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2025-10-06 06:08:21 责编:小OO
文档
10.《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并学会用见解的语言进行概括。

  3.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认识科学小品文笔轻松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4、让学生养成乐于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而筛选有效信息和整和信息的阅读方法,从而使学生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卵石是由什么构成的,每一类卵石诉说的中心是什么,卵石的生命历史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什么是“特殊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可以告诉我们无穷的奥秘。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种形态奇特的石头。让我们跟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开始考察第一站,思考两个问题:你看到的这些石头一般都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形状像什么?

  2、观看卵石的样子。

  3、观后交流。

  师:我们把这种像鸟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样的石头,叫做卵石。(板书:卵石)它们一般分布在河滩、海滩。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有关卵石的课文,这些卵石会说话,听听它们都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吧?自由读读课文,读完后要自学生字词。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1)字音:玲珑、荡漾、孪生、棱角、娓娓动听

  (2)字形:漾 棱

  (3)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这篇课文主要给我们讲了些什么?(河边的卵石形态、河边卵石的特殊语言。)

  3、师: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些河边的卵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读一读文章1—3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河边卵石的句。

  三、重点研读。

  1、学生自学。

  2、汇报交流:

  (一)了解卵石的外形特点。

  重点句子:那些光滑滚圆的小石子,有的红红的像玛瑙,有的带着一条条水波似的浅绿条纹,有的纯净得像精盐一样雪白。

  (1)学生自主汇报。

  (2)引导:这个句子主要描写了卵石的哪些方面?(形态、颜色、花纹)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形象、生动)

(3)指导感情朗读。

  (二)了解卵石的故事。

1、师:研读第2段,理解句子。“卵石”在“述说”什么?

    生命的历史

2、指名读3自然段。

第2段与第3段是什么关系?

第3段在解释第2段中的“生命的历史”的含义。

3、讲了有着卵石的哪些“生命历史”?

    卵石从哪里来(遥远的上游);是如何来的(沿着水流);由哪些矿产构成(金砂、水晶、云母、其他的矿物颗粒);

  小结: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同学们,河边的卵石还拥有怎样特殊的语言呢?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河边可爱的卵石,看到了它们的形态,大家喜欢它们吗?这节课,咱们来学习它们特殊的语言吧!

  二、教学课文第4—1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2、汇报交流:

  “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语言吧!”中的“特殊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预设句一:它们像是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

  (1)学生自主汇报。

(2)这些瓦片状的石头无声的语言是什么?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语言:卵石倾斜的样子;

告诉我们:来自哪里、要去哪里;可以确定河流的方向

  (3)指导朗读。师:河边的卵石还有哪些特殊的语言?

  预设句二:它们的身上嵌着石英、长石、云母和其他一些小小的黑色矿物颗粒,看起来和别的圆石子大不相同,只要仔细瞧瞧它们的面孔,谁都会相信这些孪生兄弟是从同一个母亲身上“诞生”——碎裂下来的。

  (1)学生自主汇报。

(2)指导了解矿石的语言。

语言:镶嵌的矿物颗粒

告诉我们:来自什么类型的岩石

  (3)指导朗读。

3、师:河边的卵石还有什么特殊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呢?

预设句三:我的妈妈是铁矿………分布的地方。

语言:颜色

告诉我们:寻找矿藏

4、师:河边的卵石还有什么特殊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呢?

预设句四:我们也能从………形状………路程。

语言:形状

告诉我们:走了多远的路程

5、师:河边的卵石还有什么特殊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呢?

预设句四:卵石………告诉我们。

语言:大小排列

告诉我们:水流的缓急

  6、讨论并交流:“特殊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小结:“特殊的语言”指的是卵石在沙滩上倾斜的样子,身上的颜色,镶嵌的矿物颗粒以及它们的形状、大小排列等。卵石正是用这些无声的特殊的“语言”向人们讲述自己的生命历史,我们要听懂它们的诉说,就应该懂得这些知识,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好习惯。

三、作者怎么能读懂卵石的这些语言呢?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四、比较阅读,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

  1、出示:

  卵石是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即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崩塌成碎石。这些碎石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即流水又将碎的小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2、指导学生读懂这一段话。抓住动词:风化,崩塌,搬运,冲刷,摩擦和碰撞。

  3、对照课文,找出上文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语句。

  4、比较课文与本段文字在表述同一内容时的用语有什么不同。

  5、总结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内容的通俗性。

  四、作业设计: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以“滚滚的江水说些什么话”“秋天的菊花告诉我们”等为题,运用文艺性的笔法写一篇小品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