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信息化2.0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
2025-10-06 05:59:57 责编:小OO
文档
信息化2.0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

  摘要:本文对信息化2.0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模式 研究设计

   近些年来,网络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的各项技术都逐渐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教育部对此也表示大力支持,主张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让教学与信息技术能够相融合,给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学服务。信息技术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在信息化2.0的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更新成为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发展趋势

   1.学习资源的开放。慕课是近些年来最为流行的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各种各样感兴趣的课时来学习,慕课的数量众多,各种各样的类型都包含在内,因此能够满足学生对各种类型课程的好奇和学习。慕课是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它不受地域和时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开放,一度被认为是传统大学课本的补充和拓展,在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2.教育模式的更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实现了全新的不收地域和时间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学生们的喜爱。这一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网络环境,学生能够通过该网络环境认识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也能够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拓宽自己的视野,让课外时间能够合理地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此外,通过对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教育模式的更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学习空间的重设。教育工作要想与信息化时代同步,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让现代科技应用到教学的各个部门和空间中。智慧教室、数字校园的产生完美地体现出了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这种物理环境的巨大变化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也给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授课变得更加的高效和智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个性。

   4.教学辅助的丰富。教学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用具也不能够一成不变。在新的环境和模式下,教学辅修用具也逐渐成熟,能够在课堂上帮助教师传授学习内容和相关思想。如今,各种信息化技术都与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从移动平台、3D打印到人工智能教学,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让教学的内容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5.教师角色的改变。课堂教学的环境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和角色也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逐渐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们慢慢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分析和学习相关内容,并且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成功地转型为新型课堂的体验者。角色变化最大的就是教师这个工作,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一切内容的主导者,不仅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多,还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让教师这一角色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案例教学模式设计

   1.课前准备阶段。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手机等移动端已经在学生中逐渐普及,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方式下发案例材料、视频等内容,同时让学生们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建立小组,并且进行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的职责。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2.课堂实施阶段。智慧教室等新型的教学环境极大地便利了日常的教学,多媒体网络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利用移动端来下发教学视频或者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日常的学习。

   3.课后巩固与评价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端来监督学生们的小组讨论进度,并且通过二维码等形式给学生们布置作业,监督学生对案例进行巩固复习。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端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全面地认识自己。

   总之,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涉及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得教育事业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变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等方面无不融入了信息化的理念。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研究者重点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完善让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更为便利,案例教学法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模板。

   参考文献

   [1]龚宇辉 网络环境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外企家,2020,(03),160。

   [2]冯源 文献荣 刍议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物理通报,2015,(06),9-12。

   [3]张智辉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05),42-4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