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桥梁高墩如何控制竖直度
2025-10-06 06:10:18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桥梁高墩如何控制竖直度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桥梁墩柱竖直度四种测量控制方法:坐标法、垂线法、弧长公式法、全站仪+ 直尺法,并对四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桥梁墩柱;竖直度;测量控制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转移至山区,桥梁工程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桥梁下部构造施工过程中,墩柱竖直度的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将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若施工过程中测量控制不到位,极易超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关于墩柱竖直度的要求:0.3%H且不大于20 mm(H为墩柱高度),从而造成返工浪费,若施工完成后未发现,则埋下了永久的质量隐患,对以后的运营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近年在四川广陕高速公路、南大梁高速公路、内威荣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墩柱竖直度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四种控制方法。

        二、坐标法

        原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可以组成一个圆,通过自编程序可算得圆心坐标。圆心坐标反算桩号偏距,从而得出墩顶的横向、纵向偏位数据。通过对偏位数据的控制实现对竖直度的控制。

        前提:桩基施工控制好中心位置,不能偏位。

        方法:在墩柱模板顶部内侧测量三个点,算出圆心坐标后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得出墩顶纵横向偏位值,然后通过松、拉抗风绳进行模板调整。这样反复测量,反复调整,直到墩顶实测值与偏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即可,由于底部未偏位,故通过调整顶部偏位,即能控制墩柱的竖直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优点:此方法较为严谨,既能控制轴线偏位,又能保证竖直度。

        缺点:由于测设的是绝对坐标,故仪器不能随便架设,只能架设在可用导线点上;对桩基的偏位要求非常高,若桩基偏位超出规范要求,则该方法无法控制竖直度。

        三、垂线法

        原理:地心引力。

        前提:无风或者风力较小,不影响垂球垂度,竖直度。同时桩基施工定位准确,无偏位。

        方法:墩柱模板安装完成后,在墩柱模板边缘(四周)吊垂线4根(与抗风绳方向保持一致),丈量墩柱上、下端垂线距模板的水平距离,通过反复调整抗风绳,反复丈量直到同根垂线上下水平距离的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即可。

        优点:此方法为传统控制法,不需要仪器,可简单、快速地完成模板的校正。

        缺点:墩柱竖直度的控制精度相对于其他方法略差,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非常高,受气候影响非常大。

        四、弧长公式法

        原理:利用弧长公式L=nπR/180°,计算偏位。

        方法:把全站仪架到能看完整根墩柱的位置,先把仪器视角调到墩柱模板顶最外侧(步骤1),水平旋转盘锁定、置零;然后把仪器视角调到墩柱模板底部(步骤2);解锁水平盘,再把水平视角微调到墩柱模板底部最外侧(步骤3),就可以得到一个水平角度α,把α换算成秒就得到n,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偏位:L=nπR/180°(其中R为仪器到墩柱的距离),通过反复调整抗风绳,反复计算偏位,直到偏位L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优点:此方法精度较高,能较好地控制竖直度。

        缺点:需要多次测设角度,多次计算偏位,相对而言较为繁锁;需要架设两次仪器,一次测横向、一次测纵向;受地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墩柱横向若遇陡坡、湖泊地段,则测设非常困难。

        五、全站仪+直尺法

        原理:与第三种方法相似,由于偏位比较小,偏位的弧长L近似直线,直接利用全站仪的竖直测设功能,用直尺读取偏差。

        方法:把全站仪架到能看完整根墩柱的位置,先把仪器视角调到墩柱顶模板最外侧,然后锁定水平盘,再用直尺垂直放在相对应墩柱模板底外侧,后把全站仪视角调到模板底部,就能直接读取直尺数据,得到墩柱的竖直度偏差,最后通过反复调整抗风绳,直到直尺读数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直尺的位置应尽量与仪器垂直,以减少误差。

        优点:此法为第三种方法的简化,更简单、直观、方便,可快速完成墩柱模板的校正。

        缺点:需要架设两次仪器,一次测横向、一次测纵向;受地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墩柱横向若遇陡坡、湖泊地段,则测设非常困难。

        六、结语

        以上四种墩柱竖直度控制方法都是以桩基施工定位准确、无偏位为前提条件,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施工控制过程中,可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个人习惯、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等合理选择控制方法,且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反复测设、反复计算,高标准、严要求,以达到控制竖直度的目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注意:

        (1)墩柱模板底部混凝土表面应大致平整,尽量减少因表面凹凸过大而对模板的安装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墩柱竖直度的控制。

        (2)墩柱模板应选用平整、光滑、竖直、未变形的大块钢模板。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若出现松动,应停止浇筑,重新校核。

        参考文献:

        [1]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3]韩山农.测量员便携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董立成,1990年1月13日出生,男,本科学历,籍贯: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小街村,现居苏州。工作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