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下肢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2025-10-06 06:13:23 责编:小OO
文档
一、体位疗法

早期患者床上健肢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前臂旋前,腕关节前伸。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枕上,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不能自行翻身者,每2h由他人辅助翻身1次;能自行翻身者,双足撑床,头转向翻身侧,向两侧摆动并翻身,每日3~4次,每次30~40min。 

二、下肢各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 

在开始被动活动之前可先对无力的或长期制动的肌群如髋外展肌群,由肢体近端至远端的顺序进行轻揉按摩和轻拍,并点按相关的穴位如环跳、阳陵泉等使之逐步适应之后再活动,在被动活动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则对疼痛部位施以穴位点按或轻揉,帮助缓解疼痛后,再完成关节与肌肉的全范围活动。同时鼓励患者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活动,如下肢的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每日3~4次,每次30~40min。 

三、针灸按摩疗法 

患者平卧,于患肢对侧头顶部取运动区上、中部,感觉区;下肢取患者的环跳、足三里、悬钟、内庭(透陷谷)穴,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穴进针,持续快速捻转手法,使患肢有酸胀或发热感为度,留针30min。取针后在患肢采取提拿、滚、推、搓等手法从下至上进行推拿5遍,关节采用伸屈、运、拉等手法。 

四、体位变化训练 

床头抬高30°坐位,患者承受的最长时间超过30min后,隔天床头再增高10°再训练,直到能维持90°超过30min后开始训练床边健侧卧位坐起,再到患侧卧位坐起,从需人帮助到坐起。 

五、单腿搭桥训练

健侧下肢抬起,脚离开床面、膝关节伸展、维持患足单脚支撑的搭桥动作,再将健侧膝关节屈曲放在患腿上。旁恩说本训练可解除健侧代偿,强化患侧下肢的控制能力。

六、从仰卧位到坐位训练

A、 辅助患者坐起的方法:患者仰卧,指导患者双手交叉,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并利用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移至床边。护理人员立于患者健侧,将手从患者头下插至患侧肩胛骨部,将患者头部置于前臂,一手抬患侧肩胛骨部,另一手将下肢向床边移动,利用双手的合力完成患者的体位变化。

B、 从健侧坐起训练:患者从仰卧位转换成健侧在下方的侧卧位,然后用健侧前臂支撑,完成坐起动作。 

C、 从患侧坐起训练:患者从仰卧位转换成患侧在下放的侧卧位,利用健侧手掌及患侧前臂支撑完成坐起,如困难,可辅助完成。 

七、从坐位到立位的训练 

患者双手十指叉握,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超过膝关节,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渴望能站立行走。每日3~4次,每次30~45min。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