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实践出真知议论文
2025-10-06 06:09:25 责编:小OO
文档
实践出真知议论文 

实践出真知议论文1

  想象,只是梦的开始。而要实现这个梦,必须还有要实践作为基础。离开了实践的想象,只是一纸空谈:因为只有通过了实践,才能切切实实地实现梦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陕北探井,却收获不大。后来一位美国专家来中国勘探后做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当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认为中国真的贫油。而李四光先生却不这么想,在他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和资料调查以后,他断定,中国不仅不贫油,而且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他不仅这么想,而且他也付诸行动了。1955年,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7年,更是找到了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至此,“中国贫油”的结论被彻底推翻,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李四光先生的切实的行动。

  “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

  苏轼的《日喻说》中曾这样写道:有一个生来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于是他向明眼人请教,有人告诉他说:“日之状如铜盘。”以后只要盲人听见钟声响,他就认为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他说“日之光如烛。”于是他摸到蜡烛,就认为这是太阳了。又有一天,盲人摸到了管乐器,他又认为这就是太阳。但实际上,太阳和这三者差远了,而盲人却不知道。这是因为盲人只听别人介绍过太阳,而却从未亲眼见过太阳的缘故。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哥白尼在做了大量调查后,不顾教会等权威势力“地心说”的观点,勇敢地发出了自己“日心说”的观点,并最终获得认可;赵括不顾实际,只顾“纸上谈兵”,在大敌面前只有空想,最终使得40万大军全都毁在他手上;清末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未打牢根基,就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妄想实现大同社会,最后却只引来了灭亡;在中国百废待兴的时期,不顾旁人的反对,勇敢地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让中国一步步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从上面这几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做出正确的猜想后大胆行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空想,只会带来失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一切的想象,最终都是要为实际服务。我确信,我们只要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在这条路上大胆探索,最终一定能够登上成功的高峰!

实践出真知议论文2

  偶尔读到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感慨颇多,因为这句诗中,清楚而明确的表明了实践活动对人类的认知起决定作用。

  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是吗?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情以心为言,躬行探求。

  作为现代人,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来说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都很清楚,书中得到的知识是别人的经验,它只有经过我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检验和运用,才能变成自己人生的宝贵经验。

  正如有人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思大概是说实践的重要性。

  别人的经验,只是一家之言。有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的观点很偏颇。面对同一个问题,也许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亲身实践,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如同《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样,要么困难被放大,要么轻视困难,让你无所适从。

  有些书中的经验是前人总结而成,在一定具体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反之,如果离开了那特定的条件,它就会成为谬论。因此,只有我们在实践中掌握其中的缘由,我们才能正确的运用别人的经验。因此,古人告诫我们说“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这也就是为什么项羽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大胜,而马谡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导致大败。

  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分外重视实践的作用。明白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觉得前人医书有很多错误的不完善的地方,于是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走遍大江南北,编写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袁隆平院士,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经过无数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培育杂交水稻,终于成功。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些成就的取得完全要归功于他几十万次的实验。

  我们也要清楚,理论上的知识都是在各种条件的下的,有的甚至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是________于实践的,也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的,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了。

  想想历史上最不重视实践的著名的例子“纸上谈兵”,就觉得有点搞笑。据说赵括自幼熟读兵法,就连他的父亲战国时期名将赵奢都辩论不过他。后来发生了长平之战,赵括带兵与秦国交战,因缺乏实际经验遭到惨败,40万赵国被活埋。最后只落得身死国灭,历来为后人说诟病的可悲下场。

  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壮大我们的国家,使中国走进强国之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