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建议书.doc
2025-10-06 06:03:23 责编:小OO
文档
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园区概况

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以下简称园区)位于泰州市主城区东北郊,总规划面积近38.6平方公里,40%为国有农地。2010年7月,被江苏省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区以来,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产业兴区、办区兴业”的发展理念,坚持“特色为先、效益为本”的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有农地资源及华东地区少有的地热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示范为主线,以站北路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 “五园三区一中心” 的总体功能布局规划(五园:生态渔业养殖园、花卉博览园、良种繁育示范园、生态林牧观光园、美好家园;三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物流区、综合服务区;一中心: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形成了良种繁育、花卉苗木、淡水养殖、畜牧科技和生态旅游等五个产业雏形,即以培育推广与示范为主的稻麦良种产业,以彩叶苗木和高档花卉新品种研发、生产和经营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以特种淡水产品种苗繁育、高效养殖、休闲度假为主的淡水养殖业,以水禽、宠物和地方种猪新品种繁育养殖推广为主的现代畜牧科技产业,以设施农业、生态林业、体验农业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

项目概况

粮食及粮食精深加工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衔接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关键产业。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项目建设依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每天面对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越来越青睐方便、快捷、营养的粮食精深加工产品。

长三角城市圈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圈,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第一,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的总人口将从2000年的8743万增加至2020年的11230万和2040年的12500万,人均消费水平位于全国之首,对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位于全国之首,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泰州地区是粮食的盛产区,全市目前现有各级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30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100吨/天以上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只有9家。但这些企业层次偏低,在规模化生产能力、精深加工水平、带动辐射力、科技创新速度、精深加工科技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上相对较弱,没有真正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不能适应国际、国内面粉、大米加工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目前我国粮食精深加工向“安全、优质、营养、方便”和“专、新、特、精、深”方向发展,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园区投资建设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将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

依托泰州地区小麦和水稻的特色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建设由粮食→粮食粗加工制品→粮食精深加工制品(小麦→面粉→面制品、水稻→大米→米制品)的产业化粮食科研、精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业链经营的整体效益,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增值和粮食产品的全利用,形成面粉、大米、高档面制品、米制品、米面精深加工产品和营养休闲食品生产经营产业链,辐射长三角城市群9000万以上人口,近期年生产销售额10亿元,中期年生产销售额达20亿元,成熟后年生产销售额达40亿元。

(三)项目投资概算及效益评估

项目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2000万元人民币,配套设施80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20000万元人民币。建设期为2年,预计投资年回报率15--20%,回收期5年左右。

项目建设优势

(一)资源十分丰富

泰州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泰州粮食资源非常丰富,盛产水稻、小麦、油料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常年粮食种植面积650多万亩,粮食产量400多万吨,夏粮及小麦单产连续多年全省第一,水稻单产全省第一。附近的扬州、盐城等地也有丰富的优质粮食资源,为粮食深加工提供了优势原料。此外,随着国家对农产品物流运输扶持力度的加大,苏北、山东、河南等盛产粮食的地区也提供的充裕的粮食资源。

(二)交通优势突出

园区交通优势明显,物流通畅,公路、铁路、水路与航空运输十分便捷,为发展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公路:宁靖盐高速、京沪高速和溧海高速公路环绕园区四周,从园区至上海、苏州和南京等大中城市只有1-2个小时车程。    

2、铁路:泰州火车站座落区内,距核心区仅1.2公里。铁路线与全国干线铁路接轨,拥有北京-哈尔滨、青岛、深圳、成都、兰州、汉口等六条黄金始发线。

3、水运:国家三级航道泰东河和四级航道新通扬运河穿区而过,直达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泰州港到达的国内航线西至重庆,北至大连,南至海口。国际定期班轮直达世界104个国家和地区。园区距泰州港约25分钟车程,并有高等级公路相连。穿园区而过的国家三级航道泰东河、新通扬运河与长江直接相连,距离只有20多公里。园区在泰东河岸边修建了日吞吐量2万吨的码头区。

4、航空:距即将通航的苏中机场仅20分钟车程,而且在2小时车程范围内还有上海虹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三)区位优势明显

泰州地处江苏省的几何中心位置,园区地处泰州市的几何中心位置,同时又地三角巨大消费区和苏北全国最大粮食生产基地的结合部,具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园区为中心,“一小时商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等7个中等城市;“两小时商圈”包括上海、南京等2个省会城市。“三小时商圈”就涵盖了整个长三角地区,辐射人口达9000万之多。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园区建设粮食精深加工项目,生产销售成本明显降低。据初步测算,与宿迁相比,产品从我区运往上海仅运输成本就降低15% 。

 (四)配套服务完善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路、网络、电视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综合生产要素成本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低30%以上。

园区设有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为项目方在投资及以后运营过程中涉及招商、外经、工商、环保、技术监督、税务、消防、劳动、建设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实行 “一站式服务”。

园区所属地级泰州市拥有500多万人口,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将近1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员相对稳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由泰州市粮食局投资1亿多元、占地近200亩、库存6万吨、日加工300吨大米的粮食储备库正在抓紧施工之中,项目建成后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省、市对具有相当规模、辐射面广、产业链长、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注重扶持国有粮油企业做大做强,以提高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渗透力,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能力。园区为江苏省重点农业示范区,是农业部重点挂钩联系示范区,国家、省以及泰州市每年都会根据园区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园区为一级财政管理,具有较灵活的财政运行机制,每年都会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对加大粮食精深加工科技研发投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提高粮食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和扶持。

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集中体现国家导向,能够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就业水平。另一方面,本项目具有投资回收期短、效益好、利润高的特点。因此,无论从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来评价,在园区建设粮食精深加工项目都是可行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