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海滨故人》读后感
2025-10-06 05:59:56 责编:小OO
文档
《海滨故人》读后感

  千年一叹,回荡百年。露沙叹道:“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身置文中,读罢此句,真有如清夜闻钟。

  而紧接着的宗莹的论道,更使我呼吸一紧,不由得,我就想到了“井底之蛙”。是啊,男性聪明地将老子的愚民主张运用在了女性身上。被围困在封建父权、夫权城墙下的女性,与井底的蛙儿相比,又有多少分别呢?

  不过,井底之蛙在旁观者看来,或许是可怜的,甚至它的命运是悲哀的,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蛙儿在井底时,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一点别的思想,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可怜。反倒若是从井里出来,见识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后,才把“悲愁、无聊逐件发明了”。露莎、宗莹等人,可算是另一个娜拉了。于是,娜拉们读书之后,反而读书自苦。

  然则,无知而无愁耶?娜拉们不应该读书么?

  不禁想到人类还是原始人时,脑袋里只有生存和繁殖后代这两件事吧,这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所以能够有多少烦恼呢。但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恐怕他们也说不出。活着似乎就是为了吃饭。为了美味的食物,为了生存与繁殖。可当今时代的人们活在这世界上,怎能只有吃饭?不同于往日的“活着是为了吃饭”,如今我们应“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当然还有更高的追求。 

  譬如追求精神食粮的慰藉,譬如读书。这就又回到读书上了。

  不过,读了书,知识多了,千万不要思想没有厚重,反而复杂了。其实,如文中露莎的觉悟,“宛转因物,为世所称,倒不如行我所适,永垂骂名。”读了书,也要保持心灵自然原始的纯良心态。这是永恒的要求。

  如今的我们,尽管同露莎们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但是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这一点是一样的。读了一些书,便一样的开始用幻想编织起未来的自由王国,这自由王国是筑在泡泡里的。一旦这泡泡有了裂痕,一样的,世界的寂寞与人生的不幸便被我们深深地感知了,感伤与悲观的情绪于是充斥脑海。

  我们这个时代,已不同于露莎们的时代,那时候新女性进退维谷,辗转反侧。“刚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还未建立自己的文化合法性和话语逻辑,受限于一个全新的无名、无语的生存与文化现实。谈不上是书误了她们,不过读书易自苦倒是真的。然而这也怪不得她们,只能怪那个时代。21 世纪的女性,若再读书自苦,便怪不到这个时代了。

   不仅不要让书苦了你,更不要误了书。红楼一曲,蘅芜君有兰言:“只是如今并听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把书糟蹋了。”就如《厚黑学》,以《厚黑学》来谋私利,就是误了此书了。人与书,人既是被动接受信息的那一方,又是具有主动性的那一方。相较人的主动性,书本的引导性是要倒退一射之地的。若谈书误了他,倒不如谈“书不误人人自误”。

  因而言:读书可能自苦,但知识向来是不会误真正有知识的人,你别把知识误了才好。最好的状态是,你既拥有未读书前那种天然的质朴,又腹有诗书气自华,徜徉于美丽的新时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