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2025-10-05 10:03:07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各阶段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注意事项

  

前言

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是公路建设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决策的基础,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按程序做好前期工作是交通建设贯彻实施国家的方针、和交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有序发展,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保证。

一、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

根据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即:项目实施前的一系列决策工作)一般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这样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研究重点不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重要依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经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预可行性研究

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路网规划和公路建设五年计划为依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重点阐明建设项目的必要性,通过踏勘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项目的规模、技术标准,进行简要的经济效益分析,审批后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本阶段技术工作主要是进行路线走廊带研究,所以从工程方面所有可能的走廊带均应研究全,从经济方面需对影响区域内所有地方的意见高度重视,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一方面部门要协调,另一方面设计部门要从经济、通道、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好解释工作,统一方方面面的思想与认识。

三、工程可行性研究

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级单位的委托书)为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通过必要的测量、地质勘探,在认真调查研究,占有必要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建设方案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综合论证,提出推荐的建设方案。本阶段主要是需要解决工程建设的标准、确定建设规模,基本拟定路线走向,并初步落实投资估算。工程一经批准,即作为下一阶段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依据,编制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补充预可工作

现在很多项目由于工期较紧,往往省略了预可环节,这样的工可还得包含预可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建设方案的选择这一部分,必须进行多走廊带的研究,对所有可能的走廊带,进行技术、经济、产业带动、路网规划、环保等方面综合论证后,筛选掉不具有比较价值的走廊带,再对剩下的走廊带进行同精度的比较。

(二)资料的收集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注意完整收集对路线布局起控制影响的资料,如沿线城镇规划、矿产资源分布、基本农田分布、风景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文物情况等,要完全掌握路网资料如铁路规划、公路规划、航道规划等,并且要十分清楚有的环节是一票否决或者是很难通过专项评审的,比如一级水源保护区是禁止修建建筑物的,除非修改水源保护区的划定范围;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原则上是不允许进入的,且实际处理中往往是很难通过专项评审的,路线布设时必须考虑这些专项评估报告能否评审通过。

(三)路线地质调查

以往的工可报告编制中,由于受时间与经费等所限,地质勘探工作做得很少,有些甚至未做,导致有的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路线在某一段根本走不通,如有一个项目约有10km路线基本走在岩堆体上,处治费用很高,导致初步设计大范围改线。路线设计是勘察设计工作的龙头与灵魂,所以对项目有控制作用的工点,如特大桥、特长、长隧道等影响巨大的构造物应尽量做一些地质勘探工作,确保大型构造物设计方案基本可行。同时还应加强现场地质调查工作,一些设计人员工可报告编制完了,但现场情况还不熟悉。地质调查不能简单的依靠1:20万区域地质图,应沿各路线走廊带逐一踏勘调查,应体现地质选线的特点。

(四)注意投资估算的控制

经验证明,现行投资估算指标比概预算指标偏低,一些工程估算不足以控制工程规模,导致概算超出,这就需要编制估算时必须要由设计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把关控制。

四、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以审查批复的工可报告作为设计依据,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工可的成果,理解工可的意图。由于现在很多项目前期研究时间不足,导致深度不够,方案可能有遗漏,所以初步设计阶段做到不遗漏有价值的路线方案尤为重要。本阶段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继续加强资料的收集

部分项目工可阶段可能存在资料收集不足,或出现遗漏的情况,个别地方的主导性意见可能误导设计人员,如某项目某县希望高速公路能通过其境,并在某特定位置设置一个互通,而忽略了一个金矿的资料,工可线位倒是走过去了,初步设计一研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另外有的资料具有时效性,有可能在工可至初步设计这一个时间段内(有的项目这个时间段有可能拉得很长)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原来没有的、不对路线起控制的因素由于时间的变化现在出现了,影响了路线方案的确定,所以要继续加强资料的收集。

(二)加强地质勘察

项目在初勘时若深度不足,没有摸清地质情况,就会导致施工图改线,或者给施工造成巨大麻烦。如某项目一座刚构桥梁的主墩桩基施工后才发现一大型溶洞,只好硬着头皮进行处理,最终多投入了近两千万元。初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基本确定路线、桥梁、隧道、互通、特殊路基等的设计方案,并以此编制概算,如果没有准确的地质资料作为支撑,则施工图阶段其可控性将出现异常。

(三)注重控制测量的检核

现阶段勘察设计的分工较细,若控制测量时未校核地形图测量的精度,设计人员又未及时检验,则可能出现衔接出错。曾经有个项目施工时发现水准高程不符合,差了两米多,导致挖方变为填方,挡墙变为桥梁了,根本无法准确施工,最后只有重新定线、测量、重新设计。所以初设中应重视水准点、导线点的复核工作,另外还应注意核对地形图的精度、控制性横断面的准确性等,以保证路线方案切实可控。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是根据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作为设计依据的,是用来指导施工的,故必须便于管理和组织施工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涉农问题

现在农民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自我维权力度逐渐加大,从最近两年施工的项目发生阻工事件明显多于以前的项目可以看出这一点。修建高速公路某种程度确实给沿线农民带来了较大的不便,所以应更多的考虑一些人行天桥、人行通道,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有的地方还要考虑将来农村道路可能加宽改造,提升道路等级,我们不能为降低一点工程造价而致高速公路建设产生不和谐的现象。

(二)重视隧道进口

现在高速公路已经大举向山区进发,隧道越来越多,多个项目的施工经验告诉我们隧道进出口太重要了,隧道进出口的平纵面线形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必须高度重视,另外洞口必须尽量避开危岩、堆积体、大型滑坡体,并尽量避免偏压进洞,受地形所限时亦应尽量减短偏压长度,特别是地质不良路段更是应避免。

(三)重视特殊路基边坡设计

施工图设计要做较详细的地质勘探与调查,提出设计预方案,另外必须强调动态设计,加强后期服务,根据施工开挖所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工程措施该加强的必须加强,确保安全。地质条件较好的,该削减的就减,降低工程造价。

(四)采取合理的工程方案,尽量减少占用土地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大量用地,因此,除必须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外,还需要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做到既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又达到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设计阶段在节地措施上按以下几个原则执行:

(1)在选线时尽量利用荒地、荒山,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尽量利用山坡来布线。

(2)靠近城镇或者必须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路堤路段,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路堤设计标高,最大限度的减少占用良田好土。

(3)适当增加项目中的桥隧比例,以节约土地资源。在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路可以节约较多的土地。

(4)在隧道进出口处,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不增加较多难度的情况下,建议可采取小间距隧道进洞方式,尽量减窄上下行分离式路基间的横向距离,减少占用土地。

(5)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路基设计,尽量采用路肩墙、路堑墙、抗滑桩、护脚等防护形式,收紧填方坡脚与挖方坡顶,以节约用地。

(6)结合运行速度检算,不追求高标准,以减少占地。

结束语

根据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严格遵守前期工作程序,重视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是多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和最宝贵经验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前期工作,才能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抓住前期工作,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只有不断加强前期工作,才能保持高速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建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