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八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5-10-06 05:58:02 责编:小OO
文档
专项复习(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入蜀记

二十三日,过巫山①凝真观②,谒妙用真人③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④,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②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据《元一统志》说:“唐仪凤(高宗的年号)初置神女祠,宋宣和(徽宗的年号)改曰凝真观。” ③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④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⑤无纤翳:没有丝毫云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谒妙用真人祠    谒:拜见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全,都

(3)是日                是:这

(4)如鸾鹤翔舞徘徊      如:像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2)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4.选文所写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高、奇、秀。

5.选文与郦道元的《三峡》所抒发的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附参考译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天空,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都看见,能看到的个山峰,只有神女峰最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这一天,天空晴朗,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真人祠以前有数百只乌鸦,迎送往的客船。

(二)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上甚削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B.无逾此者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十二章》)

C.久之         春冬之时(《三峡》)

D.忽见层崖之上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解析:A.上面 向上;B.超过,越过;C.凑足音节,无实义 结构助词,的;D.看见 了解。)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

突然看见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头攀岩上去。

(2)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不一会儿草根也禁不住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

4.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示例】选文主要运用侧面描写,《三峡》主要运用正面描写。

附参考译文:

突然看见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只好)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儿草根也禁不住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牢固,踩一下就掉落,攀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脚绷紧了,手抓住了,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移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方,这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况。过了好长时间,(我)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和一只脚抓牢以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和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好像要自己坠落,很久之后,幸好攀上去了。

(三)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①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②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③受贬,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常常。②沃:洗。③谗:说别人坏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B.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C.或夜昏怠 或王命急宣(《三峡》)

D.奋不顾身 顾野有麦场(《狼》)

(解析:A.幼年丧父 古时王侯的自称;B.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C.有时;D.爱惜 看,视。)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4.从选文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

【示例】胸有大志,关心、热爱国家的人;如:年轻时,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利益。

附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决心努力刻苦读书,有时读书读到夜晚疲惫困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使自己头脑清醒。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及自身的利益。以至于有人说他的坏话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为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砺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只是刚刚满足自己罢了。(他)经常诵读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职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  慕:倾慕

(2)州里重其德行              重:推重,看重

(3)凝之悉散之亲属            悉:全,都

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示例】重其德行。刘凝之不慕荣华,安于俭苦。

附参考译文: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凝之倾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荒郊野外盖房子,不是自己劳动得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品德行为。州里多次尊敬地推举他任西曹主簿,(他)不就任。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凝之把钱财全部分散给了亲友。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五)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或:有人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以:用

 (3)凡有所举                    举:行动

(4)东南民力竭矣                 竭:用尽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飞妻问劳其家。

岳飞的妻子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

 (2)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都能获胜。

4.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示例】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

附参考译文: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武官不害怕牺牲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是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练习。士兵只要向老百姓索取一根麻绳捆束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苦并且抚育他的孩子。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的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岳飞善于以少击众。凡是有所行动,就召集手下军官,计策定了后才开战,因此攻打都能获胜。所以敌人评论岳家军说:“动摇山容易,动摇岳家军难。”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