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化VS多元化
2025-10-06 05:56:05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化VS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0-3-22  阅读次数:1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本文所谈及B2C领域都暂不涉及淘宝商城。淘宝商城是中国实际上最庞大的B2C。 

  依据2009年Q1中国B2C网络购物交易市场份额的数据,京东商城以22.91%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卓越15.1%、当当12.75%,其他大于2%但是小于10%的还有vancl、红孩子和麦考林、新蛋等几家知名商户。而这前几名的商户中,能够固守自己创立时候的专业领域,而没有全线扩张的,当属凡客和麦考林,他们还都是服装领域的B2C双雄。

  而京东,从数码产品出发,就近拓展到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电脑产品和日用百货四大板块,其中家电产品已经成为其核心倚重业务。而卓越和当当都是图书起家,在10年左右时间里面,双方你追我赶,并先后选择转型,卓越自称在2009年实现了图书业务低于50%的目标,而当当还正朝这一目标努力。红孩子是以母婴产品起家,但是现在已经拓展到时尚美妆、居家生活、营养保健、健康美食和消费电子。

  专业化还是多元化?京东,当当,卓越、红孩子都在多元化,他们都把网络沃尔玛作为自己的目标,中国电商如此多的群体在多元化,是集体无意识,还是战略迷失?

  电子商务,从专业化起步。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初期选择专业化的第一个原因:纳斯达克股灾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中国电子商务最高代表就是8848,一开始就呼风唤雨来圈来一部分风投资金来支撑运作的,但是随着2000~2002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中国电子商务早期发展靠烧钱模式进行抢跑的模式被彻底否定,失去狂热风投的中国电子商务,在缺少资金情况下,注定b2c网站都只能走专业化道路,一开始就只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开始起步,小本经营,天天监控自己的资金风险,步步为营。

  专业化的第二个原因:客户群体特性和产品特性双重约束

  早期的电子商务,对网购消费者而言,无论是技术上,操作能力上,对网络的理解上都有相当大的要求。所以早期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客户群体特性和产品特性双约束,而这也是京东、当当和卓越能够比较顺利的发展的核心原因。

  客户群体特性决定京东的专业化从计算机类产品开始。

  早期中国互联网网民群体相当有限,网络购物这个复杂程度要远高于新闻浏览、IM即时通讯、Email应用、BBS等其他互联网应用,所以早期能够和敢于实践电子商务的,基本都是IT从业人员和对IT热衷的部分学生。由于这部分人群对电脑外设的需求强烈(从事it,对计算机和其外设产品有天然需求),自信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自信能够识别其所购买到的计算机类物品是否为假货),同时对计算机类产品熟悉(商家无需对产品进行太多描述,只要告知产品品牌型号,其购买者自发从其他电脑媒体获得相应性能等信息),对计算机类产品价格也比较了解,加上早期DIY精神遍布各个高校和IT群体中,这一切,都使计算机类产品成为最早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中最容易结出果实的产品线。另外it群内很强的操作能力,无论是注册流程、购物流程、包括网上银行电子支付都不在话下。这一切,让选择电脑产品为其核心领域的京东,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上。

  图书产品的特性造就当当和卓越。

  图书能够成为电子商务早期发展的另外一个核心支撑产品线关键在于其自身产品特点:完全标准化。书籍是最标准化的产品。除了纸张上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有区别,从物理上,所有书籍都是相似的。卖书的只要告诉客户书名、作者、出版社信息、印刷年份、价格等信息(最多再加一个封面小图)即可。而且配送是所有实物商品中较简单的,加上从出版社直接取货,省却大量中间环节,价格透明。消费者如果相信这个售书网站销售是正版图书之外,根本无需担心假货、旧货、返修货等质量问题(实际上图书是电子商务领域中退换货最少的几个实物产品)。所以图书成为电子商务启蒙发展阶段又一大产品群。而这个产品线上,也诞生了中国早年最有影响力的两家电子商务B2c公司:当当和卓越。

  可以说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阶段,电子商务公司过早选择多元化就是选择自杀(因为能够成功的产品线是非常有限的,那时候在互联网上卖百货根本卖不出去)。只有找准定位的,凭借计算机类或者图书类产品的天然先发优势的公司,才能够活下来。

  多元化的动力:规模和利润的驱动

  随着专业化的深入,电子商务公司发展到现在,几个巨头都面临发展的一个困境。这就是市场规模。以当当和卓越为例,这两个公司的图书业务加起来占线上图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在这个局面下,如果坚持专业化,除了一个是客户群体自然增长和客户消费增大之外(这个增长速度完全不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需求),就只能从竞争对手的圈子里面挖客户。所以当当和卓越在这10年里面,基本上是互相贴身肉搏,你100元免运费,我60元免运费,你60元免运费,我30元免运费,到最后0元免运费营销活动都有。这种营销活动,虽然带来订单总额剧增,但是单笔订单价格一路走低,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最后的配送费用是硬成本,在0元免运费活动刺激下,单笔订单额下降,毛利的走低。而且对于相当多的打折书籍来说,5元,10元的书籍不在少数,这种竞争已经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境地。也因此,卓越和当当虽然在电子商务领域早早就深耕,但是其经营情况,却只能用“苦苦挣扎”来形容。所以卓越早早提出转型。

  从图书市场向家电、百货、美妆领域延伸。这种多元化转型,是所有企业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决定的。其效果呢?卓越早于当当迈入转型之路,走的也更彻底更深入,随着图书在其销售商品中下降到50%的战略目标实现,卓越在和当当竞争中也一举甩掉“老二”的帽子,在图书市场份额还是低于当当的情况下,总销售额却一下子走到当当前面,并拉开一定距离。而当当转型的慢,目前图书比重在其公司还在70%左右,以致现在还不断面临外界对其“全年盈利”问题的拷问。

  利润率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当和卓越10年以来,价格战的厮杀,对于图书市场的整体拓展功不可没,但是对于公司的毛利率却有重大的伤害。一笔订单中一本书赚几毛钱,甚至不赚钱在做营销活动时候是非常正常的。而像京东,凭借计算机类产品单价相对图书较高情况下,很早就取代当当博得 B2c头牌位置,但是新蛋、绿森等同类公司在产品定价策略上就是力争价格至少不高于京东的激烈竞争下,京东的毛利率一直难以提高。在部分数码产品,京东已经在单件产品上赚不到钱,而要最后向代理商或者厂家要返点的局面。所以京东在规模扩张中,更注重提高利润率,再用这一部分利润率来补贴部分产品,压制3c 数码领域竞争对手的发展。京东比卓越要好的是,其客户群体长期面对计算机类产品,其单价水平明显高,在多元化途径中,顺风顺水,很快就拓展到家电领域,这一转型,甚至已经隐约开始冲击国美苏宁这样超级线下零售巨头的领域。

  现在在京东一个客户下单金额超过三千、五千是非常正常的。也因为多元化,尤其是家电产品的进入,京东大幅提高了自己的单件产品毛利率,也快速拓展了自己的规模,最近两年高速发展,一年40亿规模,中国第一B2c位子做的好不快活,其目标已经从计算机类产品重点转移到家电是第一核心业务,计算机产品已经是第二核心业务了。这种转型,让京东确立了自己下一阶段走“线上国美苏宁”这一更明确更清晰的的战略目标。

  而作为多元化最慢的B2C巨头vancl、麦考林来说。他们目前还未遇到规模压力和利润率压力。所以其专业化的支点依据牢固,这也是他们还未匆忙进入多元化的本质原因。

  以vancl为例,vancl最为最近3年中国互联网一个新兵,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创立以来1475.48%的年均增长率。Vancl从男士衬衣起步,在电子商务开始发酵的2007年切入,这时候,中国网民对电子商务产品线的承载能力已经从标注图书、3C数码类领域向美妆产品、母婴产品拓展,服装产品线开始进入网民群体,网民开始逐渐认可在网络上购买服装的局面下。Vancl抓住这个历史契机,在服装这个专业领域里面,选择男装衬衫开始起步。定位准确,加上陈年的经营能力,30天无条件退换货、分润模式的互联网广告轰炸等营销策略都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产品线的选择,就是在网上卖衣服是成功最基础一环。

  但是因为发展的速度过快,vancl实际上也进行小规模的多元化。Vancl最早是“男士衬衫”,而且一度使用“享受全棉生活”为品牌口号。但是 2009年初,全棉字眼就已经消失,因为vancl的规模发展之快,必须突破“全棉”衣服才能满足其规模发展需求。其次,在2009年中后期,vancl 还先后推出鞋帽、毛纺家居、童装、女装等,这些都是对原来“男士、衬衫、全棉”这个更小专业的突破。否则以vancl1475%的发展速度,“男士、衬衫、全棉”很快就要到达瓶颈,所以这种突破是规模压力所决定的。但是,服装产品的利润率也决定了vancl不会着急进入其他家电、数码等领域。陈年自己也说了:衣服比图书好赚多了。

  确实如此。尤其是vancl一开始就走上自有品牌之路。这个和京东、当当、卓越、红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自有品牌,这保障了vancl能够在未来一定阶段内摆脱对手价格战的骚扰。京东销售的是别人的品牌,所以连买特网这样的新手都能在网站上进行“价格举报”,如果买特网价格高于京东公司,客户可以获得退款等。这就是血淋淋的价格战,而vancl却无此之忧。同样一件衣服,打上不同的logo就是不同的价格。这个在中国鞋类、服装类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同业的鞋子,打上耐克的牌子,售价可以高出10倍,而同厂同质产品,仅仅没有商标,就只能成为夜市地摊货。Vancl一开始就坚持自有品牌,这保障了 vancl的利润率。这个利润率已经使vancl在竞争对手比如现在欧莱诺、鲁泰等等新兵追赶下,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高出互联网B2C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另外,就是服装本身巨大的毛利空间,vancl现在的广告成本支出是占衣服的30~40%左右。在未来随着市场的稳定和vancl品牌认知度获得更高认可之后,vancl只要在广告费用上节约一点,那毛利就足够3c数码和图书眼红了。正式这中利润率的保障,使vancl这样的服装B2C在多元化中非常慎重,轻易不肯涉足低毛利领域的产品,比如大家电、图书、3c等。

  但是笔者是非常怀疑,随着服装市场快速增长,如果vancl还是以如此速度发展,瓶颈到来是迟早的,也许哪一天vancl很可能向自有品牌的珠宝、黄金、白银饰品领域或者美妆领域拓展。这关键看vancl在服装领域的发展速度了,在线上服装市场未饱和之前,vancl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向前冲刺。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更快发展,如无意外,新兵都将是从专业化起步,但是随着新兵发展,其初始选择的领域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他们的扩张时候,他们有天然的动机选择多元化,在选择多元化的过程里面,产品毛利是核心,图书3c等能够向家电等领域拓展,但是服装、鞋帽类,尤其是有自有品牌,能够稳享自有品牌高利润保障的,轻易不会向其他领域进行多元化扩张。

  而目前已经多元化的公司,向京东、卓越将继续努力寻求更高毛利的产品线,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推出部分自有品牌的产品(实际上卓越正小规模的进行类似行为的尝试)。

  电子商务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更多的是电子商务公司的自身发展压力的结果。像当当这样,后知后觉,转型慢动作慢的,才是真正容易掉队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