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2025-10-06 05:59:31 责编:小OO
文档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目前EPC总承包模式下最关键也是最常见的管理问题,与建设企业利益以及投资者的回报水平息息相关。要加强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力,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一步强化工程设计水平,并充分把握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前做好应对减少变更概率、降低造价风险。通过在EPC项目当中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点,就能够实现对项目全周期的成本控制工作,通过灵活动态的造价控制,进一步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本文针对EPC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展开研究,有效管理EPC总承包模式各环节的造价控制,做好各个技术环节的控制。

关键词:EPC 项目;工程造价;成本控制;BIM 技术

1.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

1.1 合同工程量风险

项目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要以合同工程量为参考依据。合同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如果工程量测算失误或是偏差较大,工程造价和竣工结算金额差别就会很明显,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带来一系列风险[1]。对此,基于EPC模式下合同工程量应作为重要风险来分析,在开展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过程中,要对工程量进行准确测算与评估。

1.2 工程变更风险

基于EPC模式之下,合同内容和施工内容不符合就会加大工程变更的概率。工程出现变更次数太多,工程造价成本也会相应的提高。合同内容中没有将工程变更完全体现出来,就会使得工程变更数量高于造价预算,进而增加工程造价管理结算的风险,影响工程造价成本的整体管控效果。

1.3 竣工材料不同步风险

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严格对竣工材料进行审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出现变更产生更多材料,在竣工验收阶段没有及时提交,导致变更材料与竣工材料不一致,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则要以合同造价为准,施工单位工程变更部门不承认变更材料,这就不利于施工企业利益,结算金额也会相应的遭到削减。可见竣工工程变更材料的重要性,如果出现风险不同步的情况,工程造价控制效果也会降低[2]。

2.EPC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2.1 投标和施工经济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进一步做好EPC项目的分析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3]。要进一步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投标方案报价的有效性、可行性,并通过严格的报价审核,优选资质满足标准、成本符合市场趋势的承包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好把控,能够尽可能压缩工程造价超出正常市场标准的部分。

2.2 阶段性与计划性测算

在EPC总承包模式当中,工程造价需要根据标准进行核算,在设计工作中进一步强调成本预算的审查工作,从而提升造价管理的有效性。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工程成本测算精准。对于总包方来说,更应该充分重视阶段性的测算工作,在进行测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造价高企的部分进行全面近路,并根据工程项目特点以及EPC总承包模式下总包方的话语权来干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现造价管理目标。

2.3 不可控损失与异常损失

造价控制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控造价与异常造价的情况,对此在开展成本与控制过程中,要对额度与概率进行科学估算,并作为成本管控变化参考的内容。采用标准化的管控方案预留造价额度,提高造价管控的成效。

3.EPC模式下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3.1 决策环节造价管控

在项目决策阶段要对项目投资进行科学估算,这是项目前期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投资费用会对项目造价、费用控制成效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投资造价的控制要保持在总造价80%左右。在决策阶段,要对项目功能与要求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项目地质、投资规模、施工标准等事宜[4]。在对项目造价预算进行编制时,梳理与分析投资费用估算,确保它是合理且科学的。与此同时,在进行项目投资估算时,在总承包上要对投资估算误差进行有效控制,尽量降低估算与实际造价的偏差。在制定投资估算书过程中,总承包商要设置设计投资限额,目的是对设计环节概算进行控制,维护自身利益。

3.2 设计环节造价管控

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设计都是一个关键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造价工作。一方面,要落实好限额造价设计工作。就目前的工程造价限额来说,估算通常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初步的设计概算,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施工图预算[5]。总包方应该彻底落实好决策程序,对设计概算进行有力控制,并充分对概算的约束条件进行理解,进一步把握好概算目前的情况,在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做好投资限额,从而对设计概算进行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工程变更,坚决不通过不科学的工程变更,将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要通过方案优选法全面对比项目不同规模、不同设备、不同材料以及不同工艺下的建设情况,选择科学、合理、进度恰当、性价比高的方案。

3.3 施工环节造价管控

影响工程造价成本的因素包括施工工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在此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都会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提高总体建设造价成本。对此,要有效控制总体工程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就要进一步规范设计变更签证程序,严格审核变更内容与工程量。造价工程师在经过现场确认、核算工程造价之后再正式开始施工。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收集工程变更施工进度、验收等信息,为最后项目结算提供依据。如果是业主提出的工程变更要求,总承包商就要收集完整资料最后向业主进行索赔。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比重大部分来源于材料与设备机械,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不仅可以保障材料与设备的及时供给,还能有效控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成本,这是总承包商造价管理的重点内容。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中要关注材料性能、规格与价格,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与供需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在对供应商资金与信誉度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可以信任的合作对象,使工程风险尽量降到最低,还能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4结算环节的造价管理控制

在项目结算工作中,需要根据承包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结算审核。对于造价管控工作来说,对项目建设各个过程的科学评价,既是竣工结算实践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保护企业经济利益空间的工作。从整体工程对造价咨询进行总结,也能够进一步帮助后续工程获得更详尽的造价控制优化方向。在此过程中,监理单位负责验收的工作组应该综合施工各环节以及工艺水平展开审核,而总包方则应该做好最终的资料整理与档案化工作,重点突出与费用相关资料的审核工作,从而保障项目整体结算的精准。另外,一旦发现任何资金支出或资源供应超出合理范围时,就应该叫停结算支付进行调查。

4.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措施

4.1重视招标文件编制

根据工程造价工作的特点,在建筑项目的EPC总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关注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要明确在招标文件当中注明工程造价,不仅要包括具体的工程造价细节,还应该包括对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分析,若是招标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存在偏差,也会给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在结算时才会发现工程造价控制结果不如人意。所以,要进一步做好招标文件编制,改善工程造价效果。

4.2进一步关注评标工作

评标工作是判断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价是否恰当以及费用预算是否存在误差的重要工作,尤其是要针对成本估计不符合实际以及核算标准不清晰的地方进行反复核查,从而确保投标文件能够准确指导施工单位的工程量、建材以及人力投入,规避施工与总包在投标中因造价编制标准认知各异出现争端。从这一点上来看,评标工作对造价控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造价控制在后续阶段的实践依据。

4.3重视合同签订

在合同签订环节中要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合同中的工程内容与工程造价、实际施工之间是互相包含的关系,防止这几个内容差距过大。此外,确保合同签订双方能够对合同中的工程量进行有效确认,使施工建设可以在工程造价范围内开展施工与工程结算,避免结算金额高于合同预期,不利于整个工程结算工作的开展。

4.4谨慎审批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的情况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必然会提高工程结算金额,导致工程结算与合同预估之间出现差距。为防止工程结算引起的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就要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对于一些必须进行变更的内容才能通过审批。而对于一些存在疑虑的,就要对其中涉及的造价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具体给工程量内容来开展审批工作。

5.利用BIM技术进一步加强EPC工程造价控制

5.1利用BIM技术完成限额设计与优化

总包单位的设计部门应该采用Revit或是MagicCAD等工具来完成建筑设计的建模工作,同时根据项目的投资/造价控制目标,根据模型来调整设计以及关联工程,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来迅速给出性价比较高的设计方案,同时也应对业主要求对设计进行调整、找到调整后相关需要微调的分项工程设计。另外,通过Revit或是MagicCAD等工具来完成限额设计,还能够加入、环境等客制化的条件,并利用BIM技术完成协调性检测之后,就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这一模式下完成设计工作,能够有效优化设计质量,降低设计变更风险。同时,在选定了设计方案之后,还能够通过BIM的算量软件导出3D仿真模型来模拟工程量,随后按照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价格结合设计的定额标准进行概算,就能够完成项目概算书,甚至还能够将设计图纸导入算量软件之后,将各类建材也呈现在3D模型当中,利用BIM技术的限额设计。

5.2BIM信息控制采购成本

考虑到建筑材料成本占据工程整体造价的60%左右,就应运用BIM技术构建立体可视化模型来全面分析各材料数据,明确不同施工阶段需要耗费的材料,并明确单次采购的数量。采购周期则根据仓库实际库存量与储存条件来决定,对采购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监管,逐渐构建起完善的供应、物流与存储一体的采购体系。其次,利用BIM信息来指导控制采购成本。材料价格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出现变化,为优化采购方式,减少采购环节中产生的成本,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就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协调好采购周期也数量,保证材料与需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刘坚,王永兴,王燕飞.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9):130-131.

[2]吴文毓.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7):57-58.

[3]韩璇.电厂EPC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与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7):145-146.

[4]周小豪.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3):156-157.

[5]朱巍锋.EPC项目工程造价控制BIM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7):20-2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