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
2025-10-06 05:58:49 责编:小OO
文档
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概念、范围、常见的组织方式;

能够遵照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选择活动内容。

教学反思:

该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结合生动的案例讲解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参与到课堂中,由于学生对幼儿园教育的教材不够了解,使得她们对于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课前了解和熟悉幼儿园采用的教材,用教材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第二个要素

——活动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 一、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概念

教师: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依照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能力。(第 4 张PPT)

理解这个概念重视几个点:

第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活动内容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因此,目标是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二,内容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这个表现形式的内核就是逻辑顺序,要将内容序列化、结构化,这里要想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逻辑顺序有知识的逻辑, 儿童思维的逻辑,教师的成人的思维逻辑,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几个逻辑的关系?

第三,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涉及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能力。(放第 5 张 PPT),请大家熟悉知识、态度、能力的三位一体的基本结构,但是也请大家注意,有时一个活动中,对这三个方面的着力并不是均分的,可能会有侧重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取的范围教师播放(第 5 张PPT):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取范围,我们参照《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的相关论述,这些文件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指导与参照,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你所面对的真实的儿童,他们的现有水平与发展需求,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对儿童的成长的一种期待以及相应领域的知识的新发展。

参考以上维度,一般来说选取以下内容: 播放第 6 张PPT

(一)基本知识

1.有利于幼儿解决基本的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例如幼儿需要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明确吃蔬菜对自身健康的益处,这是幼儿基本生活中的知识;再如幼儿需要明白如何向他人借玩具,应该用哪些礼貌用语去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歉

意,这是基本的交往知识。

2.有利于幼儿认识生活环境的知识;例如幼儿需要了解自己生活在哪个地区,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特产、名胜,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机构,提供哪些服务。

3.有利于今后学习系统知识的“前学科”知识。“前学科”不同于“学科” 知识,“前学科”源于苏联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说法,是指以表象或初级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组织的经验层次的“前学科”体系。例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淀了很多生活经验,认识苹果、香蕉、橘子,这些只是零散的自发经验,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提升,明确这些“好吃的东西”归属为——水果一类,并知道水果还有火龙果、荔枝、桃子等,这样的经验就是初级概念的“前学科”经验,这些经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就是“前学科”知识体系。

(二)基本态度

教师(第 7 张 PPT):除了基本知识之外,幼儿需要发展的基本态度包括以下四个:

1.好奇心;(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惊奇,愿意去探究和尝试)

2.主动性;(幼儿愿意主动和他人、和材料、和环境相互作用)

3.自信心;(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挑战新任务有信心)

4.责任感;(幼儿具有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例如能负责每天为植物浇水,不会忘记)

《指南》将这些态度、倾向统称为“学习品质”,这是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幼儿教育中极为重视的内容,当前,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领域也将学习品质的锻炼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工作中更关注这个领域。

(三)基本能力

教师(第 8 张PPT):

第三个范围就是幼儿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

包括 1.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能力;例如幼儿需要学习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系鞋带,自己收拾、整理餐具等;幼儿也需要为小伙伴分发餐具,这是服务他人的能力。

2.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如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主动邀请他人参与游戏、礼貌地回应邀请,这是基本的交往能力;又如幼儿需要具备在不同场景中和不同人的沟通能力,和熟悉的阿姨、和陌生的售货员、和应该怎样自如地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幼儿发现物体沉在水里,但也有一些物体是浮在水面,幼儿需要用水做实验,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体沉下去、浮上来, 这是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Ѽ教师提问:(第 9-10 张PPT)下列活动内容属于哪个范围?大班社会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与弟弟妹妹的不同,学习照顾弟弟妹妹的初步技能与方法;

2.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3.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学生讨论、发言。(2 位同学)

Ѽ教师小结:

从目标的表述看,所需内容主要落在基本能力(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能力、交往能力)方面。

三、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常见组织方式

教师:(第 11 张PPT)在讲概念的时候我们已经介绍,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这个排列的过程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方式,一般而言,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方式有纵向组织法和横向组织法。教师:(第 12 张PPT)纵向组织法是根据知识、技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

顺序排列活动内容的方法。它所依据的主要是单一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逻辑顺序,以数学活动为例,《指南》中明确幼儿应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小班幼儿需要了解“1”和“许多”,能够判别就可以了;中班幼儿需要形成 1-5 以内数的概念,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这是建立在对数字“1”的理解之上才能获得的经验;大班幼儿需要形成 10 以内数的概念,了解 10 以内序数的关系。这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排列的活动内容。

教师:(第 13 张PPT)横向组织法是打破传统知识体系,强调各种知识之间

有机联系的方法。它在考查了知识与技能的逻辑基础上,关照了幼儿心理整体发展水平,即幼儿的心理逻辑,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互相渗透,实际上就是每个领域的内容相互交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大班综合活动“买菜”,其活动目标是

1.会 1-10 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够准确算出菜价;

2.能有礼貌地和对方交流、询问菜价;

3.买菜后能主动排队付款,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第一个活动目标体现了数学领域的教育价值,第二个活动目标体现语言领域的教育价值,第三个领域体现社会领域的教育价值。实现三个目标的内容要围绕“买菜”这个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的界限,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Ѽ教师提问:(第 14-19 张 PPT)我们在幼儿园中经常发现教师在选择活动

内容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将幼儿园中的问题记录下来,请大家判断下列教育活动内容存在哪些问题?

案例一:

一位教师认为幼儿缺乏谦让的传统美德,于是,在幼儿园小班开展一个社会教育活动“孔融让梨”,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发幼儿讨论,得出大家应该互相谦让的道理,并让幼儿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谦让,可幼儿却完全不理解老师所讲的故事,摆弄起了自己的衣服。

学生讨论、发言。(3 名学生)

Ѽ教师小结:案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孔融让梨这个故

事脱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在小班幼儿的生活中都是家人“让”幼儿,况且,“梨”这种水果对幼儿的吸引力远远不够,达不到幼儿“想吃”的效果;第二,让小班的幼儿学习谦让,违背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皮亚杰认为,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越是自我中心,这个时候的幼儿教育要引导幼儿正确关注自己、服务自己,理解“舍己为人”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教师让幼儿讨论得出谦让的道理,这和小班幼儿的学习方式不符合,小班幼儿是“动作思维”,需要用行动、探究、实验、表演来学习,讨论的能力还没有形成。

案例二: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园去掉了所有的游戏时间,几乎每天都开展“读、写、算”活动,幼儿每天练习抄写、计算、阅读,并且定量,完不成或者做错的幼儿进行罚写。

学生讨论、发言。(2 人)

Ѽ教师小结:第一,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阅读、书写、

计算分属于语言、科学领域,分科痕迹明显,违背了《纲要》中的“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纲领;第二,幼儿每天练习抄写、计算、阅读,活动枯燥,缺乏趣味性,是一种机械练习。

教师(第 19 张PPT):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教师在选择时缺乏考虑六大原则:

1.生活性原则:活动内容应该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

2.适宜性原则:活动内容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要拔高,更不要降低。

3.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本身对幼儿有一定的吸引力。

4.综合性原则:活动内容是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统整性而组织的,不要将一个完整的内容割裂。

5.行动性原则:活动内容转化为幼儿可以操作、实验的经验,而不是让幼儿端坐静听。

6.流变性原则:活动内容随着幼儿的发展、兴趣的转换而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概念、范围(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能力),介绍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方法(纵向组织法和横向组织法),梳理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取的六个原则(生活性、适宜性、趣味性、综合性、行动性、流变性),希望同学们把握好理论内容,以理论为标准,适宜地选取能够促进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内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