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班主任培训材料文稿
2025-10-06 06:09:33 责编:小OO
文档
班主任培训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对班主任来说,良好的道德素质首先表现在为人师表,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始终具有示范性,班主任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一位优秀班主任说过:我在学生中总是以两种面貌出现,一是老师,二是模范学生。论师生关系我是老师,讲表现,我又是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质在班主任身上活生生的体现出来,才会信服、仿效,才会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金钱的诱惑,作为班主任就不能把工作的价值与金钱之间完全划上等号,班主任不仅是一种分工,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它不仅需要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还要作出一定的牺牲,甚至“甘为他人作嫁衣”及至“蜡炬成灰泪始干”。

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表现在热爱学生,具有民主的思想。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奥秘。虽然学生的生命不是班主任赋予的,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爱,是一种比母爱更高尚、更理智、更无私的情感。只有洋溢着师生互相愉悦的气氛!

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主动承担班级工作。

热爱学生最根本的是要讨论民主作风。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因个人的好恶和学生的优劣而影响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尤其是对那些受过“病虫害侵袭的花朵”更要倾注热情、精心培育、切忌讽刺、挖苦、歧视、谩骂甚至体罚与变相体罚。

二、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班主任科学文化素质总的要求是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就要求班主任是样样懂、样样通的“百科全书”,是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的“海绵”,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良好的能力素质。

1、思想教育能力。

建筑灵魂工程的工程师必须具有思想教育能力。第一,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情况,抓住学生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正确及时地引导、指导、疏导。第二,对各种影响教育加工的能力。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但他们常常缺乏对是非、善怒、美丑的正确判断与分析,班主任要善于对各种影响进行选择、加工、调节、控制、引进是有教育价值的影响,并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形成“共振”。第三,结合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有关思想教育,坚持教书育人、教中有导。第四,示范教育的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认。”班主任应把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道德规范要求,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做学生的表率。

2、组织管理能力。

(1)班集体日常工作的管理能力。对班级的管理,要答得科学、省得民主、管得严格、管得得力、管得有效,要确立奋斗目标、培养班级干部、组织有效活动、协调人际关系、控制教育情境、引导正确。

(2)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要关心学校的大事,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其它各部门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3、人际交往能力。

班主任有着比其他教师更广阔的社会交际环境和更加频繁的社交活动,必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班主任交往的对象有同行及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还有社会有关团体人员。彼此互相尊重、理解体谅;互相配合,诚恳谦逊;互相支持、平等相待是交往过程中应注意的,而与多方面人交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

4、吸收、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得、加工、运用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才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新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时间长、强度高、任务重、变化大,因此消耗的精力和体力往往是巨大的,这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刻而敏锐的观察力、有效而牢固的记忆力、灵敏而准确的思维力、丰富而活泼的想象力、还要有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动机、广泛的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昂扬振奋的精神,才能以愉快健康的心情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沟通与学生的联系;才能不仅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智能方面起主导作用,而且在人格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上具有主导作用。

班主任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班主任只有首先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塑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开拓型人才,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打下紧实的基础。

五、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班主任作为每个教学班的直接管理者,学员的直接教育者,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人才,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因此,对班主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则是对班主任最根本、最主要的要求,它是做好一系列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能否保证教育的效果和教育任务的完成,首先,最突出、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热爱学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诲人不倦则是最基本的品德和方法。

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这是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缺点,乃至于他们的主要经历和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表象的了解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情绪变化等,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自觉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就需要班主任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一个学生如果常常受以班主任的关心,他就乐于接近你,愿意向你吐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自觉接受你的教育,反之,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关心,他就不愿意接近你,对你敬而远之,这样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次尊重学生,以诚相待。职工中专学员都是成人,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自尊心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去评价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即使学生有了错误缺点,也不能有意无意地嘲讽,不能随随便便地训斥,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合理地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尽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能自觉地改正错误。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地调动每一个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之间在思想上更接近、在感情上更融洽,在目标上更一致,形成平等、互相尊重、共同奋斗的关系。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过程中,“身教”更重于“言教”。班主任占据教育主导地位,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自身的品德又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

3、团结协作,搞好班级工作

培养和教育学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不是单靠班主任所能完成的。只有学校全体教师和领导以及社会各方面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才会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因此,班主任应本着团结协作,干好工作这一目的处理好这一系列人际关系,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①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性。要完成教育任务,需要各位教师的配合和共同努力。这就需要班主任时时处处把自己看成教师集体中的一员,充分尊重每位教师的劳动,积极支持和配合他们完成每门课的教学任务。而不能把自己置于教师集体之上、之外,而无视其他代课教师的利益和原则。若处理不好同其他代课教师的关系,就不能争取其他教师的配合协作。

②处理好校内人际关系。班主任的校内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的关系,与其他教师的关系,以及与其他管理人员的关系。在处理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时,要及时向学校汇报班级情况,使学校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给班级工作以妥善的指导,有效地支持和帮助班主任的工作;在处理与职工的关系时,要尊重职工,尊重他们的劳动对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支持他们的工作,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使学校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在培养一代新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下携手奋斗,共同前进。

六、班主任的自我心理修养。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现代化的教育向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记期望、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使班主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班主任不注意自我减压、自我调适,那么其心理健康必将受到较大影响,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倾向。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自我心理修养,努力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悦纳自我

人无完人,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愉快地接纳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优点、长处,也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短处,保持健康的心境,维护心理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其次,还应该努力加强自我心理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无论是什么情况,班主任都应“心静如水”、“胸怀博大”,这样自然也就会“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调节自我

班主任有许多事情要做,既要照顾学生的衣食住行,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按时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因此,班主任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力戒烦躁,更不能因为不顺心而迁怒于学生、厌弃学生。班主任应该学会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随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相对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把班主任工作由沉重复杂转化为轻松有趣。

3、控制自我

在班级工作中出现偶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遇到这样的事情,要有自我控制能力,做到不急躁、不武断;要避免正面冲突,努力采取冷处理的方法,缓和一定时间再进行处理。如果是必须立即处理的恶性事件,也要用理智和机智妥善处理,万万不可发雷霆之怒。由于班主任工作名目繁多,难免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此时,最好作几次深呼吸,考虑自我控制与否的后果,然后再作抉择,就会显得理智得多。在班级中也会遇到一些高兴的事,比如有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或班集体受到上级表彰等等。班主任可以借此良机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切不可喜过了头,否则,会使人产生骄傲情绪等负面效应。

4、反省自身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必须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准确地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调整,一直保持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愉快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作为一个青年班主任,我常常写工作日记、月记,认真反思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成功之处努力扬之,至于不足之处,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质的欠缺和努力程度不够,并想方设法进行改进、弥补。这样,一方面针对自身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心理修养,提高了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成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