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互联网+”的直播教学模式探究
2025-10-06 05:58:22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互联网+”的直播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8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直播教学模式,选取课堂直播、直播间直播、直播间录播、实训教学直播、企业实践直播等国内外五种直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各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取各个阶段课程教学最适合的模式,融入直播教学中,孵化出一套“互联网+”直播教学新模式,并将新模式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直播教学模式 课堂直播 直播间直播 直播间录播 实训教学直播 企业实践直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2018)05C-0085-04

        一、直播教学模式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直播教学模式是将教学课程的授课过程利用互联网直播平台进行网络直播,由需要的移动端接收的教学组织程序。具体而言,就是采用移动端和摄像设备,将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训实践活动及教师课件画面、动画视频等语音视频信号传送至流媒体或自媒体编码器,压缩成数据流,通过流媒体或自媒体服务器经网络传送到移动端课堂或学生移动端中,从而实现同步教学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

        (一)研究价值。直播教学模式作为在线教学模式的“新蓝海”,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大的教育教学研究价值。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明确指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倡用各种资源,包括线上线下资源,让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和创业。高校应用直播教学模式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此模式可消除课堂教学的地域局限性和时间局限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前国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在国外,直播教学模式作为在线教学模式的一种主要模式,早已经到达到相对成熟的时期,并且正在向着以下方向发展,如图1所示。

        在美国,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直播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 2016 年美国90%以上的州都在推行直播教学模式或直播教学方法,2016年底,在欧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如丹麦、英国、德国、法国都在推行直播教学模式或直播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国外学校的通常做法是:在课堂或企业实践现场架设自媒体或流媒体设备,记录整个课堂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或录制师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随时随地可进行教学存档或上传网络。

        (三)国内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在国内和区内外,直播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也已经开始展开。如成都七中从2002年开始了直播教学模式的实践,他们着重于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语音交互模式。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于2004年8月建立了正式的远程直播教学班,对部分教室的公开课内容、课堂情况进行直播。2006年王成端、顾玉林认为,课堂的同步直播授课,可以通过主讲教室和各个直播教室开展,教师讲课及学生实时活动与师生实时交流的全部内容与教学全过程均可以传输到直播教室中。学生的反馈也可通过互联网络传回教师端。专家还提出重要的一点是搭建远程直播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同步覆盖到学校所有终端,充分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氛围的真实同步传送。直播教学模式打破了空间时间,可让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对改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较多启发,值得教师同行和教育部门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四)直播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随着手机产品的普及,学生中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开发直播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及时性、灵活性和可视性。既关注到了随时随地教与学的需求,又关注资源库建设,也关注到了教学互动性的需求。研究高校直播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教学相长:教师提高能动性及课程设计能力,教学效果可随时评价,教学方法可借鉴、可复制;学生随时随地可在直播平台进行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和互动性,增长个人专业知识,提升“双创”能力。

        二、国内外各种直播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本文以“互联网+”直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目前国内外直播教学模式,厘清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现有的五种直播教学模式,即课堂直播、直播间直播、直播间录播、实训教学直播、企业实践直播,找出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应用个案教学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直播教学模式与各个阶段课程教学的适用性,结合各个阶段课程教学的特点,加入相应的驱动形式,孵化出一套立竿见影的“互联网+”直播教学新模式;最后将该模式在直播教学平台进行相关实验实践与调整,之后推广应用新模式。

        基本建模过程如图2所示。

        (一)国内外直播教学模式对比。国内外的直播教学模式虽在做法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其思想主旨还是相似的,都提倡在教学教育中恰当地使用直播设备和技术,与时俱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助长学术氛围。国外直播教学模式更为注重教学互动性和团队讨论的全程,其惯常做法是以某一学习任务或项目来驱动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项目完成和团队的讨论中,直播项目、商业计划的形成全程。国外直播教学模式注重直播资源库的建设,其惯常做法是以某门课程为载体,做好该课程的全套资料,包括课件、视频、企业操作资料等,在直播中穿插各种有声课件。建议国内外直播教学模式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加入几种不同的术科驱动方式和元素,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直播教学新模式。

        (二)五种直播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和四种术科驱动方式引入。国内外五种直播教学模式(课堂直播、直播间直播、直播间录播、实训教学直播、企业实践直播)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及四种术科驱动方式如下:

        1.课堂直播。教师打开直播器或摄像头,直播整堂课的课堂活动和课堂讨论过程。学校在监控间可监控教师的上课过程。适用于在教室的普通教学活动。

        2.直播间直播。教师在直播间利用互联网,把课件、动画、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进行同步讲解,可录下整个讲解过程。适用于多媒体教学活动。

        3.直播间录播。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和有声课件,在直播间给学生播放,并录下整个播放过程。适用于直播教师在外地企业和实训基地参观录像后制作的短片。

        4.实训教学直播。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用移动端设备如手机直播操作过程。如在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中,利用集装箱码头实训室进行设备操作中,可用移动端进行直播操作过程;利用3D软件上课中,也可直播集装箱进出口操作过程。适用于实训教学活动。

        5.企业实践直播。教师在企业中利用互联网现场直播企业实践过程,如企业专家演讲和宣讲、企业业务流程操作(物流仓储与配送操作)、企业与师生交流过程。适用于实践教学活动。

        6.以四种术科的驱动方式融入直播教学模式的主题。首先要区分学科和术科的不同驱动方式。术科驱动方式的主要内容为解决学习者“如何去实践和应用”的问题,也就是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有效支撑下,可以有效培养学习者胜任工作岗位的核心技术能力,并且根据其核心技术或技能制定出相应的术科驱动方法,经过学习者的连续往复的术科技术与技能训练,为学习者将来从事实践性工作打下基础。由于学科课程驱动更加注重于理论,术科课程驱动则更加注重于核心技能,更加关注所设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上的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适配性以及可反复训练性,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术科的训练性。因此,本文选用术科的驱动加入直播教学模式的主题中,而在直播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程序和教学过程中通常使用以下四种术科驱动方式。具体见表1。

        三、基于“互联网+”的直播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

        (一)新的直播教学模式。进行以上几种教学模式和驱动的对比分析后,选取现有的五种直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植入“互联网+”思想,衡量各种直播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取出各个阶段课程教学最适合的模式,分别添加不同的学科和术科驱动方式,最后将各模式的教学融入互联网+直播教学模式中,孵化出一套立竿见影的“互联网+”直播教学新模式。

        如图4所示,新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部分:

        1.课堂直播部分。具体如下:

        理论课中,提前打开摄像头和直播器(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直播器材),直播教师课堂授课过程,直播内容包括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点名,展示课件、视频、动画,导入课程内容和案例,开始在直播现场授课,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解课程要点或进行实验示范,学生观看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布置本课任务,学生开始讨论并完成课程任务,学生展示作品等,并可追踪师生讨论、师问生答等过程。在此部分我们可以以课程问题作为直播课程的驱动方式。在此学生在课堂学习端和现场可观看整个上课过程。

        实训课中,直播实践操作过程,包括所授课程实训室的软硬件的操作过程,如在实体专业实训室开展模型观摩和流程实训、在机房实训室开展项目软件实训、单据实训等内容。在此部分使用观摩、业务流程和项目工艺作为直播驱动方式。此部分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接收端是课堂学习端和学生移动端(包括笔记本、平板和手机)。

        技能比赛中,实时直播比赛现场,如选手仓储实地操作过程和决赛信息系统的操作过程。2016年11月的全国学霸赛初赛和决赛都是在线进行的,其比赛过程可监控。在此部分使用比赛过程驱动直播。此部分教学模式学生的接收端是移动端(包括笔记本、平板和手机)。

        2.企业直播部分。校企合作中,可用移动端直播企业文化介绍、企业家的演讲过程、企业家与师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及企业现场操作过程。其个案实践过程为: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宣讲,可进行企业操作流程讲解;师生联系企业,集体到企业现场进行参观活动,与企业家进行交流,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操作过程和企业经营经验;在工作场所直播企业员工演示工作过程,学习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在此部分采用观摩驱动、流程驱动、问题驱动这三种术科驱动方式。此部分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接收端是课堂学习端和移动端。

        3.直播间直播、录播部分。教师提前做好直播资源库,在上课时点登陆直播间,给学生展示视频、动画、课件,同时开展同步讲解。在直播过程中,可以点名并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获得学生反馈,现场与学生互动交流,布置现场项目,限时回答和做小组项目,学生小组要提供本小组的成果展示。整个课程内容(包括直播资源库中提前做好的有声课件、视频、动画,录制的企业家演讲和企业的运作和操作过程)也可在直播间播放给学生观看。在此部分采用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直播形式。此部分教学模式学生的接收端是移动端。

        (二)个案实验过程。通过个案实验研究,在直播教学平台进行相关实践,获得教学反馈,如图5直播教学模式实验过程。

        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班级,以两门课程集装箱运输实务和物流创业课程作为直播实验课程,开展课程实验如下。

        1.集装箱运输实务。具体如下:

        理论课:课前,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提前备课,准备好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的相关直播课件、视频、动画,课中打开移动端或教师端的某直播软件,进入课程房间,做好相关直播调试,进行在线点名工作,之后根据课程安排,展示课程内容并要求学生现场回答问题和讨论(可打字回答或语音回答),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备课内容,重新整理资源库,并将课程直播录像共享给学生复习之用。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式直播。

        实践课:教师按照教学安排带学生到集装箱码头实训室或港口进行现场参观与实训,与企业员工交流,在此过程中同步打开并使用自媒体或流媒体,直播或录播整个实践过程。(实践直播是指使用移动端设备,如手机、笔记本或其他可移动的计算机设备中的直播软件,现场实时播送师生和企业实践现场活动过程;实践录播是指将整个实践过程用摄像机、手机及其他移动端设备记录下来,回到直播间再播放给学生及同行观看。)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观摩驱动式和问题驱动式直播。

        技能课:教师让学生进行3D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的操作,在直播间移动端设备中打开软件和直播房间,实时播放教师操作软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训室或机房进行系统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还可以录制实验完成过程,并将实验结果在直播中公示。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流程和任务驱动式直播。

        家长监督方面,学生家长可随时按照直播教学通知的时间,在线监控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进入教学直播间与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上网情况、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可记录、观察、录制相关教学过程,对学校课程、师生进行有效监督,对课程优化改革提出意见。

        2.物流创业。具体如下:

        理论课:课前,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提前备课,准备好物流创业课程的相关直播课件、视频、动画,课中打开移动端或教师端的某直播软件,进入课程房间,作好相关直播调试,进行在线点名工作,之后根据课程安排,展示课程内容并要求学生现场回答问题和讨论(可打字回答或语音回答),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备课内容,重新整理资源库,并将课程直播录像共享给学生复习之用。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式直播。

        实践课:教师带学生到南宁创客城双创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并与企业家进行互动,在此过程中同步打开并使用自媒体或流媒体,直播或录播整个实践过程。(实践直播是指使用移动端设备,如手机、笔记本或其他可移动的计算机设备中的直播软件,现场实时播送师生和企业实践现场活动过程;实践录播是指将整个实践过程用摄像机、手机及其他移动端设备记录下来,回到直播间再播放给学生及同行观看。)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观摩驱动式和问题驱动式直播。

        技能课:在全国或地方技能比赛或创业创新策划比赛的时段内,打开移动端设备,在线直播或录播国内创业创新大赛比赛过程,分析大赛赛况和特点,直播本校学生的现场比赛和策划过程,积累往年的比赛经验,同步指导学生技能和双创比赛。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过程驱动式直播。

        家长监督方面,学生家长可随时按照教学通知的时间,在线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进入直播间与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上网情况,并可记录、观察、录制相关教学过程,对学校课程、师生进行有效监督。

        四、“互联网+”直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之处。一是选题新。在“互联网+”时代,推广直播教学模式,以学习型直播替代娱乐型直播,实现教师直播教学、学生直播终端学习以及家长直播终端监督三位一体,对教师、学生、家长的教学相长大有裨益。二是观点新。五种直播教学模式(课堂直播、直播间直播、直播间录播、实训教学直播、企业实践直播)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形式新颖,与时俱进。三是方式新。直播教学模式具备教学的随时随地性,操作过程简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同时解决教学内容过多过难枯燥繁杂等问题,可以加速推进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资源方面共享新途径新方式,可真正实现大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二)教学效果汇总。教学覆盖面更广,涉及教学全过程,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更丰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协作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便于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教学过程随时可监督、可监控;教学可录像,随时随地可进行课程教学;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行的反馈:直播教学模式比其他的在线教学模式更进了一步,更注重了师生间的交流,对教研同行的研讨也有指导意义;在研讨会议中可开视频会议,这也是对直播和录播技术的活学活用;更能促进远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整堂课可进行有效监控,可回看,可改进。

        专家的反馈:该教学模式可加速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互联网+”在此模式中起到关键作用;网络环境对教学过程有影响;可利用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改善当前的直播教学模式;企业实践过程可视化,校企合作更进一步;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必须发掘更多的教学资料,搜集更多的企业视频和动画材料。

        2.对教育的改进。在一个学期试验组的教学中,学生到课率和课堂讨论参与率有了明显提高;在问卷中,学生比较欢迎直播教学模式。具体如下:新模式的直播平台下载简单,使用方便,只需要输入房间号,即可听老师上课;在教学中,学生可与教师即时交流,互动性强;校园网网速有待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综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要顺利推进直播教学工作,就必须对现有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新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推广,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和“双创”能力。也必须改善网络环境,解决网络卡、声音卡的问题。如何在今后的直播教学中进一步的整合直播资源,把各个分散的教学平台整合成一个统一可调用的资源库平台,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建.构建网络同步课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EB/OL].(2009-05-30)[2017-05-12].http://www.etc.edu.cn/show/2009/goujian09.htm

        [2]王芳.开放教育直播课堂浅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3]冷铁峥,平忻.卫星学校——种新兴的教育模式[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4]王成端,顾玉林.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5]熊才平,王星,王艳凤.“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

        [6]王星.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研究室建设方案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的直播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2017C498)阶段研究成果;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思维下基于镜面效应的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研究”(GXHZJG2017B05)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 艳(1982—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创新和物流管理。

        (责编 黎 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