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的
规范镀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维护镀锌车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区镀锌车间。
3、 职责
3. 1 镀锌车间主任负 责镀锌流程管理,确保镀锌质量镀锌产量,以及车间的人员、财产安全。
3. 2 机修班长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维护指导、监督、安排工作。
3. 3 设备主管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的管理,大修计划,外协维修联络等。
3. 4 设备事务助理负责镀锌车间设备维修记录统计存档。
4、 引 用 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12-2002 热镀锌镀层的检验
GB4956-2003 磁性金属基本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的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200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5、 作业规程
5. 1 热镀锌作业规程
5. 1. 1 前处理工艺规程
1) 待镀工件入池前先粗略划分,大件小件应分开酸洗,锈蚀严重的工件应挑出后统一酸洗。
2) 工件入池堆放, 应保持两头平齐,工件堆放严禁有平面相互接触以免影响酸洗效果。
3) 采用 5-8%浓度的 JH-04 型常温酸性脱脂液脱脂去污,本道工序中要注意打捞液面的浮油及脏物,以防工件再次被污染, 除油时间10-30分钟。
4) 随着槽液的连续工作,其总酸度会逐渐下降,要定期测定和补充 JH-04型脱脂粉,一般每加入 1. 4kg/m
3 JH-04 型脱脂粉约提高总酸度 1 点,游离酸度0. 8 点,通常脱脂液应符合表 1 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配制浓度( 1%) 5-8
2 PH 值 1-3
3 总酸度( 点) 36-58
4 游离酸度( 点) 28-44
5) 工作液经长期调整使用后,其脱脂去污能力下降,应更换新液
5. 1. 2 控干后清水冲洗
1) 采用 “三合一”处理液除锈,常温下除锈 20-40 分钟,酸洗过程中应进行二次翻池,翻池时间时检查酸洗效果,当工作表面出现均匀的青灰色,则酸洗除锈已经完成。
2) 已酸洗好的工件必须及时离开酸洗液,采用行车吊出控干酸液后,清水冲洗同时检查酸洗质量,发现有未酸洗彻底的工件应挑出。
3) 浸渍助镀剂,浸渍时期为2-3分钟。
5. 1. 3 烘干工艺
1) 完成酸洗除锈的工件应上烘干炉进行烘干,烘干时工件必须按序排列,执行先烘先镀的原则。
2) 工件烘干时间设定,由烘干工具体掌握( 板材的厚薄时间不同), 当工件表面已无水痕并出现白色粉状盐时, 表明烘干恰倒好处,这时应及时将工件转入镀锌。
3) 工件未烘干或凹槽空腔中尚有酸洗液未滴出,严禁转入镀锌工序。
4) 当工件出现烘焦现象,则必须重新助镀,转入烘干。
5) 因故中途短时停产时,烘干炉上的工件要全部吊入清洗剂,当停产时间表较长时,工件可放入池中存放。
5. 1. 4 镀锌工艺规程
1) 热镀锌用 锌锭应选用 0#锌锭,纯度为 99. 9%。
2) 镀锌工上锅操作前,应了解待镀工件的镀锌要求及方法。
3) 根据待镀工件的工艺要求,准备相应的镀锌工具,并做好预热工作。
4) 刮净锌液表面的浮灰、浮渣、露出锌液面。
5) 测量锌液温度,让电脑控制其温度在 435± 1℃的范围。
6) 镀锌温度控制,可根据待镀工件需要调整在最佳温度,调整温度时应使温度调节完全转入正常镀锌为止。
7) 挂镀方法,应针对不同的镀件采用 最佳挂法,长 2-4m,宽4m 以上宽400mm以内可2 块平挂,长2-4m, 宽 400mm 以上梯架可 2-3 块平挂, 槽架必须 1 块平挂。桥架连接片可采用机械挂镀,也可人工挂镀,托臂采用机械挂镀,盖板 400mm内 6 块侧挂,400mm 以上 2 块侧挂,每次挂镀可分几组同时进行( 根据工件的长度及行吊的长度分组)。
8) 镀件入锅前,必须刮清锌液表面浮灰,氧化锌皮等。
9) 镀锌件入锅,桥架必须一头先下,下锅速度应平缓,控制在 8-10 米/分,连接片,托臂机械挂镀下锅速度采用 8-10 米/分,盖板入浸入锅采用两头倾斜入锅,速度应控制在 8-10 米/分,镀锌件入锅以锌面下 5-10cm 为最佳,严禁浸入底部锌渣中。
10) 镀件入锅后, 应及时进行翻动吐灰,桥架一般有折边及凹槽等,应翻动后提出锌液一次, 确保各凹槽处无吸灰后重新入锌液,连接片、托臂、盖板入锅后及时前后拉动摇晃,进行吐灰,一般不需提升。
11) 镀件在锌液中吐灰完成后,应将锌液表面锌灰刮净,然后提升镀件,提升 45°角时,两头同时提升,以利锌液流淌,提升速度控制在 2-5 米/分,盖板提升也可采用倾斜提升同桥架,盖板,桥架进行提升时,严禁晃动镀件,连接片、托臂出锅采用 2-5米/分速度提升,提升时严禁晃动镀件。
12) 镀件浸锌时间控制在2-5分钟,应根据镀锌层要求确定。桥架板材2mm以下,锌层要求在 80μm 以上, 应浸薪3分钟左右,板材 2-3mm,应浸锌 4 分钟左右,3mm 以上 3 分钟就可达到要求,连接片等小附件不管板材厚度一般浸镀 5 分钟。
13) 镀件提升出锅后,表面有较多熔融余镀时,可采用人工晃动或敲打进行
除锌。 盖板、 桥架提升出锌液后应保持角度进行晃动或震动除锌,连接片、 托臂出锅后可进行人工敲打除锌, 采用 圆管逐个敲打,使镀件多 余锌滴落,除锌时间控制在 5-10 秒,以镀件下端不再产生锌滴为止。
14) 水冷却,经热镀锌的镀件的镀件必须进行水冷却,冷却水采用流动清水,水温控制在 40℃以下,桥架经除锌后快速浸入水中,连接片、托臂冷却可缓慢下水,桥架等有焊接点的工件在水中冷却时间应短暂,以出水后尚有余温为准。
15) 产品表面有少量漏镀,应用富锌漆厚度达 80μm 以上,有锌灰的,应用干抹布擦拭或水砂纸打磨,打磨时动作要轻,防止将有锌灰的,下层锌铁合金磨掉,有少量锌瘤、毛刺时,应用平锉挫去,用力恰当,严禁敲打或过锉而露出铁质表面。
16) 钝化:将尚有余温的镀件浸入钝化液中,时间15-20秒。
17) 镀件出水后不得放置在地上,应用木料或板车存放,同时应检查镀件表面锌层情况,发现有漏镀点较多或单个漏镀点大于1dm2 ;镀件边缘挂锌严重等立即退回酸洗工序重新酸洗,经检查无上述现象可拉出车间交由后处理工处理。
5. 1. 5 后处理工艺规程
1) 经热镀工艺后的热镀产品必须进行后处理。
2) 后处理应用专门的台架、工具进行接送,存放镀锌产品。
3) 后处理工首先对热镀产品表面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漏镀锌瘤毛刺、锌灰等,若缺陷面积大于镀层表面积累 0. 5%或单个面积超过 1dm2时应退回酸洗重新返工。
4) 对桥架、托臂等焊接件,应对所有焊点进行检查,同时用锉刮净焊缝处杂物,有虚焊、气孔等应用富锌漆修补。
5) 后处理时,对热锌产品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敲等现象。
6) 后处理完毕应分类码放好各类产品, 产品严禁落地, 码放高度不超过1. 5m, 防止过重导致底层镀件变形。
7) 后处理时发现镀件有轻微变形,应另外堆放,由车间安排整形。
8) 后处理中,发现镀件表面锌层附着力较差,应重新检验判定。
9) 后处理结束,镀层、外观质量经检验合格后在产品包装前进行封闭处理。
采用 树脂漆对热浸锌后的产品进行喷漆处理,实干60 分钟后,必须保证表面干燥后进行包装。
5. 2 热镀锌检验要求
5. 2. 1 所有镀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无损伤的,其主要表面应是光滑的,无结瘤,锌灰和露铁现象,允许表面上存在极少量的储运斑点(储运斑点指镀锌后的制件在储运过程中, 因摩擦形成的斑点)
5. 2. 2 外观检验不合格的镀件应进行修复, 但修复总面积不应超过主要表面的 0. 5,且单个面积不超过 1dm
2 ,否则应重新热镀锌。不同的修复工艺有不同的厚度要求,喷锌时,修复区域的镀层厚度应满足表 2 的厚度要求, 用富锌涂料和(或) 低熔点锌合金时, 其镀层厚度至少应达到表 2 的厚度要求,用富锌涂料和(或) 低熔点锌合金时, 其镀层厚度至少应达到表 2 中最小厚度。
5. 2. 3 根据表 2 选择镀锌层厚度, 检测控制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不应低于规定厚度的 80%。
表 2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不离心处理时)制件和厚度( mm)局部厚度( 最小值μm)平均厚度(最小值μ m)钢质零件 >1. 6 70 80铸件>3 80 90≤ 6 90 100
1) 主要表面大于 2cm2制作的厚度要求: 样本中, 每个制件上的所有基本测量面的平均厚度值应满足表 2 的平均厚度要求.
2) 主要表面在 0. 001-2cm2制件厚度要求: 样本中的每个制件至少应有一个测量基本面, 每个测量面应满足表 2 的局部厚度的要求, 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 的平均厚度的要求.
3) 主要表面小于 0. 001m2制件的厚度要求: 每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 2 的局部厚度要求. 如果制件的壁厚不同 , 则在测量镀层厚度时, 应把制件的每一厚度范围作为一个的制件处理(见表 2) .
5. 2. 4 附着强度: 热镀锌层应有足够的附着强度在无外应力作用 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 镀层不应出现起皮、剥离、 镀层附着强度,划线,划格法试验锌层不应起皮、 剥离。
5. 2. 5 检验结果的判定: 如果样本不能满足上述检验项目的要求,则将原样本的制件数增加一倍再测量,若这个放大的样本能满足要求,则认为该批产品基本符合要求( 但不排除对局部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否则判断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6. 1《热镀锌操作规程》
6. 2《行车周检记录》
6. 3《锌锅系统监视记录》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