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2025-10-06 06:02:49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技巧、支撑跳跃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4、使学生获得一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4、使学生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5、培养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一 

    1、始业课:上体育课的安全常识(理论) 

    2、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 

    3、队列队行练习;游戏 

    二 

    1、50米快速跑;接力游戏 

    2、站立式起跑;快速反应练习 

    3、韵律操(一);游戏:射击 

    三 

    1、韵律操(二);捅马蜂窝 

    2、600米耐力跑;放松操 

    3、立定跳远;跳远接力 

    四 

    1、花样踢毽;踢毽子比赛 

    2、有趣的拔河;冲出重围 

    3、跳短绳;一分钟跳绳比多 

    五 

    1、走跑交替;变速跑(600米) 

    2、掷垒球;投准练习 

    3、单脚交换跳;游戏:大鱼网 

    六 

    1、队形队列: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右(左)转弯走 

    2、理论: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 

    3、排球:准备姿势;移动练习 

    七 

    1、排球:双手胸前垫球;小游戏 

    2、模仿操;柔韧练习 

    3、武术基本步伐;基本手型 

    八 

    1、队形队列练习;小游戏 

    2、双手抛实心球;力量练习 

    3、理论: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九 

    1、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 

    2、篮球:运球练习;原地传球 

    3、篮球:传球比快;行进间传球 

    十 

    1、技巧:前滚翻;柔韧性练习 

    2、技巧:后滚翻;游戏:贴膏药 

    3、400米耐力跑;放松练习 

    十一 

    1、跳远;游戏:小手球 

    2、投准练习;掷垒球 

    3、球性练习;运球接力 

    十二 

    1、武术基本手型;快速反应练习 

    2、武术基本步伐;游戏:争取胜利 

    3、技巧:立卧撑;叫号赛跑 

    十三 

    1、兔子舞;大家一起跳 

    2、100米快速跑;复习队形队列 

    3、双手掷实心球;小小保龄球 

    十四 

    1、复习、总结 

    2、身体素质测试 

    3、身体素质测试 

    十五) 

    1、复习、考试 

    2、期末考试 

    3、期末考试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务实、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体育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关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认识的提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继续推进体育课程开发与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规范体育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切实把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二、目标策略: 

    1、注重教研方式的转变,关注教研的互动性与实效性,研究提高教研实效的方法与策略。 

    2、树立正确的运动技能教学观,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加强自身相关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要注重自身学科素养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因地制宜构建有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要突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4、重视个人教学反思,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主动探索研究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潜力,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三、目标任务: 

    1、扎实推进体育课改工作,促进驾驶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新课标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观,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课改工作。 

    2、抓好体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备课(做到课前复备,课后有反思)要求教师关注体育教学艺术,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好本学期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课,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四、主要工作: 

    1、认真解读《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的测试工作,并做好数据的汇总、上传工作。 

    2、认真做好学校“二操(早操、眼保健操)一舞(校园群众舞)二课(体育课、活动课)”工作。 

    3、组建好学校田径队并实施训练。 

    4、组建好学校篮球队并实施训练。 

    5、认真做好“冬季三项”组织训练工作。 

    五、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中小学校园群众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培训。 

    九月份 

    1、参加市体育中心组、教研组长、专项组长会议。 

    2、召开体育工作例会。 

    3、组建校田径队并开始训练。 

    4、组建校篮球队并开始训练。 

    5、推广《阳光校园》群众舞。 

    6、迎接市《规范做好眼保健操》的检查。 

    十月份 

    1、召开体育组工作例会。 

    2、中片体育教研:温拥军 

    3、参加市田径专项组活动。 

    4、迎接市局对学校校园群众舞、课间体育大活动开展状况的检查。 

    5、参加扬中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体操教材教学评比活动。 

    十一月份 

    1、召开体育组工作例会。 

    2、组队参加扬中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省扬高中 

    3、参加篮球专项组教研活动:联合中心小学 

    4、组队参加扬中市小学生篮球比赛。 

    5、做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十二月份 

    1、召开体育组工作例会。 

    2、组队参加市第七届中小学生“冬锻三项”比赛。 

    3、参加扬中市体育优秀论文评比。 

    4、做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 

    一月份 

    1、召开体育组工作例会。 

    2、体育工作总结。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三、教学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基本走、跑、武术基本动作为主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达标项目)、直线运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1)、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课堂常规。 

    2、掌握基本体操、武术基本动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直线运球比赛等。 

    (2)、教学难点: 

    1、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 

    2、正确姿势、规范动作的自我体现。 

    四、教材分析: 

    小学一、二、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进认真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动作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 

    5、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6、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观念教学。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多种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成果,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业余运动的训练 

    建立健全完善的.业余运动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学校而积极努力。加强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四、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召开体育教师会议,部署学期体育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3、各年级认真训练旭日东升武术健身操。 

    四月份 

    1、各年级旭日东升武术健身操验收。 

    2、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业余训练。 

    五月份 

    1、做好相关体育项目测试、上报工作 

    2、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比赛。 

    六月份 

    1、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与业余训练。 

    2、各项训队认真进总评。 

    七月份 

    1、考查学生体育成绩。 

    2、总结体育组学期工作。 

    3、体育资料归档。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5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一些动作方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积极参与体质测试,争取优秀。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在x年级体育课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适应社会需求及体育课的特点和x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为主要学习领域,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比赛等有主题的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主要内容 

    (一)走和跑 

    1、能知道自然快速跑的动作方法; 

    2、会做出两臂曲肘前后摆动的自然快跑及前脚掌着地沿直线进行快速跑动作; 

    3、能了解在踏跳区内起跳的重要意义; 

    4、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跳远基本动作;做到在踏跳区内准确起跳。 

    (二)投掷能知道投掷的正确动作方法 

    能掌握巩固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 

    (三)技巧知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能做出连续前滚翻的动作,几个前滚翻之间的连接紧密,方向正,翻滚动作正确。 

    (四)韵律活动知道节奏操的名称和动作方法 

    能随音乐节拍将全套操连贯起来练习。 

    三、体质测试 

    (一)身高、体重 

    (二)坐位体前屈 

    四、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