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2025-10-06 06:14:19 责编:小OO
文档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本文对其逐一解析,而且还从2009年中考试题中选取了相关题例,供大家参考。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 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2009浙江绍兴)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解析:“闲”字面应为“清闲、闲适”的意思,但不能孤立的分析这个词的作用。按应对策略所述,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通过第三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妇姑浴蚕的劳动生活情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是栀子花“闲着”,用了反衬、拟人的手法,因而答案为: 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2)请谈谈对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的理解。

(3)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分析原因。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2009年江苏连云港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因为蕴含深刻的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请谈谈你从这两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答案不要求统一,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执著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答出一点即可)

(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2009浙江义乌)               钟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问题: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解析:按应对策略所述,解答这类题目时,先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通过“涧水无声”“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些词语可以概括出钟山环境清幽的特点。然后联系写作背景,王安石晚年变法失利后,辞官隐居钟山,过上了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日游钟山时所写的。因而答案为: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四)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

(2009四川内江) 读《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问题: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是“画面”——即要求全词以“画面”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千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一个女子早晨起来梳洗完毕,独自凭楼远眺江水,等待思念的人儿归来。江中千帆竞发,不知不觉,已至傍晚时分,远方的亲人迟迟未归,此时只有落日的余晖含情凝视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五)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2)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2009四川成都)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是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一类题型,分析表现手法时不可单单只谈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而应按应对策略中所说的那样全面解答。答案如下:答案1、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答案2、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答出一点即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