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8篇】
2025-10-05 10:06:40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8篇】

一、课题负责人王**老师通报课题立项情况:

1.课题名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课题级别:县级小课题

3.选题缘由:我园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惯、胆怯、自私、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全面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幼儿心理问题行为,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我们确定了这一课题。

4.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预防矫治幼儿心理问题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2)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家庭、社区、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3)通过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5.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9月——10月):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方案。制定各年龄段目标、内容及系列活动计划,撰写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5月):课题组成员认真实施研究方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总结、归纳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二、保教主任李悬老师安排课题研究分工及第一阶段工作:

1.课题研究工作分工:

王国民: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策划、实施、管理、归档工作。

阮慧:负责教研活动的决策和制定。

李悬:负责课题教研活动的实施、研讨和总结。

沈传炉: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陈锦侠:负责课题研究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各班保教老师:负责本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活动的实施。

各班保育老师:负责本班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当前课题研究工作任务:

(1)查找资料,开展园本培训,学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完成学习笔记。

(2)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2】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周,起病大多较急,多数患儿以腮腺肿大开始发病,少数患儿开始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厌食、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肿大的腮腺炎应注意以下事项:

1.隔离患儿,预防交叉感染。患儿在症状出现9天内,不应到学校或公共场所。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星期到出现症状后

9天。隔离患者至肿胀完全消失1周,避免跟其他未患此病的小儿接触。

2.让患儿适当卧床休息,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以利于毒素排出。要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等漱口,特别是每顿饭后,要坚持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以预防口服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性感染。

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一般开窗通风30分钟即可。开窗通风对防止空气传播病毒会有一定的作用,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冬季,一间80平方米的房间在无风且与室外温差为20度时,开窗通风9分钟即可置换室内空气一次。但要注意避免受风着凉。

4.注意合理饮食。给患儿吃流质(如米汤、豆浆、蛋汤等)或软质(如挂面、面片、米粥等)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5.对高热患儿出汗过多者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6.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用具(如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可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在冬春季节加强营养、保暖及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3】

一、少年儿童对衣服有什么特殊要求。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大好时期,此阶段对衣服的选择,应适应其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

(1)衣服要宽松、柔软。在购买或自做衣服时,要想到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服装要宽松些,柔软些。

(2)衣服要透气、保暖。生长发育时期,身体不仅需要的热量增多,而且也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此时的衣服需透气性能好;但冬天又在注意衣服的保暖性,以防止柔嫩的皮肤发生冻伤。

(3)衣服要美观、大方。少年儿童正在成长发育,性格多表现活泼、开朗,穿着应美观、整齐、大方。

(4)要预防衣服导致的皮炎。新买回的衣服,一定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使残留在衣服上的化学物质清除掉。平时衣服要常洗常晒,以保持清洁整齐及衣料的良好性能。

二、少年儿童怎样穿着打扮。

(1)合于少年儿童的身份和年龄特征。少年儿童的穿着不在于质地昂贵、做工考究、式样奇异,而在于能否显示时代的风貌和少年儿童的活泼、健美的年龄、性格特点。因此,服装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丰富、和谐的色彩为宜,打扮则以朴实、大方为美。

(2)合于舒适、和谐的原则。穿着打扮不能只跟着“流行”转,而忽略了自己的体型、脚型、肤色等具体情况。

(3)合于自然、健美的原则。少年儿童动作灵敏、体型健美、皮肤光滑红润,是一生中最充满朝气的黄金时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和健康美,一般无须多加打扮。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4】

一、中暑的急救处理。

到了盛夏季节,在烈日下和高温环境里学习和劳动时,由于高温不断作用于人体,使体内散热困难,很容易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和呕吐等中暑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虚脱晕倒。

发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人衣领,同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轻者一般经过上述处理会逐渐好转,再服一些仁丹或十滴水。

对中暑较严重者,除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处,同时用井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然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二、溺水的急救处理。

溺水是儿童少年最常发生的意外事故。中小学生自己下河游泳而又不熟悉水性是发生溺水的最主要原因。还可因在河边、井边玩时失足而落水。

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必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杂草及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对口腔紧闭者可捏其两侧脸并用力启开牙关。然后采用以下方法:

(1)抢救者半跪,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大腿上,使头部下垂,按压背部。

(2)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背部向上,头部下垂。(3)抱起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抢救者的肩上,快步奔跑。应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切不可因倒水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而延误时间。

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果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与心按摩应同时进行。在不停止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喊来成人帮忙或叫救护车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抢救治疗。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5】

近视眼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之一,得了近视眼,不仅影响生活和学习,在以后的工作、服兵役、报考高校时也会受到。在少年儿童中,近视眼主要是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引起的。读写姿势不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太近,用眼时间过长,经常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地方读书写字,以及体质虚弱等,都容易引起近视。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以下几条:

1.“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连续读写一小时左右要何处片刻,或向远处望一会。

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做到“”:不在光线太暗及光线过强的地方读写;不在动荡的车厢里、走路时看书;不连续长

时间读写;不趴在桌子上读写或躺在床上看书;不看字体太小或印刷不清的书。

3.连续看电视半小时至一小时后,需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幕在距离不要低于2-2.5米。操作电脑时,眼与电脑屏幕的距离以50-60厘米为宜。

4.坚持做眼保健操,平时注意加强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定期进行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早治疗。二、沙眼的防预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由一种叫作沙眼衣原体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沙眼衣原体比细菌还要小,存在于病人眼的分泌物内。健康人若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污染了的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就会被传染。

得了沙眼后,眼睛有痒涩、磨痛、怕光的感觉,眼睛分泌物增多,见风就流泪,容易疲劳。如果把眼皮翻过来,可以看到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并有淡黄色半透明的小泡,称为“滤泡”。若不及时治疗,眼睛就会受到很大伤害。

预防沙眼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和别人共用毛巾、手帕、洗脸水,更不要用脏手揉

眼和用脏手帕、衣袖擦眼睛。手帕、毛巾要经常烫洗或者煮沸消毒。要勤洗手和剪指甲。得了沙眼要及时治疗。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6】

(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1.请小朋友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动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内。

(二)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1.请幼儿观看《蜡笔小新》对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进行讨论。容2.出示洋娃娃请幼儿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小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3.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

(三)案例分析幼儿分组开展“参与式讨论”老师做好引导和记录。1.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进行案例讲述组织幼儿开展讨论。2.分组“参与式讨论”提出自我防卫的策略。

(四)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师生健康素质为目标,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增强健康防病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领导,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学校成立了彭仁义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健康评价方案》的要求,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健康教师要有学年度教学计划及总结。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监管职责。要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

制,不断增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三村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彭仁义

副组长:王昌胜张娜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1.让学生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了解儿童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并注意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知道保护眼睛、牙齿、耳朵、鼻子的重要。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三年级

1.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并掌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方法。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1.使同学们熟记急救、火警、盗警电话号码,在遇到急救病人、车祸、火警等急救、意外事故时,懂得如何打电话。

2.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自己的情绪。

五、六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4.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使自己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看待自己身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

思考能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5.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6.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利用有关文稿、图片、光盘等开展培训,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开设好健康教育课,使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

3.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和人口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4.要把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列入健康教育内容,血防等地方病知识教育每学期安排2-3课时。要对中小学生进行艾滋病、肺结核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继续完善心理咨询室,为广大留守儿童及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情绪能力、心理障碍预防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团结协作人际关系的培养。

6.着眼于师生疾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霍乱、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地方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了解性病、艾滋病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7.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开展口腔卫生和预防近视眼的健康教育。血吸虫病疫区学校要积极开展创建无急性血吸虫病人学校”活动。

8.强化食品安全教育,学校有专人负责对食堂餐厅食品进行卫生检查,严把面粉、菜、肉、油采购质量关,保证学校食品安全。同时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营养知识,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懂得学习、劳动、生活过程中对饮食营养卫生的要求。

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水平

学校要加大对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载体普及健康生活知识;以教导处牵头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教育会议记录【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增强学生卫生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为重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呵护学生成长为宗旨,把开设学校健康教育课活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和部署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二、活动要求

开设、上好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强化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自觉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

1.知识、情感、意志与行动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强化学生增进健康的情感与意志,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将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拥有健康人生。

2.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必须对已经存在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地干预。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

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我保健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同伴、教师、

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与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自我应对及自救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主动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规划、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家长学校、医疗机构、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学校健康教育的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四、活动内容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一)课程教学

1.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要求的基本原则,各部门、各学科紧密配合,互相协作,努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效。

2.建立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

3.学校健康教育实施与多学科渗透。健康教育与《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除基础型课程外,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日宣传活动、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资源与形式

1.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教育效果。

3.学校通过以下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一要在课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开展课外健康教育,利用班会、团队会、专题讲座、板报、画廊、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健康教育;二要采取儿歌、游戏、训练、辅导、授课等形式进行学生健康教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