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气和天气预报说课稿
2025-10-05 10:06:05 责编:小OO
文档
《天气和天气预报》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半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地理学习规律,养成了较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天气”和“气候”是生活中常见的两个词语,学生对此并不陌生,难度较小,因此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天气预报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冷热晴雨的天气变化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引出无数有趣的疑问。同时人类生产和生活也不断影响天气和气候,使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发生变化,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不仅有趣而且对后面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教师过渡:根据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2、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识记部分当地的灾害性天气和预警信号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生活中正确区分和适应天气、气候这两个术语

2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天气、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通过体验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3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掌握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区别

②熟悉天气预报的使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难点:熟悉天气预报的使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过渡: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说说我的教学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视频和图表资料,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讲解法: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活动法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和学法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下今天的天气吗?你们还经历过什么样的天气?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气候?

学生回答,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气和气候

【讲授新课】:

提问:在历史上,高明的军事家就懂得利用有利的气象来取得成功,你们能举例这样的事例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激发学习热情

1、朗读古诗中描写天气和气候的句子

(1)渭渭城小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使学生从诗句中体会气候和天气

2、活动:找出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哪些是描述气候

风和日丽 终年炎热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 雨过天晴 雷电交加

师生共同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

3、自主学习,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重点

4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过程主要是:①气象卫星观测,获取气象情报(天上)

            ②地面接收站接受气象数据(地下)

            ③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生成天气图标(计算机)

④专家对天气预报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开大会)

            ⑤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电视播报)

将制作过程简化,方便学生记忆天气预报制作顺序

5、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结合图片识记,组织学生进行天气预报播报活动——我是“小小天气预报员”

6人类活动和空气质量

了解我国的空气质量等级,PM2.5、雾霾的概念以及其来源

7自由活动: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

六、说板书设计

                     天气和气候

                 一、概念

                    天气:短时间、易变

                    气候:长时间、稳定

                 二、常见的天气符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