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报告
2025-10-06 06:10:06 责编:小OO
文档
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长沙小学位于南黄海之滨,如东县的最东端。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是一方风水宝地。因为学校西则不到300米处就是古代著名的围海工程范公堤,学校向东北不足两公里处就是正在开发的深水大港洋口大港。我们长沙小学处于令世人称颂的历史工程和前景广阔的现代工程之间,肩负着传承文明,开拓未来的使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链接,这必将使地处港城中心的长沙小学兴旺发达,不断变大、变强。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616平方米,校舍总面积388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020平方米。校园内除了篮球场、停车场、中心大道,其余地方都是花草树木。以太阳花为主要品种的花草遍布花坛、树下。在校生550名,12个教学班,教职工38人,专任教师3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

大海的宽广、慷慨和海边人民的朴实、勤劳、团结、开拓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文化底蕴产生了深厚的影响。长沙小学以“团结求实”为校风,以“爱校爱生、乐教善教”为教师的教风,以“爱校爱友、好学会学”为学生的学风。虽然现代气息不十分浓厚,但符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在建设三风的过程中,学校各项工作逐年有了进步。整洁的环境、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使我们学校成为长沙人民无不称赞的沿海绿色、文明窗口。

近几年来,学校积极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相继确立了“安全第一保稳定”、“德育为首育新人”、“环境教育提素质”、“特色建设谋发展”的学校发展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教育教学及整体规划建设均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近几年学校被评为“南通市最安全学校”、“南通市绿色学校”、“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课改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等。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2007年,学校获得“南通市绿色学校”荣誉后,我们就思考如何扎扎实实进一步做好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确立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目标,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学期的学校计划、德育计划中都有明确创建目标,并抓好过程管理,定期研究,落实措施,平时加强检查督促,搞好评比总结。学校每年能订阅环境教育报刊,为开展活动提供导向,吸收信息。图书室经常添购供师生阅读的图书,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抓好环保培训,邀请环保局领导来校作环保讲座,全体师生在县环保局、教育局等主管领导的有力引领下,扎实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深刻理解内化绿色学校、生态课堂、绿色教育等理念。除此之外,我们着重从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及环境育人三个环节上加强了创建工作:

(一)课堂育人:

在这方面,我们着重强调了四个到位。

一是教学内容到位:教导处根据《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大纲》要求,制定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并积极搜集各相关教材,分年级确立教学内容,明确备课要求,保证每一堂课都能有内容、有针对性的展开。

二是教学时间到位:教导处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将环境教育列入专门的教学课时计划,保证课堂教学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三是环境教育教师到位: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分别确立了以科学、卫生、健康教育教师为兼职教师的环保教育队伍。做到了有专人负责并确保一定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四是坚持质量到位:除了专门的环境课进行环保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外,学校特别强调“抓住每一门学科、不放松每一个环节”进行环保思想的教育。重视渗透、注重积累,全程育人,并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教研课、撰写环境教育论文、开展各种竞赛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的质量。

(二)活动育人:

我们以少先队大队部牵头,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学校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为目的开展活动,使环境保护意识深深扎根在全体师生心中。学校充分利用环保纪念日开展活动:如植树节、地球日开展“我为地球添新衣”活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全体环保志愿者向全校同学发环保倡议书;部分环保志愿者到长沙镇街道向行人进行环保宣传和环保调查活动。开展家校共建话环保活动:学校通过学生向全体学生家长发出“争做环保家庭”的倡议书,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环境保护学习宣传,要求家长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巩固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果,起到了辐射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以少先队牵头的“绿色环保爱心”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减少了浪费,而且取得了每年2000多元的经济收入,这笔收入全部用于“六一”、“中秋”、“春节”等节日,为全校贫困生购买礼品。正常开展环保小报评比、广播稿投递、环保征文、文明礼仪检查评比等活动,增强了整个学校的创建氛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逐步展开。

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台等文化阵地,动员师生积极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定期开展环保手抄报、优秀环保事迹评比活动。结合洋口港开发,开展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小主人行动,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做环保小卫士,还要带动家长开展环保活动,向自己的家长提出了“支持港口建设,做环保家庭”的建议,并拟定了包括“不在田间焚烧庄稼桔杆、不乱堆、乱扔建筑垃圾、不破坏公路绿化”等10条建议。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了解,也巩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还带动了许多家长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在社区进行垃圾清理、社会采访、实地观察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真正的社会环境状况、激发起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各种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活力,将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地。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多次得到当地的好评。

(三)环境育人:

2001年长沙小学异地重建后,除了几幢楼房,其余地方全是裸露的泥土。晴天灰尘扬,下雨水汪汪。在镇府财力不能投资学校环境建设的情况下,校长想到了用植树种草治理沙漠的方法来绿化学校。那一年寒假里,全校教师到离校不远的海滩上挖回生命力极强的章茅草,种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又到撤并的学校里挖了几百棵树种在校园里。第二年春天,当校园的每个角落冒出新绿时,全校师生无不惊喜、无不格外珍惜这富有生命的绿。仅半年时间,校园里就绿草如茵,灰尘被彻底制服了。近年来,学校坚持让全体师生自觉主动参与学校的绿化建设,使学校的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生动体现着全校师生的生命的气息。如通过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我为校园美化献一计”等活动,汇集全校师生的力量和智慧,引导大家热爱学校,热爱共有的家园,使校园由绿化转向美化、香化。

学校一方面加强绿化建设,种植了高低相间、色彩搭配的树木、花草,形成了错落有致、繁花斗艳、典雅精致、绿意盎然、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围墙走廊、学科园地、名人字画等整体布置,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合理的布局,幽雅的环境,整洁的校园为学生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

同时我们还大胆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让几百双眼睛时刻监测学校的环境状况,“环保小卫士”每天都在留言栏中指导或是称赞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美好的环境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更好地规范了他们的言行,净化他们的心灵。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1.尽管我们在环境建设、环境教育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没有积极参与环境教育科研,所以教师发表环境教育论文非常少。

2.学校环境改造投入不够,目前还处于绿化、美化阶段,距华丽、高贵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争取资金进一步提升校园建设档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