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2025-10-05 10:10:06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编号:1600053Z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必修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造价 

学 时:120 

学 分:7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它直接对应建筑施工员、 监理员、 

质安员岗位的施工方案制定工作及施工质量控制、检验与评定工作,培养学生解决建筑工程 

施工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施工员、监理员、质安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 

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前置课程:建筑制图与实训、建筑材料、工程测量与实训、房屋建筑学与实训、建筑力 

学、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实训。 

后续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实训、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实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二、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施工员、监理员)的需要,统筹考虑前后续课 

程的衔接, 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 并兼顾土建大类对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 

围绕施工员、监理员岗位工作中施工方案的制定能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施工质量的 

检验与评定能力来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按照建筑工程建造流程即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基 

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进行课程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一栋框架结构的房屋的施工任务为载体,按“布置任务,收集资讯、计划、决策、实 

施、检查、评价”六步进行教学活动。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 120 学时,学分为 7分。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各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及质量验收方 

法,了解国内外建筑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能根据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的条件,查询 

相关信息,从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施工方案,设计作业流程,准备相应的

2 工具、材料,完成基础施工、主体施工、防水施工和装饰施工等施工任务,做好施工过程质 

量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等工作, 并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施工技术问题, 能与施工班组、 

项目经理进行沟通,自觉遵守施工规范的工作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基本达到施工员、监 

理员、质检员执业资格相应的的施工知识与技能要求。 

具体能力目标: 

1、 能描述房屋建筑施工中各个阶段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2、 能比较各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特点并进行选择; 

3、 能初步把握各个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质量控制; 

4、 能初步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5、 能进行常用的施工计算以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 

6、 能编制常规项目的施工方案。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号 工作项目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建议 

学时 

1 施工现场三通一 

平 ● 知道场地平整的施工程序; 

● 熟悉常用场地平整的施工方法; 

● 熟悉场地平整施工机械的适用 

范围; 

● 掌握场地平整施工过程质量控 

制方法; 

● 掌握场地平整质量检验方法; ● 会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 会进行场地平整放线; 

● 会进行场地平整质量验 

收,填写质量验收工程资 

料。 8 

2 基础工程施工 ● 知道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的施工 

过程及控制要点; 

●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设计方法; 

● 熟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施工要点; 

● 掌握基槽质量检验方法; 

● 指导预制桩、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 会监控桩基础施工质量; 

● 能根据现场情况,对地基 

进行局部处理。 

● 能初步根据给定的现场条 

件选择合适的排降水方 

法; 

● 能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选择 20

3 流程; 

● 掌握桩基础的质量标准与安全 

技术; 

● 掌握桩基础的检测与验收方法。 合理的土壁支护方式; 

● 会进行基槽质量检验。 

3 主体工程施工 ● 熟悉初步组织组合式进行模板 

的安装支设工艺; 

● 掌握组合式模板进行检查验收 

要求; 

● 熟悉钢筋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 

验报告及现场观察评价方法; 

● 掌握熟悉钢筋焊接质量检查方 

法; 

● 熟悉混凝土浇注的有关规定进 

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熟悉砼养护的要求及措施; 

● 掌握常用的砌筑材料质量控制 

及施工作业要求; 

● 知道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 

与技术要求; 

● 掌握结构吊装方案的确定及构 

件的平面布置。 ● 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步 

进行模板设计,综合考虑 

模板的承载力、刚度和稳 

定性; 

● 能完成一般脚手架方案的 

编制; 

● 能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构件 

中各号钢筋的下料长度; 

● 能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纯料 

配合比和现场的含水率确 

定实际施工的配合比; 

● 能对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能根据工程的特点合理选 

择垂直运输机械; 

● 能对砌筑质量进行评判和 

控制。 

● 能确定结构吊装方案,能 

熟练选择吊装施工机具。 72 

4 防水工程施工 ● 了解常用防水材料的特点及应 

用范围; 

● 掌握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 

要求。 ● 能初步组织地下防水混凝 

土、卷材防水层施工并进 

行质量控制。 

● 能初步组织屋面卷材防水 

层施工并进行质量控制。 

● 能初步组织厕、浴间卷材 8

4 防水层施工并进行质量控 

制。 

5 装饰工程施工 ● 掌握抹灰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 

量要求; 

● 掌握饰面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 

量要求; 

● 熟悉涂饰和裱糊工程的施工工 

艺和质量要求; 

● 熟悉幕墙的安装工艺和方法。 ● 能描述一般抹灰工程的施 

工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 

● 能描述饰面工程的施工工 

艺并进行质量控制; 

● 能描述涂饰和裱糊工程的 

施工工艺并进行质量控 

制; 12 

学时合计 120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 

(2)教材内容应将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的实际工作任务即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 

工质量验收与评定、施工方案的编写与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质量检 

验方法结合起来,按房屋建造施工流程划分成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 

施工、 防水工程施工、 装饰工程施工等 5个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内容, 通过自行编制施工方案、 

观看施工录像、工地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每个学习情 

境下均有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要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 

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施工录像模拟及工地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的房屋建设施工

5 过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 

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会进行常用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施工的组 

织。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 

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施工工艺流 

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工地现 

场的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工地 

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 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评价建议 

课程教学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期末理论知识考核, 

而是“学”和“做”相结合,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各个教 

学项目的过程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的分数比例如下: 

教学项目(70%) 暑期综合实训(30%) 

1、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10% 

2、基础工程施工 15% 

3、主体工程施工 25% 

4、防水工程施工 10% 

5、装饰工程施工 10% 暑期综合实训 30% 

每个教学项目在课程教学期间随实训项目、课程教学进行,考核项目及分数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10%) 

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5%);个人书面作业(5%) 

(2)实训项目(65%) 

实训项目从施工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施工和检验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实训计划完成情况的 PPT 演示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其中施工方案 

设计能力评价、施工和质量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工作态度评价由任 

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评价更能体现学

6 生真实的能力和水平及职业素养。 

1)信息收集、利用评价(10%) 

2)施工方案设计能力评价(15%) 

3)施工和质量检验任务完成情况评价(15%) 

4)团队合作能力评价(10%) 

5)工作态度评价(10%) 

6)实训计划完成情况的 PPT 演示评价(5%) 

(3)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25%)——期末考核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编写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 

(2)教学 ppt 课件。 

(3)已开发建筑施工技术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 

(4)充分利用电子书籍,《建筑施工技术开发》、《施工技术》、《混凝土》等电子期刊, 

以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 

(5)建有 10 个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 

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六、编制说明 

1. 本课程标准由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叶雯、张强、林劲老师合作开发。 

2. 执笔:叶雯 

3. 审核: 

4. 时间: 2007 年 12 月 28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