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朝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10-06 06:10:03 责编:小OO
文档
朝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朝阳市统计局

2012年3月22日

2011年,在、市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经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二五”规划实施旗开得胜,实现了首年开门红。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8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7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17.6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亿元,增长13.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6674元(折合4233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产值167.9亿元,增长34.3%;林业产值24亿元,增长22%;牧业产值142.5亿元,增长16.1%;渔业产值0.4亿元,增长1.9%。

全年粮食总产量277.3万吨,比上年增长29%,创历史最高纪录。棉花总产量0.06万吨,增长13.0%。油料产量2.3万吨,增长19.1%。水果总产量47.8万吨,增长15.4%,其中园林水果产量39.1万吨,增长12.4%。蔬菜总产量390.5万吨,增长11.4%,其中棚菜产量286.1万吨,占蔬菜总产量73.3%。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126.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60.4万亩,飞播造林面积32.1万亩。

全年猪、牛、羊和家禽出栏分别为291.9万头、47.6万头、180.9万只和8069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2.8%、10.9%、11.5%和11.3%。肉类总产量56.7万吨,增长12.1%,禽蛋产量58.2万吨,增长15.9%,奶类总产量17.5万吨,增长1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3%,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私营工业总产值完成677.3亿元,增长36.3%。14家超十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80.4亿元,增长52.4%。

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228.8万吨,比上年增长28.6%;铁矿石原矿产量32.1万吨,增长10.4%;生铁498.3万吨,增长47.4%;成品钢材4.1万吨,增长42.8%;水泥401.1万吨,增长16.9%;水泥专用设备19.2万吨,增长42.1%;纱12741吨,增长4.2%;布4113万米,增长5.4%;纸制品26吨,增长28%;轮胎外胎323.6万条,增长20.4%;平板玻璃529.3万重量箱,增长1.6%;黄金4088.7千克,增长12%;发电量10.3亿千瓦时,增长53%;砖87088万吨,下降29.5%;发动机1177.2万千瓦,下降25.6%;矿山专用设备4.2万吨,下降2.4%;冷、鲜猪肉11.7万吨,增长19.5%;白酒14532千升,增长2.3%;啤酒143673千升,增长38.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利润总额50.9亿元,增长58.5%;利税总额91.1亿元,增长51.3%;亏损企业52户,比上年减少5户,亏损面下降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02.8亿元,产销率为97.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率为97.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轻工业产销率为97.1%,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4%。1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建筑业总产值247.5亿元,增长49.4%;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345.6万平方米,增长36.9%,其中新开工面积1187.9万平方米,增长49.5%;房屋竣工面积533.2万平方米,下降18.5%。全员劳动生产率13.1万元/人,下降1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4.3亿元,增长24.4%;农村非农户投资53.8亿元,增长.4%。在城镇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435.8亿元,增长25.4%;房地产开发投资88.5亿元,增长19.2%。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4%;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下降54.3%;其它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06.8亿元,下降0.5%;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下降60.9%;私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335.6亿元,增长40.9%;港澳台商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增长579.7%;外商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下降56.6%。

按投资的重点行业划分:用于农林牧渔及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7%;用于工业的投资351.6亿元,增长19.9%;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6.2亿元,增长44.2%。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0.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72.5亿元,增长30.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05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8%;竣工面积213.5万平方米,增长137.8%;销售面积376.3万平方米,增长25.9%;销售额92.7亿元,增长33.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7.8万平方米,下降43.2%。

全年开工的房地产企业开发楼盘由上年的122个增加到200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1亿元,增长1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6亿元,增长16.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30.6亿元,增长17.2%,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2.9亿元,增长29.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1亿元,增长21.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6.7亿元,增长33.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42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3%。全年出口创汇额31274万美元,下降4.6%。

对全市出口贡献较大的企业是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朝阳飞马集团、凌源东晟碳素有限公司、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全年出口创汇额分别为10055万美元、6369万美元、2284万美元和880万美元。域外招商引资完成506.3亿元,增长24.6%。向国外输出劳务1536人次,下降1.4%。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普通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截至年末,全市高速公路里程386公里;普通公路里程13660公里,比上年新增210公里;共有村道7852公里。全市通油路行政村1349个,比重100%。普通公路晴雨通车里程7845公里。普通公路绿化里程4980公里。全市共有普通公路桥梁92338米/3149座,其中大桥以上24568米/107座。

全年公路客运量383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380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821万吨,货物周转量58342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6%、8.4%、10.5%和19.7%。建成了北票市常河营和东官营、凌源市大王杖子和佛爷洞、朝阳县西营子等5座农村客运站。新建龙城二级客运站1座。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606辆,公交调度中心7个,运营线路总长度2974公里,年运营里程5904.4万公里。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增长14%;电信业务总量17.4亿元,增长24.7%。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1.3万门,增长1.1%;城乡固定电话装机数73.8万户,下降9.9%;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98.1万户,增长8.7%;年末互联网用户31.2万户,增长27.2%;全年发送特快专递22.4万件,下降7.7%。

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长21.4%。全市旅游总收入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1025.09万美元,增长20.2%。

八、市场价格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5.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4.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7.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4%。

九、财政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各项税收65.9亿元,增长28.2%。在各项税收中,营业税14.3亿元,增长26.4%;10亿元,增长29.8%。全年全口径税收收入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税收入52.7亿元,增长31.5%,地税收入.8亿元,增长28.5%。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8亿元,增长18.8%;教育支出24.6亿元,增长19.5%;农林水事务支出24.1亿元,增长19.6%;医疗卫生支出12.9亿元,增长41.1%;科学技术支出1.8亿元,增长84.3%。

十、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4%,比年初增加167.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7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比年初增加1.2亿元。在各项存款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1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6%,比年初增加113.3亿元。单位本外币存款余额24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4%,比年初增加49.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比年初增加.3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9%,比年初增加86.3亿元。在各项贷款中,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21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4%,比年初增加20.4亿元;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30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8%,比年初增加80.6亿元。

全年保险行业承保金额15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1091.2亿元,下降11.1%;寿险承保金额197.5亿元,增长59.1%;健康险承保金额299.5亿元,增长263.5%。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8亿元,增长17.1%;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6亿元,下降22.9%;健康险保费收入0.7亿元,增长45.4%。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7亿元,增长32.5%;寿险赔付支出2.7亿元,增长1.16%;健康险赔付支出1.76亿元。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2项。其中,纳入国家科技计划5项,省科技计划54项,获国、省科技资金5150万元;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53项,落实资金1200万元。新能源电器(超级电容器)产业基地22个项目获省科技资金扶持3320万元。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年内有3家企业晋升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家企业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总数达到了40家。选派10个科技特派团、31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活动。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140项,推广新品种95个,重点扶持了12家农业科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5家企业纳入省科技计划。组织召开市与13所高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洽谈会,帮助68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98亿元,增长32%。

全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94.7%。全市当年入园幼儿45151人,在园幼儿77617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72.3%,比上年增长10.5个百分点。全市小学毛入学率为100.2%,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2%,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7.4%,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4%,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3%,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全市有高等学校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校招本专科学生18人,其中普通本专科1629人,成人本专科235人;成人高校招本专科学生3735人。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025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340人。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14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1270人。全市共有特教学校3所,毕业生49人,招生42人,在校生384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82个。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0余项;举办专场文艺演出12场,观众近5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00余份、致富实用小册子19种1000余份、图书500余册;组织创作了大戏剧本3部,小戏(小品)剧本5部。铺设市内小区有线电视地下管网10公里,开通市区10个小区125栋楼的有线电视信号。牛河梁遗址保护和展示、建平和北票境内的长城保护和展示被列入辽宁省“十二五”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年内有5个项目入选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4466个。其中,医院40个,卫生院(开业)1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6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8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1609张;卫生技术人员13655人,其中执业医师5712人,执业助理医师879人。

全年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我市籍运动员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比赛共获4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其中1人在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上,抓举超世界纪录。在2011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63公斤级国际比赛上,获得该级别的3枚金牌。在巴黎举办的举重世锦赛上,获得1银1铜。我市代表辽宁省组队参加了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3个二等奖,第八届残运会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获得9枚金牌。在全省青少年比赛中我市选手获得82枚金牌。2011年我市成功承办了辽宁省第六届农运会,以16枚金牌的好成绩列第4位。

十三、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全年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63条、57公里、88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93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路灯1780基杆。其中,朝阳市区新建和改造友谊大街、凌河街、和平街、长江路等城市道路17条、20公里、4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方砖19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80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路灯986基杆。到年末,朝阳市区共有道路213条,239.4公里,道路面积442.6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近11平方米,排水管道379.3公里,城市路灯7487基杆。

全年城区新增绿地123万平方米,植大树20万株,新建改造园林广场15个。其中,朝阳市区新增绿地55万平方米,植大树6万株,栽植和摆放鲜花160万株;新建和改造人民广场、朝重、朝柴广场、青年公园等园林场园8个。年末市区绿地面积达到977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4%,绿地率2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7平方米。2011年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全年新建水洗公厕31座。其中,朝阳市区新建水洗公厕15座。朝阳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渗滤液处理)工程竣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到年末,朝阳市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面积587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量24.2万吨;共有水洗公厕68座,移动(生物)公厕5座,旱厕130座,地下垃圾转运站85座。

全年城区新建和改造燃气管道56公里。其中,朝阳市区新建和改造燃气管道26公里。秦沈天然气管道朝阳支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已完成管道焊接40公里。到年末,朝阳市区燃气管道总长314公里,煤气总用户达11.3万户,煤气供应总量193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80%。

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4566.7吨、氨氮447.8吨、二氧化硫5048吨、氮氧化物1559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为355天,达标率为97.3%,其中一级天数55天。“创模”工作通过国家环保部的专家评审,26项指标已达到或基本达到省级考核标准,全市“创模”工作已经进入省级验收阶段。组织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多人次,检查企业1000余家。

十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到201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40.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9.9%;非农业人口102.54万人,占总人口的30.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8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36元,比上年增长22.7%。

注:

(1)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范围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由原来的50万元及以上项目,调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零售额数据为调整后可比口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