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2025-10-06 06:12:47 责编:小OO
文档
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作者:栗小晶

来源:《商情》2017年第27期

        摘要: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离不开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我国自1999年的第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诞生后,现阶段有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快线、盈利宝支付通、百付宝、环迅支付、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体系的不断壮大,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更健康的发展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体系。本文就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法律法规 消费者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内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迅速,网络交易量也在逐步上升,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部分,在推动电子商务和商品网络交易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为了缩短交易双方的交易时间,简化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买卖双方的信任度。在《2013-2018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到,2012年,中国的61.3%的网络交易是使用第三方支付完成的,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时,有23.6%的用户选择的使用快捷支付,尽管在2012年网上银行的支付仍占据较大比重,但是,在2012年之后,第三方支付的比例不断上升。

        二、第三方支付体系在我国的主要表现

        第三方支付是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传统的支付方式不同,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缺乏信用信赖或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通过一个资金支付的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买卖双方通过将货物和款项支付给第三方,在双方交易意向达成一致后,第三方平台才决定资金的分配。简单来说,第三方企业保障了买卖双方的权利,作为一个过渡平台,并不承担风险,仅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一种支付托管行为,充当了中介及监管的职能。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体系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如下:

        1、市场交易额逐渐扩大

        在我国国内市场,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快,更多的人愿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办理网络购物、银行转账、电话卡充值、网络汇款等业务,使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逐渐扩大,从1999年我国第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首信的出现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艾瑞咨询曾统计过,2008年中国第三方交易额达到2743亿元,2009年的市场交易额上涨了将近3亿元。中商情报网在2016年的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统计中称,2016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支付规模超过6万亿,2016年全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直观规模达到20万亿元。

        2、第三方支付遍布多个行业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最开始涉及的旅游、零售、理财等方面,逐渐向医疗、航空、证券、基金方面进行扩张。第三方支付最开始涉及网络购物,利用第三方平台,保证网络交易各方的权利,在不断与各类银行协商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如支付宝作为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代表,在网络购物中占取较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与许多实体商场签订合约活动,鼓励使用支付宝平台消费,如华润万家、北京联华、家乐福等。同时,第三方支付也开展了信用评级,个人借贷等业务,不断增强其市场价值和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使得第三方支付无处不在。

        三、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

        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落后,尽管有《网络交易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的存在,但是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慢于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速度,法律监管滞后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虽然在2016年7月,央行正式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但是仍存在着法律法规针对性弱、相对滞后的问题。法律上对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定位还是相对模糊,导致第三方支付体系的范围不确定,这就导致很多违法行为利用第三方支付体系犯罪。同时,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监管较弱,市场准入低,这就导致很多安全性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入,无法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2、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内部管理不完善

        从事第三方支付的公司,由于企业自身的法律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资金和客户资金存在混淆,利用客户资金进行违法活动和非法投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侧重于线上服务,对于实体的办公环境要求较小,软件工程等人才的需求过多,就忽视了管理类人才的作用,使得有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技术虽强,但缺乏强大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点,由于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客户信息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信任基础将无法建立。所以,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内部监管有待完善。

        四、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建议

        1、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体系

        我国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监管相对薄弱,美国在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监管。我国要完善第三方支付体系的监管,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方式,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社会信用管理。我国第三方支付需要一个完善的信用法律管理体系,可以发展像美国的标准普尔、穆迪等针对银行、企业的评级公司,来保障消费者可获得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息;二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应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发展程度,不断地修改和出台相关的法律,不仅保障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也为国民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安全和权利的保障。

        2、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第三方支付体系中,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对自身消费权益的保障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性和安全指数。然而,我国并未在相关方面提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弱,我国应充分借鉴外国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同时,加大对违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格规定受保护的消费者人群和规划消费者所受保护的范围,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性和隐私权。此外,也要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宣传教育,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雅惠.集团公司加强资金统一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1(18).

        [2]乔瑛.集团资金管控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2(06).

        [3]张笑岩.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5(32).

        [4]徐波,王沛.也谈中小企业融资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