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句衔接
2025-10-06 05:58:50 责编:小OO
文档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句衔接

(10年全国卷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D

【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10年全国卷Ⅱ)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故选B。

(10年北京卷)

5.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联浦,     ①_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 ___②___,触须沿途四散, ____③__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①滋养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的游龙     ③浸润

B. ①养育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到渠里     ③浸渍

C. ①养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D. ①滋养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答案:A

(10年广东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陈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________。

①只要是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

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作者的作品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他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创作的必然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④③①⑤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②⑤①

答案:D

解析:第一层,谈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关系,确定3句为起始句。2句三个“自己的”,确定与个性特点呼应,放在第3空。检验余空,尚可。

(10年重庆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中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参:A(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排除B; ①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C;AD都以③续前,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

标准答案:A

(10年陕西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10年安徽卷)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试题解析】排序题要注意各小句组成的句群,根据句群排除筛选比较容易。本题6个小句讲了两个方面意思,③句说目前大好形势,①②④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⑤句是两方面意思的过渡。根据开头已知句,我们可以判定③句排在开头,因此四个选项只能从A和C中选,根据⑤是过渡句,再观察出④⑥②①按总-分-总顺序做句群内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项答案。

(10年江西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答案:A(本题素材来自高中第六册《数学与文化》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解题思路:从横线前的“探索精神”联系②选项中的“这种探索精神”来照应,选项中没有以②开头的选项,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A、C中选择选项。在这两个选项中①⑤在一起,可以不用思考,只需思考③的位置。③中有“因此”和“这种……秩序”,显然放在句末更恰当。)

(10年辽宁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  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  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②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⑤是时间状语,应接在主语之后,④⑥应该连在一起,和①中的“并”相连的只能是②,②在①前,应位于最后。③放在⑤之后,④之前最为妥当。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