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析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2025-10-06 06:01:06 责编:小OO
文档
浅析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有人说,通过一句广告语就可以看出一个品牌的内涵。“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口号,是李宁品牌在过去不断积累和完善的结晶。从最早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到“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品牌逐步积淀出它品牌独有的内涵。 本文正是从探讨李宁品牌的成长历程出发,以寻求我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一、国内培养阶段 

  1990年,李宁带着100多枚金牌和“体操王子”的桂冠宣布退役,创办了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如今李宁牌成为中国第一的体育品牌,其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崛起阶段 

  从品牌塑造的角度看,李宁牌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李宁公司拥有者李宁体操王子的身份,明星效应能迅速扩大李宁品牌的影响力。“运动品牌最重要是建立知名度,故此公司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家都知道李宁牌,这也是所谓的‘面’的推广。”李宁公司在发展前期能站得住脚,与李宁本人在内地运动界的知名度有相当大的关系;但层也很清楚,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字运动。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牌创立的初衷。1990年8月,“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第11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参加亚运会领奖服及中外记者的指定服装,“李宁牌”伴随亚运圣火传遍全国。 

  亚运会的体育让“李宁”一战成名,公司在当年剩下的4个月里就实现了近30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这对当时的“李宁”堪称幸事。但市场很快让李宁明白了一点:当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不高,传统的国营商业的主批发渠道冷眼旁观这个价格偏高的新品,并没有因为世界冠军的光环而对之刮目相看。为此,李宁开始了当时市场上前所未有的营销方式的创新。李宁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实施特许经营体系的企业:1993年开始实行特许经营。“李宁”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品牌,而特许经营不仅可以保证品牌形象在市场上的高度统一性,还能够借用经销商的力量迅速形成完整的营销网络。为了吸引者,每一家专卖店的开业,李宁都专程前往剪彩、签名。最早加盟“李宁”事业的人所创造出的财富效应,渐渐形成了一种投资导向,经营网络逐步扩张。李宁品牌能够如果迅速地扩大市场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界的教父,不得不说特许经营这一招用得很妙。 

  (二)低潮阶段 

  在1996年,李宁公司实现了上最高销售收入6.7亿元。那时李宁公司的梦想是在1998年达到10个亿,到2000年达到20亿。但是,事情并没有像李宁公司预计的那样发展,反而是增长在1997年戛然而止,此后一直到2001年,李宁公司的销售收入始终徘徊在7亿左右。这其间固然有风暴的影响,但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战略的缺位。 

  1.李宁品牌目标消费者不清。李宁公司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年龄在14到28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但真正购买李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的年龄在18到45岁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中等收入,非“体育用品的重度消费者”。 

  2.品牌面临被遗忘的危险。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但忠诚的消费者是崇拜李宁的那代人,更加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李宁品牌是隔膜的。在李宁品牌最困难的1997年,国内各地都在进行回归的庆祝演出,年轻人的偶像变成了王菲这样的酷酷的女歌手,年轻人希望运动鞋和服装显得更时尚。 

  (三)品牌再造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面对前有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拦截,后有安踏等国内品牌追赶的激烈竞争,李宁公司迫切需要进行品牌重塑。李宁公司不再完全以研发为导向,而专门派人去研究市场消费者的行为,对品牌战略做一个较为长远规划,目的是把李宁公司发展成一个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公司。2001年李宁公司推出了“重塑李宁”计划,决定全力打造亲和、时尚、魅力的品牌形象,将核心消费人群定位为:15岁~35岁之间,喜爱运动,追求时尚的群体。 

  首先,公司内部进行了访谈,尽可能激发“李宁”的品牌联想。最后初步选定的是“时尚和运动”、“潜能和运动”这两组联系。然后公司又做了32场消费者座谈,挖掘出消费者对“李宁”的想法。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一个关于“李宁”的新的品牌个性渐渐浮出水面:“李宁”要做成一个运动时尚的体育品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耐克的个性的判逆和张扬,对于中国普通消费者似乎有些高不可攀。阿迪达斯让人更多想到的是三十多岁的成功男士,其个性是稳健。而李宁的管理团队希望人们谈到自己品牌的时候,会用“亲和”、“时尚”、“魅力”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很明显,他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目标消费者。李宁牌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这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 

  二、国际化市场培育阶段 

  (一)签约NBA明星,实行专业化定位 

  在做出国际化决定后,2005年1月,李宁公司与NBA签约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就此迈出了展开专业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中国篮球运动热潮的爆发要归功于中国东部的城市化、中国频道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转播的NBA篮球赛以及随着物质的丰富,8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较以前上升了,更适合篮球运动。目前篮球爱好者人数已经可与乒乓球、羽毛球等相差不多。借助NBA在全球体育市场的影响力,对李宁公司打造世界顶级体育运动品牌形象、提升在篮球产品上的专业化定位、加强在国际市场的拓展等都意义重大。 

  (二)与西班牙篮球协会签约,国际化战略深入化 

  早在2004年,李宁公司就与西班牙男篮签订了为期4年的合约。就在“李宁”公司频频签下NBA球星之时,2006年9月,“李宁”又获得一个意外的胜利。身披“李宁”战袍的西班牙男篮首次杀入男篮世锦赛决赛,与欧洲冠军希腊队对决。并获得了世界冠军。顺理成章地,赞助商“李宁”也成为男篮世锦赛上最大的商业赢家。紧接着,李宁公司开始了对这次胜利的宣传活动,它开始在各大网站庆祝这次胜利,提供比赛花絮和现场图片,同时也对电视和平面媒体开放了采访。 

  如今,李宁正努力通过与国外运动团体及重大赛事的合作树立起国际品牌的地位。2006年李宁和CCTV5套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CCTV5所有的工作人员佩戴李宁的标志。李宁正在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上快速而稳步地前进着。 

  纵观李宁公司18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一个不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的国际化企业,不管是从李宁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还是产品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都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形象和运作模式。经过18年的历练,李宁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第一品牌,而18年的沉淀,为李宁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和提供专业化的产品铺平了道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