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温州地区中职语文会考真题会考试卷A
2025-10-06 06:03:45 责编:小OO
文档
温州市职业高中(中专)毕(结)业会考

语文试卷(A)       2009年6月

一、基础知识(第1~7题每小题2分,第8小题6分,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水獭   宝塔   竹榻   塌方       B.责任   规则   浸渍   润泽

C.惝恍   倘若   倜傥   流淌       D.庇护   鄙薄   碧水   躲避

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谐   别出心栽   谈笑风生     B.风彩   扣人心弦   舍生取义

C.陶冶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     D.真谛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这项运动现在刚刚开始,在我们周围就       了多少动人的景象啊!

⑵他们交流管理经验,进行检查评比,      好人好事。

⑶徐霞客对祖国地理的       越来越注意。

A.出现   表扬   考查         B.出现   表彰   考察

C.呈现   表彰   考查         D.呈现   表扬   考察

4.下列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备受关注的单向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呼之欲出。

B.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吧?

C.三教练对体操运动员王小元说: “你最近有很大的提高,但仍要刻苦训练,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争取更大的荣誉。”

D.在今年的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吹拉弹唱,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文艺节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6.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  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  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7.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

C.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8.名句积累:(6分,每空格1分)

①此情无计可消除,                ,                  。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                         。

③羁鸟恋旧林,                             。

④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⑤青山遮不住,                 。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3题(共16分)

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生,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②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④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膺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⑤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决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有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拣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⑥可惜“串门”只能“隐身”,“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9.第①段中作者认为,为了实用的读书“当然得下苦功夫”。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属于“苦读”吗?作者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赞成的,还是不赞成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第③段,作者认为“读书好比”串门儿”,请问“读书”与“串门儿”的相同点是什么?作者又强调“读书”与“串门儿”不同的一点,请简要说明。(2分)

答: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阅读第⑤段,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画线句的理解。(4分)

⑴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⑵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

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⑵                                                            

12.阅读第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最后写道:“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请说说“这个“乐”与“追求享受”的区别。(4分)

答:“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追求享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共12分)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创造了奥运田径史上的奇迹,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们的踪影,高科技跑鞋成为运动员们的必备武器。

高科技跑鞋是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新一代跑鞋。它们采用各种特殊的材料,重量轻,避震效果好。同时,它们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此外,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利用鞋跟位置的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使运动员轻松省力。穿上它们,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他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那双鞋只有115克!它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双跑鞋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的成果,它由极其特殊的透明塑料制成,像是一件来自童话世界的艺术品。它总重量只有99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设计前,设计师们特意拍下琼斯比赛的英姿——在到达终点线前琼斯的脚后跟从不着地。针对琼斯的这一技术特征,设计师大胆启用了无后跟设计,“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红色闪电震惊世界,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许多高科技秘密: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使刘翔的技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5.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跑鞋有哪些特点?(4分)

  答:                                                             

                                                                 

1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7.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   1994年,俄罗斯撑杆跳高选手布勃卡在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及超柔软、超强度纤维等材料制成的高科技撑杆的帮助下,将世界记录提高到6.14米。这相当于跳过了一只长颈鹿。

材料二   2000年,奥运会的游泳赛场上,澳大利亚“飞鱼”索普身着一身联体的、模拟鲨鱼皮肤的高科技泳衣,劈波斩浪,一人卷走3枚金牌和2枚银牌。

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8.与例句中“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张良是时从沛公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樊哙从良坐            D.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19.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2分)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20.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刑人如恐不胜           B.封闭官室,还军霸上

C.此亡秦之续耳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1.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日之事何如            B.客何为者

C.沛在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2.下列有关剑的动作,不属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一项是:(     )(2分)

A.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B.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C.项庄拔剑起舞。

D.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四、作文(共40分)

“酷”,原指“残酷”“程度深”“极”……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的“酷”,学习优秀的“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个意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呢?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呢?

要求:以“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