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学案例《千家诗》
2025-10-06 06:01:43 责编:小OO
文档
千家诗(三)《秋月》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简单了解诗意,感受诗人描绘的意境。

3. 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与精彩。

教学重难点:

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课前准备:搜集程颢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师: 请同学们一起背诵一下《爱莲说》。

2.生一齐背诵,师: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大家背诵这首古文吗?因为呀咱们今天就要学习《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徒弟所写的诗《秋月》。师板书课题及其作者的名字。

3.谁能根据你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程颢?

交流作者程颢生平,师相机板书诗人朝代:宋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程颢不仅是宋代的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老师,或者借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朗读,师板书整首诗。巡视,提醒读书姿势,帮助识字。

2.点名读诗,纠正字音,给予鼓励和肯定并给予指导。

3.同学们,看你们读得起劲,老师也想参与展示,能给予老师展示的机会吗?请拿出你的笔,认真听并记下老师读诗的停顿点和节奏。

4.师范读,点名到黑板标注生听到和理解的节奏,并按自己的标注读一读。

学生评价:老师他读的节奏不对,和您的停顿不一致。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吟读方式,不存在错误,要敢于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同学们,老师曾经跟你们说过,读古诗讲究平长仄短,请你在自己的课本上标注出诗中每一个字的读音,并按这一规则试着再练读几遍,看看是否有了更浓的韵味?

4.生展示朗读,韵味渐浓,很有吟诵的味道,师给予肯定。

二.再读感悟,了解诗意

1.师: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读书而不知道其中的意思,等于没有读书”。我们读诗也是如此,要想更好地掌握这首诗,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和描述的画面,就要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诗意”和“温馨点击”,初步了解一下诗的含义。阅读的时候注意结合诗句去理解。

生仔细阅读,翻看诗句,找到相对应的注释。

2.小游戏“考考你,猜猜看”。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诗句的理解,生根据老师的讲述,说出相对应的诗句。

3.了解了诗的意思,我们就能更好的想象出诗人描述的画面,你们能解答吗?诗的题目是“秋月”,可是全诗却没有一个字与月亮有关,这是什么原因

生再读全诗,讨论交流,但未能体会得出。

师提示:诗人在秋夜里,远远地欣赏着这秋季山间的美景,清澈的小溪静静的流过碧绿的山头,作者看得很清楚;蓝天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作者也看得很清楚,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月亮很明亮!

师总结:是的,秋夜里,作者看得清蓝天上的白云悠悠,看得清山上的红叶点点,这正说明了秋月的明亮与皎洁啊!作者无一字谈起月,却字字描绘出月的皎洁,给我们美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感受再去读一读全诗吧!

三、多种形式诵读,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师:同学们,诗人用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秋季的夜晚山中赏景的悠然自得,我们能用什么形式去分享这种悠闲和惬意呢?用熟悉的旋律去改唱本首诗好吗?

生:讨论,展示。分别用《字母歌》、《生日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旋律去改唱诗歌。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用寥寥几行字,就描画出了一幅多么美的秋季山间美景图啊!碧绿的山头、潺潺流淌的小溪、点点的红叶、悠悠的白云,多么缤纷的色彩啊!那么就请你用手中的画笔,把这首诗中的美景画出来吧!下一节课我们来展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