藏在几米厚的沙墙后的“敌”坦克现形。激光测距仪精确地测定出“敌”坦克的距离,并把距离数据自动地输入弹道计算机,算出弹道诸元,并启动自动跟踪装置对目标自动跟踪。炮长操纵自动装弹机选择弹种,推弹入膛、开炮!当我方坦克在激战中被敌炮弹地击中,坦克上的自动灭火抑暴系统在数秒之内便将刚刚出现的火焰扑灭。这种新型坦克使陆战神话变成了现实。 

履带式步战车方队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我们的步兵靠着两只铁脚板,爬雪山、过草地,走遍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今天,我们的步兵踏上了现代化的“风火轮”,驰骋于祖国的大地。 

诞生于平江炮火中的北京军区某红军团官兵,驾驭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步兵战斗车威风凛凛地开过天安门。这些战车第一次向世人公开亮相,表明中国陆军作战装备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机械化步兵战斗车是当今步兵的作战平台。步兵战斗车里装备了多种武器系统,步兵在车内作战。步兵战斗车不仅可以作为战场上的突击力量单独行动,而且可以与主战坦克协同作战;它既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又具有两栖作战能力,既能越山,又能下水,成为“陆上猛虎”和“水上蛟龙”。官兵在车内操作各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就可以对地面和空中的多种目标实施攻击,我军步兵高技术条件下作战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方队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驾驭这一新式装备的是在抗美援朝“松骨峰”战斗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北京军区某团官兵。昔日靠“飞毛腿”作战的官兵,今天已经成为机械化步兵团。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们行军打仗,都是徒步行军,重武器装备靠骡马运输。建国后,从骡马化到摩托化经历了20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力不断的增强,他们进行了从摩托化到机械化的改装,装备了共和国自己设计、生产的装甲输送车。 

从摩托化步兵团改为机械化步兵团,使这个团完成了从传统步兵向现代步兵的转变。他们驾驭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兼有水陆两种运输功能。战士乘装甲输送车行进既可打地面之敌,也可以对空中目标射击,进退神速,攻防兼备。 

轮式装甲车方队 

当年,党领导的“叶挺团”在北伐战争中曾以“铁军”饮誉天下。今天,铁军的后人、济南军区某团官兵驾驭着轮式装甲车来到天安门一展风采。 

作战行动神速、勇猛是铁军特有的传统作风。这支靠双脚走了几十年、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飞毛腿”,今天插上了钢铁翅膀,战斗作风更加犀利。我国自行研制的先进的轮式装甲车,不仅具备高速机动性能,还有较强的装甲防护能力,“三防”和夜视功能完备,使它在恶劣环境下冲锋陷阵的本领更强。不仅可以对地面作战,而且对空可打击来袭的低空目标,强大的火力使它成为一座快速移动的“钢铁堡垒”。 

反坦克导弹方队 

首次露面的某重型反坦克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