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设计美学导论(简答题)
2025-10-06 06:07:22 责编:小OO
文档
1.简述设计美学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特点。

设计美学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特点:

   (1)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化

   (2)大众化、普及化、多元化、系统化 

   (3)人文化、理想化、象征化、抽象化 

   (4)功能化、功利化、适用化、物质化

2.古人强调“技进乎道”,什么是技,什么是道? 

古人强调"技进乎道",是说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

3.简述当今设计美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美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母科学——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美学研究的现状。

4.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特定的审美环境。

5.简述丑的美学意义。 

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1)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2)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3)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象。 

   (4)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1.简述艺术设计的美感作用及艺术设计作品中美感作用的两个显著特点。

使观者在情感上引起一种强烈的反映;或心旷神怡,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或沉闷压抑,沉浸在沉思中;或欢欣鼓舞,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总之,使人们在精神上得以愉快和陶冶。使人们获得了一种美好的享受。艺术设计所具有的这方面的社会功能,就是艺术设计的美感作用。 

2.简述客观论的审美论的要点

(1)把审美价值看作是一种客观的价值,认为只要审美判断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客观价值时,这种判断就是正确的。

(2)当两个人对某一作品的评价不一致时,只可能一个是正确的,而另一个则是错误地把作品中并不具有的特质归结于作品中。 

(3)所谓“好的鉴赏力”就是正确理解出现在作品中的审美特质的能力,“坏的鉴赏力”就是缺乏这种能力。

(4)有的审美判断是可信的,有的审美判断是不可信的。 

3.简述审美价值的两个基本方面。

(1)所谓的“感性现实”,即形成对象的外部形式、尺度大小、颜色、亮度、表面特征等自然性质。这种性质不仅为我们审美感知客体的纯自然现象所固有,也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现象如艺术设计产品、艺术作品所固有。

(2)位于这种感性现实后面的东西,它来自于人的认识与感受、人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即审美价值的规律与意义,是人与审美对象关系所表达的意义。 

4.简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的内涵。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设计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者说不能只满足这部分人的利益而没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者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的“人类”是指全体的人们。 我们说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利益”是指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片面的、暂时的,仅有益于这方面而有损于另一方面,仅有益于今天而有害于将来的利益。 

5.试比较一般的品味与审美鉴赏活动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1)它们都以一定的感觉器官为基础。

(2)它们都具有主观的差异性。 

区别: 

(1)品味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审美欣赏不是一般的品味,而是一种“味外之味”。 

(2)味是物理上的事实,经过长期的实践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来;审美欣赏则不同。 

(3)它们都具有差异性,但品味的差异性是物质性的;审美欣赏是精神性的,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1.艺术家与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何种表达能力和表达技法?

 艺术设计的目标必须是创新的,是传达时代精神的,传达时代精神要借鉴与吸纳,一是观念的、精神的、二是技艺的、方法的,把握艺术本体的功力就在于强化艺术设计符号,分化设计坐标,占有设计空间,分解形式系统,创造高档品位,时刻强调艺术创意和设计表现的双向超越。超越是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具备的一种艺术创作素质,把现代艺术设计的夸张、变形、象征、隐喻、抽象有机的改造、吸收,以百家为师强化象征和抽象意识,归纳可以由视觉形式加以表现的途径,寻觅象征性的艺术设计符号,把东方文化结构图像符号太极图和西方文化结构的图象符号十字架的精神理念用极其有份量的艺术语言进行设计表达。

   艺术家与艺术设计师必须具备这种表达能力和表达技法,也就是如何把表现能力和技法高水平的发挥在新材料的表现上。

2.简述真正的艺术设计创造历经的历史阶段。

一个真正的艺术设计创造,需积累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通过这个历史阶段,人类积累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按照人类需要改造自然物质的能力,积累了人类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这种审美感受的手段和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同在生产劳动基础上手与脑的发展分不开的。没有高度发展的大脑思维和高度灵巧的手,也就不能有真正的艺术设计。

3.艺术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简要阐述艺术设计师的素养该如何拓展及提升?

艺术素养是指艺术设计师从事艺术创造所必需的各种艺术规律性的知识、本领的培养、锻炼、积累和掌握。

   作为专业的艺术设计师必须具备两种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着的能力,这就是:特别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传达他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设计师的这些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一方面要通过艺术设计师本人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去锻炼和积累,另一方面也要从学习艺术知识和接受前人的艺术经验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此外,还应当注意到某种自然禀赋上的特点的发挥。

4.艺术设计师的审美气质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征?

艺术气质分为四种:多血汁、抑郁汁、胆质汁和粘液汁。

   多血质的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感情善于冲动,当情感冲动时所表达的形式美感十分突出,但不完善,他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

   多血质的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艺术过程中表现的审美情绪是强激深刻型。面对一项艺术设计工程,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抑郁汁隶属情感型。抑郁汁的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与多血质正好相反,他在承担一项艺术设计工程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开始进行方案论证,在综合了大量优化设计之后,提出自己的创意。

   胆质汁的艺术设计师是一种理性化的、推理性的设计人才,他在构思过程中是以一种推理的思维展开,就是面对着审美个体他也要推理,不是触景生情而是借助审美个体的某些形式迁想妙得和他曾经感受过的多种类似形式加以综合,提炼出适合投票方案的艺术设计因素,他所设计的艺术作品,强调功能、技术和材料,而对方案的外形式表现的一般。

5.简述形象美的基本原则。

除有形象的动作、节奏、抒情所揭示出的人体本质美学之外,形象美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品格的美、色彩的美、服饰的美。然而,形象美给予人们美感是主要的。因为人体结构在宇宙中是最完善的,形体与情感有时甚至是隐而不露,无声中获得的有声,动作自然、轻松,使人们视线感到似分明但又不太分明,以不分明求得分明,看似漫不经心,实而美味至极,令人迷茫又催人开朗。形象美所传达的情感是抽象的、概括的,不具体和不明确的,但其复杂的程度有时超越语言文字的表达。语言文字只能表现那些确定的,明确的情感,而人体美能传达出潜意识和下意识的情感积淀,不自然地勾起现实美、自然美、艺术美中千丝万缕的形式美。

1.简述设计美学表现特点。

第一,国际化与民族化。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设计的审美性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第二,技术化与艺术化。技术化给人类设计带来的巨大好处,典型的例子是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作为一种高级的设计工具;第三,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一方面,设计者、生产者更多地通过艺术表现形式的竞争来争取打动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本身更加注重通过对形式、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要求和审美趣味。

2.简述设计因素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处理度与量的问题。 

(1)设计成分增大化,物质成分减小后果:具象符号减少,抽象符号加大作品形式:抽象画、分割主义 

(2)设计成分减小,物质成分增大化后果:具象符号加大,抽象符号减少作品形式:具象画、超写实 

(3)设计成分消失,物质成分增大化后果:具象符号加大,抽象符号消失作品形式:非艺术作品,无意义存在物。

3.简述设计美学中技术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在一个技术化的时代,设计美学必须考虑设计的技术化和艺术化问题。技术给人类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促使创作方式的改变,甚至引起创作思想、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或者说是设计实现手段的变革。设计中艺术化因素必须建立在技术化的基础上,调整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凭借技术手段可以不受任何的自由而充分的发挥艺术创新。做到技术与艺术并重,这是设计中技术化和艺术化应具有的关系。 

4.谈谈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最为可贵和最有价值之处。

 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其它任何表达方式一样,其可贵和有价值之处就在于一种“自发性”和“本原性”。“自发”和“本源”的设计总是可以溯源到设计师最内在的情感和理念,它拨开规范、流派、潮流等外在的因素,直接深入到个人心灵的层面,真诚地寻求最本色的表达形式,同时它遵循的是心灵的内在逻辑。 

5.怎样理解设计美学的创作理念 

设计始终是由艺术审美做指导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是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基础上着眼的,基因与媒介、观念与形式 、感觉与表现、主体自由化与客体自由化等等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动态表现。

1.怎样理解形式美的审美感情。

形式美的审美情感首先通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激活大众情绪主要是形式美刺激的程度,从心境开始达到注意力集中从而引起视觉刺激兴奋,形式美的情感意义是由各种形式要素组成的。此外色彩与形象由于文化意识投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背景,文化意识使色彩具有不同象征性的含义,使色彩成为特定的艺术符号,从而引起审美联想,激发特定的审美情绪使色彩的审美情感概念形成。

2.艺术设计构思有那些特点。

艺术设计的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艺术设计师头脑反映、再现客观现实的感受、认识过程。它遵循着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也是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艺术设计构思中,通过感觉与理解的统一的活动,达到对生活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把握。这实质上是典型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活动。创造典型形象,是艺术设计构思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3.艺术设计构思的有哪几个基本过程。 

艺术设计构思活动的过程,从许多艺术设计师的创作经验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形象在生活实践中的受胎;第二形象的具体酝酿或再孕育;第三形象在构思中的基本完成。

4.形式美感的审美表达方式主要有哪些。

形式美感的审美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简化形式——简化形式是把两种原则合二为一,在实际运用中,简化形式表现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如有正方形、矩形等。(二)统一变化——艺术设计创造的“统一变化”是在统一之中见变化,在变化中统一,从而显现出无穷的审美意味。齐一,或称整齐一律,是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组合形式。“统一变化”法则,其一,要求作品有内在的完整性。其二,强调造型中各部分形式差异的对立协调。(三)数的形式论——产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是为万物的范型,探讨数的构成形式规律。如“黄金分割律”至今仍是造型艺术所须遵循的形式法则。(四)语言形式论——美学领域里的各“语言形式”论也被归入结构主义名义之下,统称为“结构主义美学”。创造“陌生化”的手法,在现代艺术设计创意中,为设计师所运用,从而通过叙述转换创造出陌生新奇的审美效果。

5.形式美感的审美意境的着重点是什么?

(一)构图与变象:突破了现实生活现象的三维空间,因而形式美的艺术特征十分强烈,矛盾的内容从艺术设计的需要出发突出形式,使构图完美、形象典型、关系明确、形神统一。构图特点:采用对称形式,装饰性强、结构合理。

(二)构图与情势:主要论点有宗经、正律、神思、通变、定热、情采、夸饰、隐秀,认为神用系通,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接物引情、神与物流。设计上表达情感色彩,采用取势定形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提出以情设景,以景抒情,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实者取情,悟者取势。

(三)构图与方式:构图应属于景致,提出了原则也就是“法度”,景观艺术设计应“远则取其热,近则取其质,要求远景追求气势,近景显示质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