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2025-10-06 06:00:23 责编:小OO
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与责职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设备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底板混凝土施工进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负责,下设六个职能小组(见下表)。

2、职能小组名单

职能小组成员职责
现场管理小组负责砼现场施工管理与组织工作,负责指挥现场砼的浇筑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保证商品砼的及时供应及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负责砼入模时的测温工作。
质量监控小组控制砼施工质量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板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浇灌振捣顺序,检查和监控模板、钢筋及砼浇筑和标高等。
技术管理小组负责砼施工的技术问题,控制配合比,原材质量及试块制作,负责底板砼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安排混凝土测温工作,负责对测温数据进行整理验算。
材料设备

供应小组

负责材料供应,及时提供所需其它与施工有关的机具材料,保证质量、数量,并提供材质单及各种材料合格证,搞好材料的保管及发放,负责收集商品砼到场小票。
交通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混凝土施工时的交通情况、协调混凝土罐车现场停靠场地,协调与周围施工单位关系。
安全后勤小组负责安全施工管理,保证文明安全施工,检查门口道路的疏通及电路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做好后勤保障、食堂管理。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靠搅拌站,项目部根据搅拌站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外观的检查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搅拌站需要提供混凝土的材质、原材复试报告、出厂合格证、准用证、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报告、碱含量计算书。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工人的教育,抓住关键的混凝土振捣作业,来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漏振和过振,使混凝土内部密实、表面光滑。

2.2对到场不合格的混凝土由项目工程师退回搅拌站,并记下车型、车号。

2.3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步序振捣;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人员推迟半小时撤岗(有一小时共同工作时间)。

2.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由混凝土小票和试验报告计算控制。

2.5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分层浇筑和振捣。对于小截面部位以及钢筋密集区必须要加强振捣。

3、排水措施

3.1由于基坑较深,地下水较多,因此在施工时考虑相应的排水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前不积水。

3.2在设备基础内设置水泵排除积水。在基础边缘设置排水沟,并设集水井,有组织排水至集水井然后有水泵将积水抽至基坑外。专人负责抽水,一但有积水立即抽出。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1、裂缝产生的原因

水化温升高

体积变化大混凝土体积越大,水泥总用量相对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越不易散发,温升越高,引起的体积变化也越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内部温度远较外部高,形成较高的温差,造成内涨外缩,使构件表面产生很大拉应力以至开裂。 

受约束

产生拉应力

不受约束的混凝土是不会产生内应力的,体积变化受约束才产生内应力。

约束条件有两种,即外约束和内约束。外约束是指结构物的边界条件,一般指基础或其他外界因素对结构物的约束,水泥水化后期,散发热量大于放热量,构件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受边界条件约束,产生拉应力。如现在比较常见的地下室桶式结构、剪力墙结构受基础约束明显。内约束是由于内部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表面则易于散发,内部体积膨胀,表面则体积收缩(特别是遇气温骤降或过水),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

抗拉能力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压能力较高,抗拉能力较低。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10左右;极限拉伸也很小,通常不足1×10-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形受约束时产生的拉应变(或拉应力)很容易超过极限拉伸(或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

2、裂缝控制措施

根据上述原因,除常规砼裂缝控制措施外,对大体积砼裂缝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优化砼配合比在混凝土级配中采用双掺技术,即在混凝土内参加一定量的Ⅰ级磨细粉煤灰和减水剂,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粘塑性,满足可泵要求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单方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部分碱,可有效预防碱-集料反应。在配合比设计中掺加混凝土膨胀剂,根据掺加膨胀剂混凝土补偿收缩原理,利用自身的补偿收缩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同时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要求。

混凝土后期养护后期养护对于大体积砼强度随时间龄期推移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确保砼质量的直观重要的环节。

现场实际查验砼养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不定期抽测大体积砼测温工作实施情况,查验测温记录及其回归分析曲线;不定期巡查大体积砼表面是否存在有细微裂缝状况,以及分析鉴定此类裂缝对大体积砼强度的影响情况。

混凝土面层收光、压实后立即进行表面保温保湿养护,并通过计算机监测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温差变化。

内外最高温差超过25℃之前,应及时加盖保温层等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砼初凝结束前进行砼表面的第二次收光、压实,使砼表面由水分蒸发而出现的细小裂纹在再次压实下消除,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

砼终凝后,在其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盖黑棉保温层、薄膜保护层,进行砼蓄热保温保湿养护。在养护期间根据温控系统测得砼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对养护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

混凝土表面处理等砼二次收水后,用木蟹多次打磨压实。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和黑棉保温层养护。养护时,考虑到混凝土表面竖向钢筋加强柱较多,在竖向钢筋笼内应填满养护材料。

其他技术措施降低砼温度差 

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通风。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检测和控制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应力松弛效应”。

温度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随时控制砼内的温度变化。

合理安排工序,使砼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砼侧面长期暴露。

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采取斜面分层浇筑,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聚集。在大体积砼基础和岩石地基之间设置滑动层,如采用平面浇沥青胶铺砂等,在垂直面、键槽部位设置缓冲层,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四、主要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检查按照施工段进行划分检验批,同一检验批内抽查10%。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满足国优工程标准要求。主要构件的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轴线位移5mm尺量检查
2标高±3mm

用水平仪检查
3表面平整度3mm2m靠尺和塞尺

4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偏移2mm尺量检查
5基础尺寸±5mm

尺量检查
8角、线顺直度3mm拉线、尺量检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