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诗词中的拟人
2025-10-06 06:02:31 责编:小OO
文档
诗词中的拟人

     诗歌鉴赏中,往往牵涉到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等,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我们仅就古诗词中的拟人来谈谈。

   比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当然都是为了描绘更生动形象,表意更丰富充分。

   如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桃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写春林花事,已经凋谢!又加朝风暮雨,不断摧残。“胭脂泪”让人想到女子泪,可在这儿说女子泪,没有缘起,再结合上下文,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仍然是说花,拟人而已,是说林花经朝雨暮风,被摧残好像女子哭花了妆,别有风致,哀艳动人。这样文意就贯通了。

再如《燕归梁  风莲》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一作姬),见荷花,被风吹。

我们看到的是唐宫美人,她是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阳春昼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绛裙曳烟,珠衱飘雾,玉光四射,奇丽袅娜的身影,回旋在人们心上,是多么难以恝置的美艳的传奇!突然,撼天动地雨点般的急鼓,惊破了舞曲,惊散了凤侣,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接着是“见荷花,被风吹”,在此,我们有些糊涂了,怎么突然说到荷花?  再联系题目,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此词整篇都在写荷花,莲华不易传神,风莲更不易传神,所以作者通过梦的方式,将风莲拟人化。,写出了莲花的风致。 当然,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词,是一曲宗国沦亡的哀歌,是南宋朝廷的挽歌,但即使撇开它的寄托意义不谈,仍然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李清照的《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前面说梅花,接着是“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似乎是突然转说人物了,其实是词人采用了拟人手法,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这样文意就畅通无阻了!

      再如薛涛《牡 丹》:“去春零落暮春时, 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 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 夜深闲共说相思。”其中“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花人之恋梦幻迷离,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如对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自有一种醉人的艺术魅力。以上这些应都是以人拟物,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这种在古诗词中不很多见,较为难懂,望多加注意!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整首诗,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让楼去观览,川去迂回,让雁牵愁心飞去,山衔好月走来。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颔联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再如: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这两个例子都是以物拟人的,这在古诗词中较为多见,只要留心,细细琢磨,这类题应该能够迎刃而解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