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王君《老王》教学方法评析
2025-10-06 06:07:26 责编:小OO
文档
王君《老王》教学方法评析

作者:薛宇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3期

        摘 要: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高效的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获得启发。王君《老王》教学中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有文本细读法、朗读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的内容,师生深层次剖析文章的内涵。本文将从这三个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分析,分析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方法 文本细读 朗读教学 情境教学

        《老王》这篇文章出自杨绛先生的笔下,告诉我们要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予以深切的关怀。曾在顶岗支教期间多次观摩过一线教师执教这篇课文,尽管教学方式不一样,但无一例外都把教学切入点放在了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上,但王君老师却是独特的,她紧紧抓住了老王的生存状态“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来展开,全文紧紧围绕“活命”二字,对文本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无论是学生还是前来观摩的老师,都受到了精神上的启迪。

        一、文本细读法

        王君老师说过,立足文本,把教学焦点放在语言文字上,才是有语文味的、真正的语文课,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品味作者所赋予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情感意图,体会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塑造的形象、情感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文本细读的观念,用语言来打开教学的新篇章。在《老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王君老师不仅自己做到了文本细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紧紧围绕文本进行细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领会那“不可言传”的魅力,文本细读让我们品味到文本的真实内涵,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在案例中,王君老师把文本细读发运用得很自如,通过咬文嚼字等小方法来达到文本细读的目的。在教学开头,便让学生抓关键词生存状态“活命”二字来开始品析老王孤苦伶仃,被集体抛弃、没有归属感,不被同情、遭他人嘲笑和诬陷,无“家”,无可奈何的苦味人生。文章的开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在这句话的品读中,学生找出了关键字词:他蹬、我坐,并以此来让学生分析这四个字所透露的内涵,一方面和老王很亲密,另一方面又在着意表现他们的差距,玄妙在哪里?作者杨绛的内心情感又是怎样的?案例中有太多运用到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

        教师精读课文可从文本的语言,字词句的选用,句式结构的转换、段落篇章的关系来等方面的内容来对文本的表现手法、内容进行解读,来获得教学的启发,借语句本身窥见作者的情思,写作的主旨和意图。从学生的学这方面看,基于文本细读的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对字词文章整体的理解,更细腻深刻地感受作品的魅力,并养成深入阅读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朗读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要重视朗读教学,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朗读时感受到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从整体上体会文本人、情、事、理。为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朗读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通过读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发展,使其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层次脉络,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王君老师的这堂课多次运用了朗读教学法。比如将文本中表现老王状态的句子进行朗读分析:“老王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是瞎的,哪一只不瞎,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配音乐做背景、深情酝酿,学生进行朗读,结合文章描写老王神态形象的字词,体现临死的状态,真正地走进了老王的苦命的状态,体味了老王活命的不易,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悲悯情怀。

        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起朗读教学,朗读时也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来深入地品析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

        所谓语文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大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优化认知过程,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音乐渲染情境

        王君老师要求学生在悲伤音乐的配乐下去朗读老王临死状态的的这段文字:“老王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在音乐的烘托下,进入文本,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去体验老王临死前的生命状态,体会作者对老王这样的底层百姓的同情和怜悯。音乐具有感染力,能让学生在烘托下走进作者的心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手法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内涵。

        (二)设计表演、对话情境

        在王君老师的课堂上设计出了很多表演对话情境,要求学生扮演角色或与老师进行任务对话表演。设身处地去品味文章中的人物。比如:王君老师截取了“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来展开角色品读,老师与学生充当文本人物,根据文本来对话。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人物内心,从而体会到老王的“活命”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重现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助于学生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课堂中关于“北京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这些背景资料的放映,来帮助我们认识老王如何“活命”,感受老王“活命”的状态。在对解读作者杨绛的“活命”状态的时候,也运用到再现历史情境的手法,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一代才女,中国最高贵知识分子家庭在那种岁月中也是处于“活命”的状态。

        情境教学法不仅重视学生在具体语境知识中的学习和理解,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王君老师《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使笔者感受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内容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王君老师的课堂真正地做到了这些。

        参考文献:

        [1]王君.青春语文博客.

        [2]丁卫军.用生命为生命呐喊——王君《老王》课堂实录研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3,(1).

        [3]李杨,王丽莉.浅谈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2010,(10).

        [4]胡小球.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9).

        [5]吴培金.浅谈“因声求气”朗读教学法[J].现代语文,2013,(12).

        (薛宇 山西临汾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041000)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