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意义
2025-10-06 06:03:30 责编:小OO
文档
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意义

相信,很多初入科研之门的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导师给了一堆文献,说回去看吧。我们拿回去之后,看到的却是和英语课上所学到的不一样的英文。好多的专业词汇,读完之后,不知所云。甚至查遍了所有的生词,读完之后,仍然不知所云。我们不知道可以从文献里得到什么,也不知道导师为什么让我们看这些文献。因此,陷入了迷茫之中。

同学们,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既然已经读研了。证明我们之前已经有了功底,具备了搞科研的基本素质。只是我们还没有进门而已。简单的说一说文献对我们科研的意义。

科研,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研究,既然是研究,就不能停留在已有的阶段不前进,所以要不断的提出新问题,解决旧问题。文献就是作者解决了旧问题之后,得出的成果,会介绍实验的背景,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实验的结果及实验的讨论。同时也会针对已有的结果,提出新的问题,这也是作者将要继续做的。

一、看文献的方法:

1、从文献作者展开看文献方法

看到一篇好文献后,可能觉得有些东西看不懂,这时候该干什么呢?

首先,搜索该文献所有作者的类似文献,然后把这些文献的所有相关参考文献也找出来,分写这个作者从这些参考文献中参考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参考和引用,如果是自己写文章,会怎么参考,应该怎么参考,以提高自己写文章时,引用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2、从参考文献展开的看文献方法

看到一篇好文献后,找出所有的参考文献,在看这些“参考文献”的同时,继续深挖他们的参考文献,这样不断的循环,最终你将越多到类似研究的绝大部分参考文献。

3、专题式看文献方法

也就是你对某一方面研究如果感兴趣,就将相关研究的论文和书籍都找来,然后大海捞针似的一篇一篇的阅读,等读完了,这方面的研究你也就掌握的非常清楚了,如果文献很多,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4、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有关文献阅读法

也就是你以你熟悉的试验方法或实验仪器或者是你能够或即将使用的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为线索,搜集相关文献,研究使用这些实验方法或实验仪器做了那些研究,为什么这么做?用于做其他的研究是否可以,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5、带着疑问去搜集和阅读参考文献

当你想到某个疑难问题又无法解决的时候,在那里闭门造车,独个人冥思苦想,可能最终很难解决问题,你该干什么,去查阅相关或类似文献,看看别人有没有已经做过的,如果没有;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从中找到解决你所思考问题的方法。

6、讨论式文献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前提是有几个人同时在做相关研究。

课题组里面有几个人——老师或学生,同时在做类似研究工作,可以定期组织讨论会,每个人讲自己最近阅读的文献和心得,以及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讨论,通过这种碰撞,最终发现的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当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当然越来越多。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7、看综上文献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一些很牛的人,他们写的综述文章,往往站的高度都很高,对已经做过的研究分析的是很全面的,对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见解,通过看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很容易了解该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这也是很多研究人员尤其是新入门研究人员困惑的地方——无法了解研究方向的过去和发展前景,通过看这些文章,容易给人信心。这样的文章如果应用“6、讨论式文献阅读法”效果更好。

二、看文献的步骤或具体思路

以上谈了看文献的方法,那么遇到具体的文献,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或者看了,应该怎么思考呢?

1,研究所看文献和其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比较分析每篇文献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做好记录

2,结合以前看的其他参考文献和文献笔记,思考用其他实验方法能否得到这样的研究结论,文献中的研究方法还能得到其他的研究结论吗?通过改进研究方法,是否能实现其他目的的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是还能得到新的结论,或者补充完成一些研究手段,是否可以在别人原来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

3,思考将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文献的研究方法和以前看到的或者自己熟练的研究方法)组合起来,能否做新的研究?能做那些研究,是否可以实现?

4,思考别人的论文的写作思路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别人的处理数据的方法、表和图的内容是怎么处理的,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可以借鉴,别人的遣词造句的方法。

5、学会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是非常重要。

阅读文献中,做好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联想——是扩大阅读面的方法,是将不同时期阅读的文献串起来的过程。

思考——是将文献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但绝不是抄袭和剽窃。

三、从看文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1、了解研究方向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通过看文献,可以知道自己想做的课题,是否已经有人做过,同一领域其他专家学者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有那些地方没有做,自己能不能做,是否值得做,从中也能看出自己从事的研究,在学术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我们做了之后是否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对于要申请新的课题或者研究遇到困境的时候,尤其有用。

2、了解别人的研究思路

设定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研究,苦于不知道怎么下手好,或者自己知道的研究思路很多,无法取决的时候,可以求助于文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们可以制定出多种研究方法、实验计划,从自己最有兴趣的方法入手,最终应该能够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四、文献(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

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论文迅速发表,让别人了解我们的研究进展。论文写得好,对其从事的研究工作总结地可能也越好,如果做得研究水平很高,论文写的不好,论文无法展示出我们实际的研究水平,容易别人低估,也影响以后申报课题。

科技工作者所写的论文最终会成为文献。所谓文献是科技工作者做完某项科学研究后,将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结果以某种约定的格式、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发表到相应的杂志或结集以专著形式出版的结果。这个文献就有价值,阅读的人或被引用的次数就越多,这也是衡量研究意义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写好论文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尤其重要。那如何写论文呢,这时候看过的别人的文献就该发挥作用了,参考格式,书写规范,表达方式,文本的编辑,无一不体现出前人成果对后人研究的重要性。当然,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作为前提的,写论文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长期积累的,不可能一触而就的。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马兰教授教授总结过发表论文的意义:

1、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科研工作者水平和效率的客观标准。

2、研究成果只有发表了,他人才能重复、验证,结果才可能成为知识。

3、科研工作者必须提供书面材料让同行知道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